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是国家财政支持稳定生猪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桂阳县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开展自2007年起已有两年了,育肥猪保险自2008年起试点已近一年,从开展情况看,能繁母猪保险覆盖面达99%以上,基本做到应保尽保。育肥猪保险由于处于试点阶  相似文献   

2.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内乡县通过生猪育肥猪保险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机制的探索和建立,解决了制约生猪产业发展的瓶颈,实现了政府、畜牧部门、保险部门和养殖户的四满意和全县生猪产业的上档升级。本文介绍了内乡县生猪育肥猪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联动工作新机制的探索,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畜禽保险长效机制寻找方法。  相似文献   

3.
猪粮安天下,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的"菜篮子"产品。为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引导扶持生猪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保障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种自然风险,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能繁母猪因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而死亡的责任保险制度,正式启动了政策性生猪保险制度,后来又在部分省份试点推行育肥猪保险,以进一步完善生猪保险制度。但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提供的保障主要针对生猪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无法对生猪产业遭遇的另外一种重要风险——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是国家财政支持稳定生猪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一、能繁母猪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保费与赔偿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是国家财政支持稳定生猪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一、能繁母猪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保费与赔偿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减少养猪场(户)的经济损失,稳定畜产品的市场供给,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河南省确山县自2014年下半年起开展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的保险工作。虽然生猪保险工作对养猪场(户)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保险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本文结合该县生猪保险工作开展的实际,提出了改进保险工作的建议,为进一步推进生猪保险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开展育肥猪保险有助于稳定生猪生产、帮助养殖户分散转移风险、提高养猪产业防灾防损能力。荆门市作为湖北省育肥猪保险三个试点地市之一,通过"四个有机结合",使育肥猪保险铺开迅速、发展稳健,为稳定荆门市生猪生产提供了强大保障。1.领导重视与科学调度相结合,保险覆盖面迅速拓宽。荆门市畜牧兽医局和荆门人保财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四川省叙永县生猪养殖户领到了2013年的能繁母猪、育肥猪理赔款,合计990余万元。据悉,自叙永县开展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这一惠民工程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全县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生猪规模化、标准化饲养场(小区),生猪饲养总  相似文献   

9.
王克 《中国猪业》2017,(3):46-48
生猪保险泛指以猪为承保标的的所有保险产品,包括能繁母猪保险、 育肥猪保险、 种猪保险和猪粮比价格指数保险.笔者对我国生猪保险在2016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并对其在2017年的走势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16年生猪保险整体保持快速增长,但承保结构和业务特征出现明显变化,生猪价格保险遭遇大考;预期2017年生猪保险仍将保持稳健增长的势头.建议: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生猪保险信息化水平,提高承保数量和规模覆盖率;政府一方面要健全生猪市场监测统计和信息发布体系,另一方面要推动生猪期货品种上市.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省承德市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生猪保险惠农政策,仅2014年就为投保政策性育肥猪保险的农户提供风险保障金1.93亿元,投保生猪77.24万头,真正让老百姓饲养的生猪进入"保险箱"。为减轻生猪养殖受疫病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分散和化解生猪养殖风险,2013年下半年,我市开办政策性育肥猪保险试点,对生猪养殖过程中遭遇的地震、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进行保险。据了  相似文献   

11.
陈震宇 《猪业科学》2015,(3):125-125
<正>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宜宾市政策性生猪养殖保险自2007年开始试点工作以来,通过实施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的政策性保险,有效提高了养殖业主的风险防范能力,切实发挥了保障生猪生产的作用。1实施情况2012年,全市参加政策性生猪养殖保险的能繁母猪29.44万头,参保比例占年末存栏能繁母猪数的89.05%;育肥猪参保93.33万头,参保比例占年出栏肉猪总数的15.61%;保费收入3 862  相似文献   

