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板栗是一种对气候、土壤条件适应范围较广的果树。但对土壤的酸碱度反应敏感 ,适宜种植在微酸性土壤(PH5— 6 ) ,碱性土壤板栗生长差 ;同时板栗又是喜光树种。因此 ,种植板栗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条件。板栗苗定植以春季萌芽前进行为宜。1 种植密度1 1 山坡地种植密度 坡度大于 2 5度的山地 ,以每6 6 7m2 (亩 )栽植 30— 40株为宜 ,株行距为 4× 5m或 4× 4m ,小于 2 5度的山地 ,每 6 6 7m2 可种植 5 0株左右 ,即 3× 4m。1 2 平地的种植密度 低坡地或平原地 ,每 6 6 7m2 (亩 )可种植 5 0— 80株 ,株行距为 3× 4m或 2× 4m。2 …  相似文献   

2.
一、板栗生态适应性板栗对气候及土壤等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其栽培范围很广。板栗最适宜微酸性至中性土壤;PH值在4.6~7.0之间,含盐量不超过0.2%,碱性土壤使树叶发黄,生长不良。丹江口市江南、江北大横山以南以及大沟等地都适合发展。栽种时应选择低山、岳陵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向阳缓坡开园造林。阴坡不宜种植。二、良种推广南方大果型良种有(1)红毛早,产于湖北京山县。(2)刺大板栗,产于秭归。(3)早栗、中迟栗、羊毛栗、桂花香等产于罗田。(4)九家种,产于江苏吴县。(5)光顶油栗,江苏省植物所选育。北方中果型良种有(1)金丰,产于山东招远…  相似文献   

3.
板栗空苞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湖北大别山区板栗空苞,经研究探明系缺硼所致,当土壤速效硼含量低于0.4mg·1~(-1)时出现空苞,低于0.06mg·1~(-1)时将完全失收。花期喷硼,当年可矫治缺硼,但不能提高土壤速效硼含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有利于栗树吸硼。保持土壤高速效磷(40—100mg·1~(-1))、中速效硼(0.3—0.6mg·1~(-1)),有利于板栗安全高产。  相似文献   

4.
<正>1宽甸的气候、立地条件及板栗土壤管理存在问题1.1自然气候宽甸位于辽宁东部山区。冬季寒冷,夏季高温多雨。近10年的气候资料表明:1月份平均气温-10℃,最低平均气温-15.9℃,极端最低气温-31.0℃,7~8月份平均气温22.7℃,最高平均气温27.4℃,7~8  相似文献   

5.
正怀柔区是北京市的远郊区,地处燕山山脉南麓,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从地理位置、海拔高度、降水量、温度、土质等条件上都十分适合板栗生长。怀柔板栗主产区域土质为花岗岩、片麻岩等分化形成微酸性土壤,土壤pH值为6~6.8,正适合板栗的生长需要,而且这种土壤含有大量的硅酸,栗果吸收后,内皮腊质含量增加,炒熟后内果皮易剥离。独特的地理、土壤、气候条件使怀柔板栗以其果形玲珑、色泽美观、肉质细腻、果味甘甜、营养丰富、易剥内皮、糯性强、便于贮存等特点,驰名中外,有"板栗之冠"、"天然果脯"之美称。  相似文献   

6.
<正>板栗自然生长幼树结果晚,产量低;盛果期后,结果部位容易外移,管理很不方便。通过实施板栗幼树"嫁接、开心、拉枝、刻芽"早丰技术,改变板栗树结果晚、效益慢的特性。实现了"1年栽,2年壮,3年嫁接,4年结果,5年高产稳产,667 m2产200~400 kg"的高产量、高效益。具体做法如下。1第1年栽树建园板栗是高锰植物,喜向阳,土壤要求中性、偏酸、砂性土壤,在片麻岩山区最适宜。因板栗  相似文献   

7.
郑赛台  刘霖霞 《浙江柑橘》2003,20(3):44-44,40
板栗是一种适应性抗逆性强的优良干果,它不仅抗旱、抗寒、耐涝、耐瘠薄,而且对土壤和气候条件要求不严。十多年前,我镇的部分农民对发展板栗很感兴趣,发展了13.3hm~2毛板红板栗获得了丰产。现将毛板红板栗的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1高标准建园1)地块选择。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畅通、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棚,避免在山口地方修建大棚,大棚还应适当离开公路干线,以避免灰尘覆盖降低透光率和汽车尾气对蔬菜生长的影响。2)大棚建造。根据陕南气候条件,栽培季节、生产水平和经济基础状况,宜选用全塑大棚。跨度一般在6~8 m,拱顶高2.5~3 m,肩高1.2~1.6 m,大棚长度依地块长度而定,一般为  相似文献   

