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无核葡萄与中国野生葡萄杂种的胚挽救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飞  王跃进  周建锡 《园艺学报》2006,33(5):1079-1082
 通过无核葡萄与中国野生葡萄杂交, 获得了4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植株, 确定了各杂交组合取胚珠培养的最佳时期。1Flame ×山葡萄; 2红宝石×爱莫无核; 3红宝石×北醇; 4爱莫无核×山葡萄在授粉后45 d取样培养效果较佳; 5长穗无核白×山葡萄授粉后30 d; 6无核白自交在授粉后35 d培养效果较佳。以NitSch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0.5 mg·L - 1 6-BA + 0.5 mg·L-1 GA3 + 2.5 mg·L - 1 IBA + 0.1 mg·L-1ZT, 适合于1、3、5号杂交组合; 而0.5 mg·L-1 6-BA + 0.5 mg·L-1 GA3 + 2.0 mg·L-1 IBA + 0.1 mg·L-1ZT适合2、4、6号杂交组合; 胚萌发培养基为2.0 mg·L-1 IBA + 1.0 mg·L-1 6-BA +0.2 mg·L-1 GA3 , 适合1、2、3、5、6号杂交组合, 而爱莫×山葡萄在1.5 mg·L - 1 IBA + 1.0 mg·L-1 6-BA + 0.2 mg·L-1 GA3培养基上表现较佳, 生根培养基为1 /2MS基本培养基添加0.15 mg·L-1 IBA + 0.02 mg·L-1 6-BA, 它适合1号与5号组合, 0.10 mg·L-1 IBA + 0.02 mg·L-1 6-BA适合4号与6号组合。  相似文献   

2.
菜用羽衣甘蓝的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辉  郭姝  冯建云  王玉书 《园艺学报》2009,36(4):587-592
 以引自日本村田种苗公司的菜用羽衣甘蓝杂交种‘绿叶多汁’为试材, 对小孢子胚诱导条件、胚状体转接时间、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在NLN-13 + 0.1 mg·L- 1 6-BA + 0.1mg·L-1 NAA和NLN-13 + 0.2 mg·L-1 6-BA + 0.2 mg·L-1 NAA两种培养基上获得了胚状体, 其发生率分别为1.38胚·蕾-1和0.98胚·蕾-1; 转胚时间以接种培养后25 d为宜; 适宜的胚状体生芽培养基为MS +2.0 mg·L-1 6-BA + 0.1 mg·L-1NAA + 3%蔗糖+ 0.7%琼脂, 丛生芽诱导率为56138%; 生根培养基以1/2MS + 0.1 mg·L-1 NAA + 3%蔗糖+ 0.7%琼脂为宜, 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3.
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试管快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长增  陆璐  陈佰鸿 《园艺学报》2003,30(5):609-611
 对食用仙人掌‘米邦塔’的试管快繁研究结果表明: 初代培养基以MS + 6-BA 0.6 mg·L-1 +NAA 1.0 mg·L-1 + 2 ,4-D 0.1 mg·L-1为最佳处理, 接种60 d 后, 外植体上刺座下的潜伏芽萌发率可达67 %。继代增殖培养适宜培养基为MS + 6-BA 0.1 mg·L-1 + NAA 1.0 mg·L-1 + 2 ,4-D 0.2 mg·L-1 或MS + 6-BA 0.1mg·L-1 + NAA 0.5 mg·L-1 , 平均每50 d 继代增殖培养1 次, 增殖倍数可达5~6 , 且新生的小子茎生长旺盛。在培养过程中, 虽然部分外植体切口处发生大团绿色至黄绿色小颗粒状愈伤组织, 然而均没有分化不定芽。在生根培养基MS + IAA 0.1 mg·L-1 或MS + IBA 0.1 mg·L-1 上, 2~3 cm 高的小子茎培养10 d 左右发根,形成完整植株。当试管苗高达5 cm时移入砂床, 成活率高达99 %, 经约60 d , 试管苗发出第一批掌片。  相似文献   

4.
根癌农杆菌介导Cry1Ac基因转化‘雪青’梨获得转基因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雪青’梨叶片愈伤组织为外植体, 经根癌农杆菌介导将CaMV35S启动子调控下的Cry1Ac基因导入‘雪青’梨。698块愈伤组织和231个Kanr芽与携带表达载体质粒pBX203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共培养3 d后, 转入含50 mg·L-1 Kan的筛选培养基培养30 d, 15 d转接1次。结果表明,在MS + 5 mg·L -1 6-BA + 0.1 mg·L-1 IAA筛选培养基中, Kanr芽率为34.24% , 在1/2MS + 2 mg·L-1 IBA+ 0.5 mg·L-1 6-BA + 500 mg·L-1AC筛选培养基中, 15.58% Kanr芽生根。共获得再生植株32株, 经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证明, 其中4株的基因组已成功导入和整合Cry1Ac基因。  相似文献   