12.
猪粮安天下,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的"菜篮子"产品。为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引导扶持生猪产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保障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各种自然风险,我国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能繁母猪因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而死亡的责任保险制度,正式启动了政策性生猪保险制度,后来又在部分省份试点推行育肥猪保险,以进一步完善生猪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湖南是2007年全国首批农业保险试点省份.近年来,湖南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大力推进生猪政策性保险工作,全省生猪保险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保险品种由起步时能繁母猪单个险种,发展到目前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等2个险种,是全国补贴品种最多的省份之一;生猪保险覆盖范围也由试点初期的51个县发展到全省123个县市区,201 1年全省能繁母猪实现应保尽保.仅2012年,湖南省能繁母猪参保农户76.33万户,投保能繁母猪487.27万头,签单保费金额近2.2亿元,有10.8万个养殖户12.7万头能繁母猪获理赔金额1.19亿元;投保育肥猪342万头,签单保费金额0.98亿元,有1.08万个养殖户28.37万头育肥猪获理赔金额0.9亿元.  相似文献   

14.
能繁母猪保险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保险是国家支持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一项惠农政策,包括能繁母猪保险和生长育肥猪保险,又称生猪政策性保险,正确实施后,为降低生猪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控制生猪价格波动,确保生猪有效供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能繁母猪保险启动二年多来,无论是投保中,还是承保或报险、查勘等实践操作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本文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和理顺赔付手续,保证赔付金及时到位等系统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推行能繁母猪保险工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生猪养殖企业迎来好消息。财政部下发通知明确,自2013年起,在地方财政育肥猪保险至少补贴30%的基础上,中央财政的补贴比例由10%提高至中西部地区50%、东部地区40%。该通知意味着:生猪养殖户只需承担20%至30%的保费就能保障养猪带来的风险。凡年出栏生猪一定数量以上的养殖户或养殖企业,可对一定体重以上的育肥猪投保。育肥猪保险将承保因自然灾害、重大病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的投保育肥猪的直接死亡。随着上述财政部政策的发布,加上地方相关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补充,一些省市区的生猪养殖企业(户)  相似文献   

16.
11月18日,湖南召开了湖南省育肥猪保险工作布置会议。继能繁母猪、奶牛之后,湖南又推出了畜牧业的育肥猪保险项目。全省凡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均可参保,保险保额为每头500元,保险费率为3.5%。  相似文献   

17.
<正>8月13日,吉林市召开养殖业保险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吉林市在继续做好能繁母猪、奶牛养殖保险基础上,今年要全面推行育肥猪保险工作。据了解,育肥猪保险是国家支农惠农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当被投保的育肥猪因重大疫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直接死亡后,保险公司将按照该猪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体重实行定额赔偿。育肥猪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每头猪的保费由中央、省和市、县财政以及参保养殖户分别按照  相似文献   

18.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19,36(3):30-32
我国有着全球最大的生猪消费市场,生猪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扶持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防范生猪市场异常波动,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有关生猪保险的一系列养猪补贴政策,经历了从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保险到价格指数保险的发展探索历程,对稳定生猪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我国生猪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生猪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吉林畜牧兽医》2014,(8):15-15
<正>吉林市召开养殖业保险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吉林市在继续做好能繁母猪、奶牛养殖保险基础上,今年要全面推行育肥猪保险工作。8月13日,吉林市召开养殖业保险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吉林市在继续做好能繁母猪、奶牛养殖保险基础上,今年要全面推行育肥猪保险工作。副市长徐莉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畜牧业保险是分散和化解畜牧业风险的重要手段,是巩固和壮  相似文献   

20.
<正>我县属于农业大县,畜牧养殖业占很大的比例,近几年,由于我县大力开展生猪养殖保险工作,使养猪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猪养殖保险是一种惠农政策,这项工作的开展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提升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促进了生猪生产的发展,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认同和赞誉。同时保险机构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养殖户生猪保险的监管也大大提升了疫情防控力度,因为经过免疫的健康生猪是参加保险的必备条件,保险的生猪若因病死亡必须在动物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