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林业科技》1993,(3):20-20
解决良种嫁接是发展板栗的先决条件。为此,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于1992年3月上旬开展了板栗切接试验,结果表明,用2年生砧木就地嫁接的成活率最高为66%。  相似文献   

2.
板栗单芽短穗切接嫁接技术为提高板栗嫁接成活率,降低板栗育苗成本,1994年湖北省黄梅县界子墩国营林场程尚严等进行了板栗单芽短穗切接法育苗试验,共嫁接3万株,成活率达92%,1995年春季又采用这种方法嫁接板栗10万株,成活率达93%以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板栗在育苗生产中,往往采用茅栗、野板栗1年生实生苗做砧木嫁接培育苗木,在我国大部分地方培育板栗苗都是采用这种常规方法。该法不仅培育时间长,而且嫁接成活率低,生产成本高。采用芽苗砧嫁接技术培育板栗苗木,生产周期短(1年出圃造林),成活率高(95%以上)...  相似文献   

4.
用锥栗作砧木嫁接板栗两者亲和力较弱,第一次嫁接成活率只有9.8%。剪取第一次嫁接成活的板栗枝条作接穗,再接在锥栗上,嫁接成活率达80%以上,并能经常结实。  相似文献   

5.
香榧实生大苗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径3~4cm的实生香榧大苗为砧木、‘细榧’等品种为接穗,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接穗类型及是否剪砧、是否采取防晒措施对香榧新梢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贴枝接和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0.58%和76.67%,达到5%显著水平,贴枝接的新梢抽生数、新梢个数、新梢生长量也略高于劈接;2月29日(2012年)至3月22日嫁接,嫁接成活率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新梢生长量随嫁接时间推迟而减小;1年生新梢上段和半木质化嫩梢作接穗的成活率均达到85%以上,1年生接穗粗度对嫁接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但接穗越粗,新梢生长量越大,1年生枝条下段和2年生接穗嫁接成活率较低;第1年不剪砧的嫁接成活率高于剪砧,但剪砧新梢生长量大于不剪砧;对嫁接枝用箬叶包扎进行防晒对提高嫁接成活率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营养袋育苗,大塘底肥移栽板栗幼苗,成活率可达98%以上,与其他方法相比,成活率提高明显;选择适宜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嫁接,并结合有效的综合管理措施,嫁接后第一年即有部分植株开花,第三年全部植株开始少量挂果,7年生树平均株产接近实生成年树,比其他方法提前约2年左右,与实生繁殖相比,嫁接繁殖的平均挂果率可提高1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一、砧木培育:砧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嫁接苗木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苗木的正常出圃、出圃率的高低和嫁接成活率。生长健壮的砧木嫁接后易形成愈合组织,成活率高。板栗砧木应尽量选农家土板栗种培养砧木。据试验,农家土板栗种培育的砧木,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锥票砧木成活率仅为10%左右。同时,健壮板栗砧木比生长不良的板栗砧木成活率高20%左右。二、嫁接季节:就理论而言,从树体开始萌动时起,至树体停止活动时止,皆可嫁接。但各种树木的生长特性不同,不同时期的嫁接效果参差不齐。板栗苗嫁接一般以秋季为宜,约9月下旬至10中…  相似文献   

8.
板栗芽苗砧嫁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前的板栗嫁接多采用一年生实生苗作砧木嫁接,作者尝试了一种用板栗芽苗嫁接的新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用板栗芽苗砧嫁接可缩短板栗嫁接苗培育周期,节约育苗地和时间,成活率高达95%,成本低,效益高,技术实用。  相似文献   

9.
柞水县是陕西省板栗主要产区县之一,所产大红板栗即镇安大板栗为我国北方品种群中久享盛名之品种。板栗栽培在柞水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人工嫁接栽培的为数很少,绝大多数靠天然更新传种接代,形成了雄厚的野生板栗资源,急待改造利用。据农业区划调查,目前全县尚有野生板栗资源1万余亩,约40万株,其中5000亩约20万株可进行改造利用。据此,我所自1983年以来,开展了板栗高接效应试验研究工作。根据三年的试验观测初步证明:野生板栗高接效应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平均株嫁接成活率100%,枝嫁接成活率86.8%。嫁接后树冠第1年恢复到原树冠的35.5%,第2年  相似文献   

10.
一种与板栗嫁接亲和性高的茅栗居群及其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湖北武汉的北部山区发现一种与板栗有较高嫁接亲合性的茅栗居群,3~5年生该茅栗居群做砧木与当地品种大红袍嫁接成活率在80%以上,嫁接后20年仍然能正常结果;应用RAPD技术分析该居群与栽培板栗品种、野生板栗、锥栗的遗传关系,表明该茅栗居群与板栗的亲缘关系紧密,尤其与野生板栗接近。分析认为该茅栗与板栗嫁接亲和性高的原因可能是该茅栗居群“渗入”更多的板栗基因.  相似文献   

