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光华设计基金会和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木塑行业创业20年峰会,于2018年12月在北京举行。中国林科院木材所、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木塑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单位的领导以及木塑行业的企业家参会。木材所研究员秦特夫做中国木塑产业20年历程  相似文献   

2.
林地施肥对Ⅰ-214杨木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林地施肥与Ⅰ-214杨木材性质的关系。其结果:林地施肥后,木材纤维的长度、宽度、壁厚及化学组成的α-纤维素的数均值呈上升趋势;木材细胞次生壁S_2层的微纤丝角由19.4度减至18.3度,纤维素的相对结晶度由54.5%增加为56.3%;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诸项指标,虽互有高低,经方差分析验证,尚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化学机械浆(CMP)制浆特征和浆张的物理性质,除多量施肥的化学预处理后得率(89.2%)稍高外,其他各项指标相近。  相似文献   

3.
林地施肥对Ⅰ-214杨木材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林地施肥与Ⅰ-214杨木材性质的关系。其结果:林地施肥后,木材纤维的长度、宽度、壁厚及化学组成的α-纤维素的数均值呈上升趋势;木材细胞次生壁S2层的微纤丝角由19.4度减至18.3度,纤维素的相对结晶度由54.5%增加为56.3%;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诸项指标,虽互有高低,经方差分析验证,尚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化学机械浆(CMP)制浆特征和浆张的物理性质,除多量施肥的化学预处理后得率(89.2%)稍高外,其他各项指标相近。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9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及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分别与广西鹿寨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林科院及木材所、桉树中心、鹿寨县人民政府、四川省林科院、广西林业产业行业协会及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5.
2012年12月,由浙江富得利木业有限公司资助设立的"中国林科院木工所-富得利奖学金"和由浙江梦天木业有限公司资助设立的"中国林科院木工所-梦天奖学金"颁奖仪式,在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举行。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中国林科院研究生院的负责人以及导师代表和研究生,参加了颁奖仪式。富得利木业和梦天木业的负责人,分别为获奖者颁奖。颁奖仪式上,获奖学生代表及导师代表对出资设立奖学金的企业表示感谢,获奖同学表示,要珍惜下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8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与文安县政府签署了技术研发合作协议。中国林科院、木材所的领导及相关专家与廊坊市、文安县主要领导及当地企业代表等100余人出席。河北文安曾与山东临沂、浙江嘉善和江苏邳州并称我国四大胶合板生产基地,最多时有2 000多家胶合板生产企业。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珍贵树种定向培育和增值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由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主持,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高校、企业等全国30个单位共同参加,首次由造林与木材利用专家及木业企业联手,根据林业专家多年的珍贵树种人工栽培研究成果及推广情况,开展全产业链合作。中国林科院木材所承担其中“珍贵树种木门增值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简称国际林联)亚洲和大洋洲区域(IUFRO-AO 2016)大会2016年10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际林联和中国林科院联合主办,中国林科院承办。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负责其中的生物质基纳米材料与技术分会场的组织工作及会议主持,共安排学术报告15个,学术墙报13个。近90人出席了此次分会。来自木材所、林化所、南京林业大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木材产量的影响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施肥对林地营养循环的作用少见报道。更多地全面了解施肥对长时期林地生物产量结构及营养循环的影响很必要。本研究旨在确定:(1)长期施肥对土壤性质和针叶养分浓度的影响;(2)施肥对林木地上各组分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林业局、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主办,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质功能材料研究室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木质功能材料与制品创新技术论坛,2019年1月在河北文安隆重召开。会议以"功能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特邀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索菲亚、欧派、百圣源、盛大华源、东营盛基等单位的专家和企业家,分别就木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5月27日,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上海赫名橱柜有限公司、北京叶晟荣品牌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膜压饰面制品行业发展论坛暨中国林产工业协会膜压饰面制品专委会成立大会,在北京盛大举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林科院木材所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膜压饰面制品产业  相似文献   

12.
《木材工业》2006,20(2):51-51
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全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于2006年1月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指接材非结构用》国家标准(修订)审查会。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叶克林所长到会并讲话,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王金林研究员和黑龙江林产工业研究所黄晓山研究员分别担任审查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参会专家主要来自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黑龙江林产工业研究所、国家人造板质检中心、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原木锯材质检站及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等。此次修订标准是将原《指接材》和…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全国刨花板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刨花板产业研究报告(2016)》发布会,于2017年7月在江苏连云港召开。会议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江苏灌云县政府联合主办。业内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约400人出席,通过刨花板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对提升产品质量,引导刨花板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国林科院木材所、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姜征 《木材工业》2015,29(3):55-56
由日本木材出口协会主办、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广东林业科学研究院协办的《日本木材利用手册》第三版新闻发布会,于2015年3月在京召开.日本木材出口协会顾问、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中国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广中心、日本驻华使馆经济参事等嘉宾莅临并致辞;来自科研、木材应用及媒体的代表到会.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更好地构建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流平台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由所承办的《木材工业》杂志参加了于 2 0 0 4年 2月 17- 2 0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林木业机械、家具生产机械及配件、木料和木制品供应展览会。展览期间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木材工业》杂志社与华汉国际会展公司共同主办了题为“中国木材贸易与增值利用的新态势”的专题研讨会 ,旨在引导和促进我国木材进出口市场的健康发展。会议由木材工业研究所叶克林所长主持 ,中国木材流通协会朱光前常务副会长、木材工业研究所姜笑梅…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施肥对杨树人工林生长及木材性质影响的国内研究进展.同时,从林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杨树养分需求规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肥料种类及用量、施肥的经济效益等6方面对杨树人工林的施肥方案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一、良种在现代集约经营林业中的地位世界各国解决木材供求矛盾的办法除寻找代用品、提高木材利用率之外,就是广泛实行大面积人工林的营造和集约经营.所谓集约经营是通过良种化,机械化和化学化提高单位面积的木材生长量,缩短轮伐期,达到短期内为市场提供各种木材的目的.在工业发达国家,除积极进行树种改良工作外,林木经营中的机械化,化学化水平越来越高,主要是施肥林地面积和施肥量日增,密度控制越来越合理.而在我国,短时间靠施肥大面积增产木材还是办不到的,所以集约经营  相似文献   

18.
<正>刘一楠(1983-),男,中共党员,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国林科院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黑龙江省木材科学研究所人造板研究室研究人员。作为林产工业木材科学及其复合材料研究的骨干,刘一楠同志一直从事木材科学及其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基于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  相似文献   

19.
《林业科学》2006,42(11):155-155
国家一级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著名木材工业专家,我国木材工业主要奠基人、开拓者之一,原《林业科学》副主编王恺先生因病于2006年11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王恺先生曾任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所长、中国林科院副院长;中国林学会第一~三届常务理事和第四、五届副理事长及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及中国林学会木材工业分会主办、吉林兄弟木业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全国木质功能材料与制品技术论坛",于2016年8月3-5日在吉林长春隆重召开,来自国内木质隔声门产业上下游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科研、高校代表110余人到会。围绕"木质声学材料及制品发展现状与趋势"的主题,本次会议特别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朱相栋博士到会,与中国林科院木材所、浙江省林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