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开发辽东山区小流域的内在潜能可发挥小流域森林生态的自然优势,发展林蛙养殖又是农民看好的主要项目。但是,林蛙的养殖往往受天敌和气候等相关因子的制约,从而严重影响了林蛙的产量。通过几年来对林蛙产值和相关因子调查分析,总结出了林蛙在森林生长周期中,除受林内温度、湿度及大气干燥度的影响以外,还与昆虫的滋生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摸清林蛙生长发育与相关因子的关系,可为今后林蛙的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综述了不同营养因子对昆虫生长发育及生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不同类别的营养因子与昆虫互作的生理学机制以及营养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新技术在昆虫营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森林病害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害虫的发生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条件适合于害虫生长发育时,害虫数量就显著增长,因而形成灾害。否则害虫数量就减少,灾害不易形成。因此,根据环境条件变化情况预测害虫数量的上升或下降,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防治工作。影响害虫种群数量变动的环境因子可分为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两类。非生物因子对害虫的影响: 1、温度昆虫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异。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害虫的发  相似文献   

4.
粉拟青霉菌对小蠹虫等多种森林有害昆虫具有较好的致病性,但粉拟青霉菌的生存繁衍及对有害生物的致病效果均受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针对温度、湿度、营养物质、pH值等生态因子对粉拟青霉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生长、产孢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湿度、营养物质、pH值等生态因子对粉拟青霉菌菌落的生长及产孢量均有影响,从中探寻出适宜粉拟青霉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生长及产孢量的温度、湿度范围,有利的营养物质及适宜pH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夏季高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利用人工气候室控制温度,对花椒、黄刺玫、百日红和小叶女贞4个灌木树种进行了高温胁迫下的生理生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植物叶片受到明显的破坏,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升高;脯氨酸含量也持续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浅析海拔梯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单介绍了海拔梯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阐述了在海拔梯度上的主要环境因子如:温度、水分等的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今后为植物选择适宜的海拔高度种植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相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与林木生长发育的关系极为密切,它决定着树种的分布范围,影响着林木的生长速度。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气候因子又有所变化,形成特有的森林小气候。为具体地揭示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本文拟利用数量化理论Ⅰ以落叶松胸径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为例作以探讨,找出影响落叶松胸径生长的主导因子,并给出预测方程,从而为制定营林措施。造林设计,适地适树,产量预估等提供理论依据。为进行此项研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朝阳地区公路栽植环境及杨树品种生长发育指标(包括生态因子、气候特点、土壤状况、杨树品种的树高、胸径及生长发育等)的测定分析,筛选出该地区各县公路绿化的最佳杨树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对内蒙古西部乌兰布和沙区周边绿洲农区防护林体系的气候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并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之前,三北防护林工程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3个时期的变化趋势,建立防护林体系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防护林体系的变化对气候因子风速,大风日数,扬沙日数,沙尘暴日数有一定的影响,体现了防护林体系的生态屏蔽作用;(2)防护林体系的变化对年平均温度,湿度,降水量,持续干旱日数和霜期等因子影响不明显,这是因为这些因子的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控制所致。  相似文献   

10.
攸县油茶的生态条件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攸县油茶(Camellia yunsienensis Hu)的分布范围,主产地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因子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在主产地表现的经济性状,认为攸县油茶是一个混杂的群体,经济性状表现不一,栽培、育种时要注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