11.
板栗高接换优是对板栗低产林分进行改造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两年的试验表明:在滇中地区,板栗早春嫁接的成活率可达70%左右。嫁接当年即可形成树冠,第二年便有部份植株开花结果。嫁接方法、砧木粗度、穗条质量以及嫁接后的管理与嫁接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芳樟醇型樟树嫁接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芳樟醇含量92%以上,樟脑含量低于0.2%的优良樟树品系为对象,取当年生枝条及1~2年生枝条为接穗,一年生实生苗为砧木,分别用切接、劈接、舌接不同方法、春、夏、秋不同季节、不同接穗组合进行嫁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的嫁接试验中,冬季嫁接成活率最高;在最适合嫁接的冬季,当年萌发的枝条嫁接存活率较高;当年生枝条用切接法,1~2年生枝条舌接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2年生山荆子作砧木,2年生俄罗斯花楸苗木枝条的叶芽作接穗,通过春、夏两季的嫁接试验,总结出俄罗斯花楸嫁接繁殖规律.结果表明:夏季嫁接的平均成活率为90.6%,春季嫁接的平均成活率为91.7%.春季嫁接的成活率略高于夏季,两季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实生繁殖的板栗,单株间变异大,品种混杂,结果迟,抗性弱。而嫁接繁殖,能保持和稳定优良种性,使幼树提早结实,提高产量,增强抗性。但板栗枝茎内单宁含量较多,经削伤后,单宁氧化妨碍愈伤组织的形成,嫁接后成活率低。近年来我们通过不同组合的嫁接试验证明,要提高板栗的嫁接成活率,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本砧嫁接一般用2~3年生的实生板栗作砧木,或野生板栗作砧木。2选好接穗接穗应从适应当地条件,综合经济性状好的优树外围枝中选取1~2年生,基径粗0.6~0.8cm,长20cm以上,顶侧芽饱满的结果母枝或发育枝为最好。3…  相似文献   

15.
板栗子苗嫁接具有以下特点:1.嫁接和田间定植成活率高,当年成苗,成活率可稳定在80%以上;2.经济效益显著,和板栗常规育苗相比,可缩短育苗周期2—3年,降低成本60%左右,嫁接效率比枝接苗提高2—3倍;3.采用电工黑胶布包扎,不需解绑,可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茅栗为野生小乔木,我区山地多有分布。它萌芽力很强,结果早,一年生苗或萌生条,当年就能开花结果。如能利用茅栗作为嫁接板栗的砧木,进行矮化密植,对发展板栗生产,向荒山要粮,将具有重要意义。但据有些资料报导,茅栗嫁接板栗是极难获得成功的。为解决茅栗嫁接板栗的成活问题,探索板栗接株是否矮化早实,我们从1974年以来,通过多次的嫁接试验,终于摸索出茅栗小砧鞍接和茅栗根插皮接,嫁接板栗和它栗,都获得了成功。1979年2月嫁接的成活率62%,其中当年开花的占34%;1974年嫁接的它栗接株,树体很矮小,有的不足1米高,现在已开花结果,产量逐  相似文献   

17.
板栗子苗嫩枝嫁接,是一项新的技术。我们从1986年开始着手进行了板栗子苗嫁接试验,选用大粒板栗种子,在室内催芽作砧,翌年春梢枝作接穗,4月中、下旬进行嫁接,成活率仅5%;1987年在室外圃地播种,幼苗作砧木,当年春梢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67.5%;1988年室内催芽和室外播种育苗作砧,用当年的春梢嫩枝作接穗,5—6月嫁接,成活率达81%,最高达89%。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区板栗嫁接的历史上,栗农习惯于用插皮舌接法嫁接板栗,在选取茅栗作砧木时,茅梁的年龄一般要在4年以上,根径要在6厘米以上,而年龄1、2年生的,根径6厘米以下特别是2.5厘米以下的小茅梁树是从不作砧木的,其主要理由是用插皮舌接法来接成活率非常低.  相似文献   

19.
板栗子苗嫁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板栗良种的繁殖,一般是采用先育出实生苗,第二年或第三年移植,并在移植当年或第二年嫁接的方法。从播种至嫁接成苗一般需2-3年,育苗周期较长,故研究板栗良种快速繁殖技术,在生产上具有现实意义。板栗子苗嫁接的方法,国内外已有报道。1965年美国康纳奇特农业实验站板栗子苗嫁接取得效果,但成活率仅38.4%,嫁接方法和设备亦复杂。后来,日本籐井利重把这种方法叫做保育种子砧嫁接法。国内1979年开始试验,1982年《山东果树》报道过山东果树研究所尤  相似文献   

20.
薄壳核桃苗木嫁接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平 《林业科技》2010,35(1):65-67
在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方法,选择不同的品种和砧木进行嫁接试验,分析其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中旬最适宜嫁接,各品种间嫁接和不同嫁接方法对成活率影响无显著差异,芽接砧木以长势中庸最好;砧木培育周期缩短1~2年,成功的嫁接可使1—2年生砧木嫁接成活率稳定在81%%左右,造林成活率达91.6%。薄壳核桃苗木嫁接技术的关键是合理把握嫁接时机,合理选择砧木,科学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