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床土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稻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沼肥培肥旱育秧苗床,出苗较对照提早2d;出苗率、成秧率平均提高7.4、6.7个百分点;单株绿叶数、白根数、分蘖数平均增加1.43叶、3.62根、1.58个;单株鲜、干重平均提高0.51g和38.7mg,秧苗素质显著提高。大田结果表明:用20kg/m2沼肥培肥苗床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588.9kg/667m2,较对照增产7.0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早稻长秧龄旱育秧苗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扬国 《作物杂志》1995,11(1):29-30
早稻长秧龄旱育秧苗特性冷扬国(湖南省安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074156)试验设在安障乡福昌桥村郭择南责任田。选用湘早汕7号早稻中熟品种进行两个试验。1.旱育方式试验:设3个处理①旱育—段秧,苗床播种量每平方米50克。②旱育两段秧,苗床播种量每平方米2...  相似文献   

3.
为加大配方肥应用,开展了不同肥料品种与配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用尿素18kg/667m2、过磷酸钙50kg/667m2、氯化钾18kg/667m2的处理下,水稻实粒数多,实际单产最高,达739.5kg/667m2,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目标产量:180~220kg/667m2。复播油葵产量结构:保苗密度5500~6000株/667m2;单株产量30~40g/株。复播食葵产量结构:保苗密度2500~2700株/667m2;单株产量70~80g/株。2冬小麦品种选择选种早熟、中早熟冬小麦品种是复播油葵获得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丸粒化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丸粒化与不同包衣剂的试验。结果表明:丸粒化直播单量最高,为590.3kg/667m2,显著高于贵大包衣剂、旱育保姆和对照(CK),分别高14.16%、11.9%、14.77%。采用包衣处理后的水稻比对照提前成熟1~2d。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超级稻旱育抛秧的超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加快超级稻新品种与水稻抛秧超高产技术的应用推广。2005—2006年连续两年在州内开展了"水稻旱育抛秧700kg/667m2,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示范",试验示范面积4.16hm2,验收加权平均单产达708.6kg/667m2,最高单产达754.3kg/667m2(全田割测687m2),结合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总结出了适宜黔东南州生态条件的《超级稻旱育抛秧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这对我州水稻大面积抛秧技术的推广及挖掘抛秧技术的增产潜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黔麦18进行不同的施肥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毕节市海拔1500~1600m的生态区域,在中上等土地肥力的黄中壤地块,种植黔麦18的最佳施肥量是用普通过磷酸钙(含P2 O512%)75kg/667m2、尿素(合N46%)7.5kg;最适宜的施肥范围是用普钙50~75 kg/667 m2、尿素5.0~7.5kg.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辣椒种植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提出辣椒在不同种植区域的推荐施肥量,在正安县不同辣椒种植区域开展土壤N、P、K丰缺指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效应与土壤养分含量密切相关,安场镇以尿素用量35kg/667m2、普钙用量50kg/667m2、氯化钾用量20kg/667m2的处理鲜椒产量最高,达930.15kg/667m2;乐俭镇普钙用量50kg/667m2、氯化钾用量20kg/667m2的处理鲜椒产量最高,达1099.88kg/667m2。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4种旱育秧方式对水稻出苗时间、出苗率、成秧率、整齐度和秧苗素质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苗床免少耕 旱育保姆抛秧型、塑盘旱育两种育秧方式在本田免耕和翻耕条件下对抛秧立苗、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床免少耕条件下,旱育保姆能明显提高水稻出苗率、成秧率和整齐度,提高秧苗素质和延长秧龄弹性,并可用旱育保姆旱育秧型替代抛秧型培育无盘抛秧;本田翻耕比免耕更易于抛秧立苗,但立苗时间基本无差异,用旱育保姆抛秧型培育的秧苗立苗速度显著快于塑盘旱育秧;无论是本田免耕还是翻耕,无盘旱育抛秧均比塑盘旱育抛秧增产,增产幅度为3.29%~4.95%;水稻苗床本田全程免少耕无盘旱育抛栽产量最高,技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表明,7个参试品种,产量表现最好的是黔优88,单产最高770kg/667m2,其次是Y两优5848单产761.1kg/667m2,再次是Q优6号单产755.6kg/667m2。结果表明,在余庆县海拔800m地区,采取旱育厢式丢秧,选用黔优88、Y两优5848、Q优6号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在增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开展最佳目标产量水平下的减量化施肥试验,根据不同水平试验区组产量进分析,确定可以接受的减量水平.通过试验得出:施有机肥240kg/667m2,尿素(N 46%)12.33kg/667 m2,氯化钾(K2O 60%)5.77kg/667m2,单产578.0kg/667m2,与产量最高的施肥处理相比,低1.7%,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比最高单产处理施尿素(N46%)18.48kg/667m2、普钙(P2O5 14%)46.43kg/667m2、氯化钾(K2O60%)11.67kg/667m2的减少化肥用量58.48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贵州地区酒用高粱产量水平,了解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酒用高粱产量的影响,开展了不同覆膜种植方式的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梁采用膜上种植方式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为413.2kg/667m2,与其余方式相比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对照(不覆膜)增加75.5kg/667m2、增产达22.36%,按高粱价格3.8元/kg计算,共增加收入286.9元/667m2。  相似文献   

