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龙双凤风景名胜区是于2014年申报通过的黑龙江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双凤水库是该风景区中重要景区之一,现状风景资源良好。如何在保护好风景资源的前提下,对景区良好开发,是本文着力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风景名胜区属于国家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我国风景名胜区能够充分融合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及自然与文化,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许仁华 《中国园艺文摘》2014,(3):103-105,157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风景名胜区在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总体规划具有宏观特性,难以指导景区的实际建设,国家尚无明确的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风景区控规)编制法规;国内许多风景区直接套用城市控规的编制办法来编制风景区控规,依此指导风景区的实际建设必将存在大量问题。从风景区控规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对风景区控规的编制方法、内容体系等进行探讨,让更多的从业人员开始重视风景区控规相关理论的研究,最终促成国家层面的风景区控规规范的出台,使风景区管理者有法可依、有章可寻。  相似文献   

4.
戴文鑫 《现代园艺》2023,(1):129-130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当前存在交叉重叠、权属不明、保护和发展相矛盾等诸多问题,而以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并实现游憩功能的风景名胜区存在的问题则更加复杂。风景名胜区既承载着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重要功能,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承受着城市发展建设和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如何应对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是当前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浙江省鉴湖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鉴湖省级风景名胜区进行风景资源评价和生态敏感性分析,针对风景区的整合优化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相关内涵(概念、原则),以及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外延特性,综合论述风景区规划的特点及其综合性。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景观格局分析应用于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必要性出发,以城市典型风景名胜区——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为例,借助Arc GIS10.5平台进行多因子空间叠加分析,利用Fragstats4.2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对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内部风景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景观格局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生态敏感性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差异,徐州市吕梁山风景区总体生态敏感性较高,以高度敏感性和中度敏感性为主,极高、高敏感区域内景观格局破碎化相对严重,与生态敏感性分布呈正相关。由此提出吕梁山风景名胜区在各级生态敏感区域下相对应的生态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期为管理部门今后制定合理的调控对策及实现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日常的精神追求也日益提高,旅游成为其中的重要一部分,风景名胜区是人们的首选之地。风景名胜区展示更多有价值的资源,但是旅游资源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本文将就风景区的现状来展开对其的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绿道建设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具体行动。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绿道(一期)植被规划为例,通过分析风景区生境、植被种类及特征,结合东湖绿道总体布局,进行植被结构及种类的规划,拟为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曹海瑛  王亮 《现代园艺》2013,(16):220-220
论述了风景资源保护在风景区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风景区规划建设中对风景区核心功能,建设主体的错误定位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提出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培育是风景区规划建设起点和重点,必须引起风景区规划建设主体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
风景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通过分析专项规划的各项内容并结合相关案例,理解各项规划的特点,以及在规划中注意的事项。而通过分析风景区规划的特点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正确理解与认识风景名胜区规划。  相似文献   

11.
王秉承 《花卉》2020,(6):115-116
历史文化景观不但是风景名胜区构成的重要元素,同时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类的精神寄托。在加快风景名胜区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商业化、人工化等原因导致了历史文化景观被破坏。风景名胜区中历史文化景观具有时代性、差异性、文化传承性的特征;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加强风景名胜区在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势在必行。对风景名胜区中历史文化景观保护措施进行探讨,为历史文化景观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金森 《现代园艺》2011,(12):50-51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从分析福建省风景名胜区的现状,管理体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其它地方的一些做法,对进一步理顺风景区管理体制进行探讨,为促进风景区的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湖风景区是杭州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功能。为进一步探讨景区绿地游憩功能,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环境因子监测,获得并分析相关数据,为景区绿地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更好地发挥景区绿地游憩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蕾 《现代园艺》2011,(21):127-128
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风景名胜区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与政策的改革目前在我国是一个有争议而且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科学合理地选择管理体制与政策,规避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是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关键。笔者结合弥勒白龙洞风景名胜区实际情况,提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和风景旅游事业的发展,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科学保护和有效利用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景观格局被破坏、风景资源被蚕食、景区游客人满为患的现象时有发生,需要调整思路、运用新技术新方法,采取主动、限制与引导并存的保护方式为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时朝君 《中国园艺文摘》2013,(8):142-143,168
以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为例,探讨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意义,并从规划区位、研究范围、规划原则、规划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土地使用控制、地块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景观边缘区随城市建设逐步变化的初步分析,就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景观边缘区当前开发与保护的现象,对如何进行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景观边缘区规划设计与管理活动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前人对风景名胜区旅游竞争力来源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重要性,以此建立风景名胜区竞争力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此评价体系来评价南宁青秀山山风景名胜区的的综合竞争力,得出以下结论:①旅游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竞争力强弱的最重要因子;②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在同行业的旅游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综合竞争力;③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创新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需加强培育。  相似文献   

19.
魏湘萍  于晓英 《中国园艺文摘》2012,(8):112-113,F0002,F0003
近年来,国内生态旅游迅速发展,风景名胜区作为发展旅游的主要载体,加强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实现风景名胜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文章以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的绣球属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实地勘察绣球属植物的典型自然群落及种类数量,并为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绣球属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态旅游发展迅速,国内的生态旅游主要体现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场所。文章以辽宁省冰峪沟风景区为研究对象,按照海拔高度和植被类型等因子的差异,在风景区内选取40个标准样地,对标准样地内植物的种名、数量、株高、胸径、冠幅等进行实地调查,根据不同的群落外貌和组成划分对应的群落类型。最后,对辽宁省冰峪沟风景区今后在植物群落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