9.
我市现有板栗栽培面积8460hm2,年总产1987万kg,主要分布于诸城、安丘、临朐三县市的山区丘陵地。诸城和临朐的板栗是出口日本的传统商品。多年来,当地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栽培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现将这些县市的板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园地选择与建园我市气候条件适宜板栗生长。板栗多栽培于花岗岩、片麻岩风化的微酸性土壤上。虽然板栗适应性强、耐瘠薄,但仍以土层深厚、土壤富含有机质、湿润、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上的板栗园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2001~2005年进行了板栗园间作黑木耳试验。结果表明:在株行距4m×4m、树龄6~8年的板栗园内,间作寿山一号、CJJ998-6,黑木耳培养料为板栗枝条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料水比1∶1.1~1.2,667m2放置8000个菌袋、板栗留枝量12万个,黑木耳生长后期喷0.5%牛奶 0.5%蔗糖 0.5%磷酸二氢钾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9—2013年的田间肥料试验,建立永定区柑桔肥料效应函数模型,提出了永定区柑桔生产中不同地力水平(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的氮、磷、钾肥施肥量。其中,土壤高、中、低肥力水平条件下,推荐施N量分别为9~13、10~14和11~15kg/667m2;土壤有效磷含量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条件下,推荐施P2O5量为8、8~9、9~10、10~11、11~13和13kg/667m2;土壤速效钾含量高、较高、中、较低、低、极低条件下,推荐施K2O量为9.5、9.5~11.0、11.0~12.5、12.5~13.5、13.5~15.0和15.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南方板栗建园及其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所板栗课题组自 1996年开始研究花桥特早熟板栗以来 ,新造板栗示范推广林 13 3hm2 (2 0 0余亩 ) ,现已初步挂果。笔者在板栗建园和管理技术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 ,现小结如下。1 园地选择和造林1 1 园地选择对地势、地形、土壤、排灌、交通运输和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选择交通方便 ,土地相对集中连片 ,土壤为疏松肥沃的沙质或砾质壤土 ,土层深 6 0cm以上 ,pH值 5~ 6 5 ,坡度不超过 2 5°,光照条件好 ,有一定灌溉条件 ,无风害的地方。1 2 造林1 2 1 种苗选择。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优良品种嫁接苗。良种苗木一般…  相似文献   

13.
1982年,本县建立了大面积板栗密植园,株行距为1× 2m(333株/亩)和2×3m(111株/亩),品种为金丰、石丰、海丰等,土壤为沙壤上,含有机质0。47%,有水浇条件。由于密度太大,前期虽单产较高,但很快树势衰弱进入低产阶段,据1989年对其中26亩调查,平均冠径为1.25m,树势极弱,平均每株仅有结果母枝8.5条,果枝细,空棚率高,平均亩产仅46.6kg,为此对28 亩10年生板栗密植园采取了以更新修剪为主的改造措施。 一、更新修剪方法 1.对绝产园片的植株,一次性回缩更新:首先选留方位好、生长势较均衡的3~4个大枝做为主枝,将多余的大枝全部从基部疏除,对留下的主…  相似文献   

14.
<正>板栗"早丰、开心、拉平、刻芽"的目的和意义:改变板栗结果晚、效益慢的特性,提高果实质量,实现1年栽、2年壮、3年接、4年高产的高效益。11年栽选2年生1级苗,茎粗1cm以上,根系较完整,无病虫害。①栽植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规格:株行距2m×2m,土壤好可2m×3m,定植111~167株 /667m~2。②栽植施底肥。硫酸钾型复合肥,加50%尿素。③浇水1年浇水3~5次,  相似文献   

15.
永州市芝山区菱角塘镇多丘陵山地 ,适宜板栗种植。近年来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该镇板栗生产发展更快。至 2 0 0 1年 ,种植面积达 4 0 0hm2 。但长期以来 ,单产低 (平均每 6 6 7m2 5 0 8kg) ,效益差。为此 ,笔者于 2 0 0 2年 8月对菱角塘镇它栗的枝梢特征及其坐果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便探索板栗高产成因 ,为提高板栗产量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调查地点为芝山区菱角塘镇廖家村栗园 (该村有栗园 6 6 7hm2 ) ,土壤为红壤。供试树为 12年生当地主栽品种它栗 ,种植株行距为 4m× 5m。连续 3年株产 17 5kg以上者为高产树 ,5kg以下…  相似文献   

