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雏鹑的饲养管理是养鹌鹑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培育雏鹑的成败,不仅影响雏鹑的生长发育,而且也影响以后的产蛋、产肉性能和种用价值.因此,培育雏鹑应注意以下几大要点:1温度刚出壳的雏鹑体温平均在39℃,比成鹑的体温低2℃ ̄3℃,雏鹑要在1周龄后体温才能达到成鹑;雏鹑全身覆盖绒毛,其保温能力差;雏鹑采食少,体内产热少;雏鹑体小,但相对散热体表面积较大;所以雏鹑对温度非常敏感。育雏时在头3d内中心温度应达到38℃左右,在第1周内逐渐降至35℃ ̄33℃,第2周32℃ ̄29℃,第3周为28℃ ̄25℃,第4周为24℃ ̄21℃。育雏器内温度和室…  相似文献   

2.
<正>鹌鹑刚出壳至2周龄为鹌鹑育雏期。刚出壳的雏鹌鹑个体小,绒毛短稀,体温较低,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关键技术如下:1温度和湿度雏鹌鹑对温度非常敏感,在育雏期间必须保温。1~3日龄38~35℃,4~7日龄35~33℃,8~14日龄32~30℃。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为宜。温度  相似文献   

3.
雏鹑指从出雏到21日龄的鹌鹑。在此期间,雏鹑的体质较差、消化力较弱、胆小怕惊,对多种疾病又较为敏感,尤其是刚出壳时体重只有7~8克,难于饲养管理,稍有闪失,就容易使雏鹑发生疾病甚至是死亡。  相似文献   

4.
鹌鹑各阶段的划分.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根据其生理特性。大致可分为:1~15日龄为雏鹑,15~40日龄为仔鹑,40日龄以后为成鹑。  相似文献   

5.
鹌鹑各生长阶段的划分,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根据其生理特性,大致可分为:1~15日龄为雏鹑,15~40日龄为仔鹑,40日龄以后为成鹑。  相似文献   

6.
许晶 《当代畜牧》2013,(5):42-43
鹌鹑刚出壳至2周玲为鹌鹑的育雏期。刚出壳的雏鹌鹑个体小,绒毛短稀,体温较低,必须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在饲养管理中应该注意关键技术如下:1温度,雏鹌鹑对温度非常敏感,在育雏期应该注意保温。1~3日龄35~38℃,4~7日龄33~35℃,8~14日龄30~33℃。室内恒温保持在28~30℃为宜。2育雏前期的准备。育雏舍内及育雏设备的消毒和防疫,为了搞好育雏工作,获得理想的育雏效果,直接关系到养殖的好坏。3合理的的控制好鹌鹑密度,湿度,光照等。这些措施可以使得养殖经济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正>鹌鹑的饲养各阶段的划分,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根据其生理特性,大至可分为:1~15日龄为雏鹑,15~40日龄仔鹑,40日龄以后为成鹑。一、雏鹌鹑的饲养管理鹌鹑的育雏管理是指1~15日龄的饲养管理。鹌鹑的育雏阶段生长发育迅速,羽毛脱换、生长速度很快。  相似文献   

8.
雏鹑饲养管理『十』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雏鹑(1~15日龄)是养鹑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成鹑的群体品质,同时也关系到成鹑的产蛋和利用年限。为了搞好雏鹑的饲养管理,确保雏鹑的成活率,笔者现将鹌鹑育雏期对雏鹑的几项关键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肉用雏鸭的饲养管理肉用种鸭的育雏期为0~4周龄。初生肉雏鸭体温低,其绒毛保温性能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弱。初生肉雏鸭体温低,其绒毛保温性能差,调节体温的能力弱。肉种雏鸭在育雏期,第一周龄的舍温应达到30℃以上,然后随日龄增加再逐日下降,至15日龄左右,温度可降至20℃左右,并恒定至出栏。肉用种鸭育雏期饲养管理与蛋用型雏鸭的饲养管理要求相近,主  相似文献   

10.
<正> 鹌鹁的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鹑卵经孵化16~17天即出壳。初出壳的雏鹑约重8克,经4~5天体重就增加一倍。40日龄的鹑体重为其初生重的20~25倍,到45天左右发育成熟,母鹑开始产蛋。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