5.
袁王俊  董美芳  尚富德 《园艺学报》2005,32(6):1136-1138
 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桂花胚为试材, 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基本培养基、光照时间、蔗糖浓度对离体胚萌发, 以及不同培养基对萌发幼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 诱导胚萌发较理想的培养基为B5 + 6-BA 2.0 mg·L-1 +NAA 0.1 mg·L-1 +蔗糖3% ~5% , 光照12 h·d- 1 ; 生根较合适的培养基为B5 + IBA 2.0 mg·L - 1 +蔗糖3%。  相似文献   

6.
陈瑶瑶  张燕  张琛  王广东 《园艺学报》2009,36(3):441-446
 以大花蕙兰和墨兰杂交育成的品种‘韩国桃花’为母本, 再与蕙兰进行种间远缘杂交, 取其不同成熟度的种子进行无菌播种, 研究了杂交种子萌发、原球茎和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特征。结果表明: 授粉后240 d的种胚具有较好的萌发能力, 在所试的4种培养基中, 以1/2MS添加6-BA 0.5 mg·L-1和NAA 2.0 mg·L-1的处理萌发效果较好; 萌发的种子可以通过原球茎和根状茎两条途径增殖; 1/2MS培养基添加6-BA 0.5 mg·L-1和NAA 2.0 mg·L-1适于原球茎增殖, 培养30 d后增殖系数可达4.25; 而NAA 0.5、1.0 mg·L-1适宜原球茎的发育和植株再生; 根状茎的增殖以NAA:6-BA = 2:1较适宜, 培养40 d后增殖系数可达6. 0以上; 当NAA浓度为1.0 mg·L-1时, 根状茎发育及植株再生效果佳, 培养70 d后超过80%的根状茎茎端分化成苗。杂交后代通过原球茎和根状茎均可获得再生植株, 且形态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单倍体甜瓜离体繁殖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倍体甜瓜无菌苗的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单倍体甜瓜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 6-BA 0.5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 + IBA 0.5mg·L-1,增殖系数为3.57。染色体计数表明没有倍性变化发生。  相似文献   

8.
地菍离体培养植株再生及其栽培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道松  李玲  熊碧罗  李娈 《园艺学报》2007,34(3):787-790
地菍叶片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为MS + 1 mg·L-1 2, 4-D + 0.2mg·L-1 6-BA + 5%蔗糖+ 0.6%琼脂和MS + 2 mg·L-1 2, 4-D + 0.2 mg·L-1 6-BA + 5%蔗糖+ 0.6%琼脂; 丛生芽分化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 2 mg·L-1 6-BA + 0.3 mg·L-1 NAA + 5%蔗糖+ 0.6%琼脂; 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 + 1.5 mg·L-1NAA + 0.5 mg·L-1 2, 4-D + 5%蔗糖+ 0. 6%琼脂和MS + 0.5 mg·L-1 6-BA + 2mg·L -1 NAA + 5%蔗糖+ 0.6%琼脂。栽培观赏研究表明: 盆栽最佳温度为28~32℃; 最佳基质为泥炭土+蛭石(2 ∶1) 和腐殖土+蛭石(2 ∶1) ; 坪栽最佳肥料配比为N ∶P ∶K = 114 ∶112 ∶1, 最佳土壤为腐殖土。  相似文献   

9.
草本威灵仙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洪波  贾桂霞  丁琼 《园艺学报》2004,31(3):400-402
 用种子切段作外植体,建立了草本威灵仙的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草本威灵仙种子切段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 mg·L-1 +NAA 0.3 mg·L-1,诱导率达86.7%;附加6-BA 2 mg·L-1+NAA 0.2 mg·L -1的Ms培养基有利于芽的分化和增殖,培养60 d左右,每个外植体分化形成的再生小植株数达到12~18个;在1/2 MS+IBA 0.5 mg·L-1 的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移植时喷施营养液可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适于制作人工种子的一品红体细胞胚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颖  王刚 《园艺学报》2006,33(1):175-178
 MS + 2,4-D 2.0 mg·L - 1 + 6-BA 0.5 mg·L - 1固体培养基较适合一品红苞片诱导愈伤组织。MS+ 2,4-D 1.0 mg·L - 1 + 6-BA 0.5 mg·L - 1 +水解酪蛋白80 mg·L - 1固体培养基上体细胞胚分化率最高。活性炭、MS培养基和悬浮振荡培养有利于高频率体细胞胚发生。球形、心形及梨形胚及时转入添加NAA 0.2 mg·L - 1、6-BA 0.5 mg·L - 1及水解酪蛋白80 mg·L - 1的MS液体培养基中, 有利于高质量体细胞胚发生。子叶期胚及时转入添加ABA 0.5 mg·L - 1的上述培养基中, 会提高正常体细胞胚的百分率。用高质量(子叶期) 的一品红体细胞胚包埋制作人工种子, 在无菌条件下萌发率为58.1%。  相似文献   