16.
板栗栽培技术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超  王玉霞 《西南园艺》2002,30(3):15-16
1 定植地选择与整理板栗树对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强。适宜种植于土壤疏松肥沃 ,土层深厚 ( 60cm以上 ) ,有机质含量达 2 % ,土壤pH值为 5~ 7,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阳坡、半阳坡地。耐钙 ,土壤含钙达1 0 0mg/L时仍能正常生长。平地、水平梯田和缓坡地在建园时要求在定植苗木前深翻 ,翻田深度要达到 50cm ,栽植行抽槽深 1m× 1 2m。每穴施足基肥 ,用秸秆、杂草3 0~ 50kg,饼肥 2kg,磷肥 2kg ,且与土壤充分混合 ,适当深施。2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配植板栗属异花授粉植物 ,自花授粉不结果或结果率极低 ;高产板栗园中一般应…  相似文献   

17.
<正>板栗是适应气候、土壤条件范围较广的树种,但要想获得优质高产,建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必须做好当地的自然、社会因素的调查,根据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选好园地,进行全面的规划。围绕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等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园地。(一)栗园地的选择板栗地的选择依据气候、土壤、水分和社会因素来决定。以武汉地区为例:武汉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交接的南北气候过度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的特点。无霜期  相似文献   

18.
板栗及其病原菌对低O_2、高CO_2冲击处理的耐受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安徽粘底板板栗及其主要致病菌Fusariumsp.和Colletotrichumsp.为试材,研究了低O2、高CO2冲击处理条件下板栗及其两种主要致病菌的耐受力。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低O2(0~1%)、高CO2(40%~80%)处理对板栗风味有较大影响:各处理组板栗在5d时均出现异味,在O2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异味程度明显加重;同时发现,板栗风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在冲击处理时间相对较短(<10d)、CO2浓度相对较低(40%~60%)时,将板栗从处理逆境转移至0℃正常空气条件中,则板栗异味会在7~21d内逐渐减轻、消失,风味可以恢复正常;若冲击处理时间相对较长(>10d)、CO2浓度相对较高(80%)时,板栗脱离处理逆境后异味虽然会有所减轻,但风味不能恢复正常。研究还表明,低O2、高CO2处理对板栗的两种主要病原菌Fusariumsp.和Colletotrichumsp.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冲击处理后在26~28℃温箱中恒温培养7d,两种病原菌菌丝体生长速度也明显低于对照,且Fusariumsp.的生长速度较Colletotrichumsp.慢。  相似文献   

19.
1 选择间作林地 选海拔 4 0 0~ 15 0 0m ,阴坡 ,中、下位 ,坡度 10~ 2 5° ,树龄 10年以上 ,胸径 10cm以上的中、成熟林 ,密度 5 0 0~ 6 0 0株 /hm2 ,郁闭度 0 7~0 9,森林小气候明显的板栗林地。土壤为黄棕壤至棕壤土 ,局部土层厚 4 0cm以上 ,土质以粗砂土或砂质壤土为好 ,pH值 5 5~ 6。种植穴距树干 1m外、土层厚处 ,穴规格 70cm× 70cm ,35cm深 ,种两层 (根据林地条件 ,穴可大可小 ,土层薄只种一层 )。2 选菌材 菌材选直径 5~ 10cm的板栗、茅栗、栓皮栎、麻栎等栎类新伐带皮木材 ,晾晒 15~ 2 0d(抑制生命力 )后截成长 5 0c…  相似文献   

20.
<正>早实核桃具有结果早、产量高的特点,但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严,若管理不善树体容易早衰。笔者结合多年生产实践,总结了秦巴山区山坡地早实核桃建园管理技术,供栽培者参考。1园址选择1.1地形条件选择海拔500~1 200 m、坡度小于20°的缓坡地,或者排灌良好、背风向阳的沟坪(台)地。应在坡面的中下部土壤深厚处建园,避免在山谷、低洼下湿地和风口地带栽植。1.2气候条件年均温9~14℃;1月平均气温≥-2℃,极端最低气温≥-18℃;7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高气温≤39℃。≥10℃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