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城市绿地破碎化程度的加剧,使得城市带状绿地发展迅速且在整个城市公园绿地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城市日益紧张的用地下,相对于尺度较大的综合性公园、主题性公园等块状场地空间,带状绿地较易开发建设,灵活的出现在城市绿地空间中。据此,城市绿地建设考虑到将合理性、可利用性最大化的原则,通过带状绿地设计已经成为建立生态城市的主要趋向。城市带状绿地的便捷使越来越多的人作为休憩选择,进入绿地的便捷性是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选择原因。通过充分挖掘带状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今后城市绿地建设提供参考与指导。本文对城市带状绿地景观生态化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优化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和建设幸福家园的愿望基础,又有助于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基于人群需求视角,以嘉兴市中心城区为例,以百度POI数据为基础数据,引入服务压力指标量化评价各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依托影响人群游憩活动的POI数据,反映城市不同空间人群对城市公园绿地的需求程度。结果表明:(1)嘉兴市中心城区大型公园多分布于城市核心区外围,中型公园多为集中分布,小型公园数量明显不足;(2)部分片区公园类型单一且绿地量供给不足,导致公园绿地服务压力过大;(3)人群绿地需求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并呈现出向四周逐渐降低的趋势。本研究例证了大数据和GIS的结合运用于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的可行性,以期为未来城市规划决策以及空间政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
结合具体案例,总结出改造绿地建设城市带状公园的两种模式:"串联改造模式"和"功能提升模式"。同时,探讨改造绿地建设带状公园的设计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引发对上海未来城市带状公园发展思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综合公园绿地树种应用与配置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适地适树"、"适时适树"、"适景适树"的原则,提出了城市综合公园绿地树种科学选择的方法与内容,对于城市综合公园绿地建设工作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时,城市蓄水旱涝问题成为城市建设彰显的重要问题。推广海绵型公园和绿地,消纳自身雨水,并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空间。海绵城市作为一种全新城市构建理念,将其贯穿到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倡导建设海绵城市的大背景下,本文从公园绿地的角度出发,以暴雨管理模型(SWMM)作为研究工具,论述了基于SWMM构建公园绿地雨水系统的方法,以期为公园绿地的雨洪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坚 《花卉》2020,(12):89-90
在公园绿地建设中,草本花卉凭借其种类多种多样、极具观赏价值、适应能力强等突出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论述草本花卉在公园绿地中的运用,分析草本花卉在公园绿地中的设计对策,旨在提供更加优质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建设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民勤县东湖公园绿地所在区域,原属污水处理厂中水排放区、垃圾填埋场及荒滩地。通过公园绿地的建设,区域小气候有明显改善,作为生态环境监测表的众多水鸟在此栖息,城市"绿肺"功能逐渐显现。通过对公园建设前后鸟类、植物的调查分析,可进一步指导城市绿地建设,增强绿地系统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9.
《花卉》2020,(4)
生态园林城市理念主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理论促进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本文分析生态园林城市理念下公园绿地建设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希望能够针对公园绿地建设现存问题指出一些有效之策,促进我国生态园林城市方面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园林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各个城市都在推进园林城市与森林城市的建设,各种绿地公园、街头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人们面前。主要对绿地公园的养护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良好的海绵体,公园绿地种植土壤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类海绵体”,其渗蓄水性强弱对海绵城市建设有着重要作用。以重庆市公园绿地种植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最大持水量作为表征土壤蓄水性强弱的指标,探讨其他物理指标对其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土壤最大持水量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显著程度排序为:干容重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鲜样容重田间持水量最大湿容重质量含水量,与毛管孔隙度相关性不强。经逐步回归分析,土壤干容重、总孔隙度是影响公园绿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主要因子,回归方程为y=-311.241X1+8.392X9+390.681。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园绿地建设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公园绿地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塑造城市形象的作用。植物作为公园空间塑造的主要素材,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重点对城市公园中的植物配置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长春市宜居城市、生态城市和森林城市等方面浅析了绿色宜居森林城的内涵,对主城区构建"一轴、两环、线网、多园"的主城区绿地系统结构,逐步增加市级大公园、区级公园、微绿地、滨水带状公园、林荫道数量,建设亲近自然的城市森林绿地网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建设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向往美好的生活环境,关注城市中公园绿地的建设。当前城市综合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社会发展对综合公园景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分析了当下城市综合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城市综合公园设计应从明确场地竖向关系,边界空间设计,人性化的功能分区设计,营造生态的植物景观,展现地域文化等方面入手,建设出环境优越的城市综合公园景观。  相似文献   

15.
基于使用后评价(POE),对沈阳市铁西区公园绿地的居民游憩需求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基于居民主观可达性的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策略。以期为公园绿地的后期建设和布局优化提供一种新思路,并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5大类,它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根据不同绿地类型的功能和现状对其土壤加以合理利用、改良和保护,对保护城市土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省抗震设防烈度均在7度以上的6个山地城市中已规划为固定避灾绿地的现状公园进行避灾功能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这些公园出入口开敞性较好,有效避灾面积符合固定避灾绿地的要求,但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避灾功能分区、避灾设施建设、防火防尘隔离带设置等远不能满足固定防灾绿地的避灾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加快铁岭市的城镇化进程,2009年铁岭市规划建设了36平方公里的凡河新城区。凡河新城区是建在湿地上的生态城市,凡河新城被作为解决低碳、环保等问题的范例城市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地球馆展出。可见在凡河新区建设中,城市绿化受到了极大重视,在新区内修建了很多的公园绿地,作者调查了这些公园绿地的树种应用情况并进行分析,希望对以后的公园绿地的树种规划及园林养护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北疆较有代表性的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3个城镇城市公园绿地,提出北疆城镇公园绿地建设应当以实用为基础、以生态设计为基本手段、以提升城市品味为目标、以灌溉方式为切入点,走节约化、生态型的道路。并为公园规划、园林植物应用、不同形式公园绿地设计提供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设施和社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实现公平而高效的供给。居民对于城市绿地承担的功能的认知差异受到自身因素和其所在绿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分异的视角出发,在实地调研基础上,通过问卷对苏州市居民就公园绿地认知进行调查,分析苏州市市区范围内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居民对其功能重要性和功能感知2方面的认知程度和其影响因素,并针对调研结论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优化建议,在满足城市发展及人群需求的基础上,为提高公园绿地及城市用地效率提出可能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