11.
核桃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靖  刘庆忠  张俊林  秦岭  陈新  王锦 《园艺学报》2009,36(6):867-872
 以5个核桃品种(株系) 10年生植株的茎段为外植体, 进行了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 附加2 g·L-1聚乙烯吡咯烷酮的DKW + 6-BA 1.0 mg·L-1 + IBA 0.01~0.10 mg·L -1是诱导茎段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 5个品种(株系) 间的萌发率存在差异; DKW + 6-BA 110 mg·L-1 + IBA 0.01mg·L-1 + 蔗糖40 g·L-1是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 采用二步生根法最高生根率为41.67% , 生根试管苗移栽于草炭土∶河沙= 1 ∶1的基质中, 控制温度20~30 ℃, 保湿20 d, 期间遮荫, 40 d后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12.
‘雪青’梨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汤绍虎  孙敏  周启贵  龙云  李道高 《园艺学报》2005,32(6):1084-1087
 以‘雪青’梨叶片为外植体, MS为基本培养基, 培养温度(25 ±1) ℃, 光照强度2 000 lx,14 h /d, 继代周期30 d。在MS + 2,4-D 2 mg·L - 1 + 6-BA 0.5 mg·L - 1培养基中, 外植体脱分化率达100% ,愈伤组织增殖倍数达12.05; 在MS + 6-BA 5 mg·L - 1 + IAA 0.1 mg·L - 1中, 不定梢诱导率达100% , 在MS+ 6-BA 2 mg·L - 1 + IAA 0.1 mg·L - 1 +CH 100 mg·L - 1中, 1~6代不定梢平均繁殖系数达7; 在1 /2MS +IBA 2 mg·L - 1 + 6-BA 0.5 mg·L - 1 +AC 500 mg·L - 1中, 不定梢生根率达67.50%; 68株试管苗移栽到珍珠岩营养钵中, 30 d成活46株, 成活率为67.65 %。  相似文献   

13.
山杜英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带芽茎段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筛选出最佳培养基:(1)启动培养:Ms+BA 1.0~2.0 mg·L-1 (单位下同)+NAA 0.05+蔗糖3%;(2)愈伤组织发生型丛生苗增殖培养:MS+BA 1.0+NAA 0.5+蔗糖3%;腋芽发生型丛生苗增殖培养:MS+BA2.0+IBA 0.1+蔗糖3%;(3)有效苗诱导培养:MS+BA 0.5+IBA 0.1+GA 1.0+蔗糖3%;(4)生根培养:1/2 MS+IBA 3.0+蔗糖2%。用透气膜封FI比用聚乙烯菌膜生根率明显提高,生根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野生葡萄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中国野生葡萄12 个种22 个株系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 除塘尾刺葡萄外所有株系在MS + BA 0.5~1.0 mg·L - 1 + IBA 0.2 mg·L - 1中均有较好的萌芽效果, 并在1/ 2 MS + IBA 0.1~0.2 mg·L- 1中继代生根良好。少数株系的适宜继代与生根培养基为1/ 2 MS + IBA 0.1~0.2 mg·L - 1 + NAA 0.02 mg·L - 1 。另外, 株系白河- 35 - 1、华东葡萄(株系名未定) 、留坝- 7、左山- 1、安林- 3、燕山- 1、广西- 1、广西- 2 和泰山- 1 的外植体在1/ 2 MS + IBA 0.2 mg·L- 1中具萌芽和生根的双重作用, 可一次成苗。采用珍珠岩和营养土两步炼苗, 成活率可达90 %以上。  相似文献   

15.
东北百里香组培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杨丽鹏  张秀珍  马喜娟 《园艺学报》2011,38(6):1185-1190
 以中国特有地被植物东北百里香为试材,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腋芽萌发和茎段、叶片外植体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百里香茎段腋芽可直接诱导萌发,在MS + 6-BA 0.5 mg · L-1 + NAA 0.1 mg · L-1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74%,在MS + 6-BA 0.5 mg · L-1 + NAA 0.1 mg · L-1的培养基上增殖倍数为36.43。由茎段萌发的组培苗在1/2MS + IBA 0.5 mg · L-1的培养基中20 d后生根率100%,移栽成活率76.7%。继代培养中叶片外植体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不能进一步分化成苗。茎段愈伤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 · L-1 + 2,4-D 1.0 mg · L-1,再分化培养基为MS + 6-BA(0.1 ~ 1.0)mg · L-1 + GA3(0.1 ~ 0.5)mg · L-1,分化率为33.3%。  相似文献   

16.
银条茎尖培养快繁及离体根状茎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银条‘二细一粗’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蔗糖浓度、激素组合对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的影响及温度、光照、蔗糖浓度等因素对根状茎离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 茎尖培养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 + 蔗糖4 % + 6-BA 0.5 mg·L - 1 + NAA 0.1 mg·L - 1 , 成苗率可达74.0 %。茎尖增殖较适培养基为MS + 6-BA 3.0 mg·L - 1 + NAA 0.5 mg·L - 1 , 每个外植体平均可产生5.6 个芽。根状茎诱导以MS + 蔗糖10 % + 6-BA 510 mg·L - 1+ CCC 500 mg·L - 1培养基, 20 ℃全黑暗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