13.
1 肥床不肥及对策 实践中真正按照肥床标准培育苗床的不多,有些苗床都是在播种前施些化肥,普遍存在肥床不肥的现象。因此很难培育出理想的壮秧。第1,在水稻肥床旱育技术中,肥床是基础。科学的肥床培育,应该首先选择靠近水源、土壤肥沃、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弱酸性菜地或旱地,尽量不用水田做苗床。地下水位高、土质粘性重和多年施用草木灰等亦不宜做苗床。第2,苗床培肥越早越好,一般秋冬季开始。施肥量是每平方米施碎秸秆3~5kg,腐熟人畜粪2-3kg,过磷酸钙0.25kg。忌用草木灰、灰土粪等碱性肥料。采取干耕干整干施的全层施肥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杂交水稻不同移栽规格及密度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移栽密度1.33万窝/667m2条件下,A处理(0.3×0.14)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63.8kg/667m2产量居第1位;其次是D处理(0.23×0.18)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23.4kg/667m2产量居第2位;产量居第3是B处理(0.27×0.15)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820.4kg/667m2;产量居率4位D处理[(0.33+0.17)×0.17]m(每窝插1粒谷秧),单产794.7kg/667m2。在移栽密度0.67万穴/667m2条件下,E处理(0.3×0.27)m(每窝插2粒谷秧),单产734.7kg/667m2居第5位;产量居6位的是F处理[(0.45+0.27)×0.23]m(每窝插2粒谷秧),单产708.0kg/667m2。在白泥大坝水稻移栽密度在1.33万窝/667m2比较适宜,移栽方式以宽行窄株为好。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已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紧张和提高水稻单产的重要措施,只有轻型简便,节本增效广大农民群众才接受。为了进一步提高余庆县水稻旱育厢式丢秧单产水平,2009年在白泥镇下里村开展了水稻旱育厢式丢秧单产800kg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结果4.8亩旱育厢式丢秧平均单产831.67kg/667m2,最高田块单产达868.11kg/667m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效果的探讨,培肥苗床结果表明:用沼肥培肥旱育秧苗床,出苗较对照提早1.7d;出苗率、成秧率平均提高7.4,6.7个百分点;单株绿叶数、白根数、分蘖数平均增加1.3叶、4.2根、1.4个;单株鲜、干重平均提高0.51g和38.7mg;随着沼肥用量增加,秧苗素质显著提高。大田结果表明:用10kg/m^2沼肥培肥苗床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502.5kg/667m^2,其次是15kg/m^2平均单产501kg/667m^2。分别较对照增产7.67%和7.44%,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在贵阳市郊(海拔1 140 m),对优质杂交香稻黔香优302进行了不同施氮肥量和不同栽插密度的裂区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贵阳市郊施蚕豆秆绿肥1 000 kg/667 m2左右作基肥,4月1日播种,秧龄50 d,单株栽插,规格为33.3 cm×19.98cm,基本苗1.0万株/667 m2,施尿素10 kg/667 m2,产量可达到658.13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梁忠义  张曲 《耕作与栽培》2011,(6):30-30,48
通过试验探讨了6种无盘旱育丢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无盘旱育丢秧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明显,密度增加到1.33万穴/667m2后又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少,以丢1.33万穴/667 m2的产量最高,其次是丢1.2万穴/667 m2,丢秧密度1.6万穴产量比0.8万穴还要低5.4kg/667m2.  相似文献   

19.
王谧等 《中国种业》2012,(10):82-83
针对江汉平原植棉特点,提出密度1200株/667m2,单株果枝20层,单株成桃43个,平均单铃重5.0g,衣分39%,皮棉100kg/667m2的总体目标。分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列出主要控制点。  相似文献   

20.
邱家兴 《种子世界》2001,(11):35-35
1精细整地适时播种 黑糯玉米是高肥作物,需肥量大,应选择排灌便利,肥力中上,沙壤土田块.水稻田提前20d深翻晒白促使土层疏松,施足基肥再犁一次随即整地成畦.基肥用猪牛栏粪200担/667m2,碳铵50kg/667m2,过磷酸钙30kg/667m2,硫酸钾10kg/667m2,堆沤,腐熟后,全层深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