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侯丰 《草业科学》2004,21(5):67-68
于1989年4月中旬在扎鲁特旗进行了飞机投撒灭鼠毒饵兼补播牧草治理沙化草地试验,结果由于施工时间偏早,造成鸟、鼠觅食草种,加之风沙掩埋使牧草种子的损失较大;施工时间过晚则会错过灭鼠的最佳时期.故飞播和飞机投饵灭鼠不宜同步进行.因为最佳灭鼠期在牧草返青前,即鼠类尚未开始繁殖并缺乏食物的时期(4月中间).最适宜的补播期应在大风期过后,雨季来临之前(6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用灭鼠、灭鼠+围栏封育、灭鼠+围栏封育+补播等培育技术措施对天然草原高原鼢鼠危害形成的鼠荒地进行了植被恢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鼠荒地土丘采取灭鼠、灭鼠+围栏封育、灭鼠+围栏封育+补播等培育技术措施,均可明显提高植被盖度、高度和产草量,其中以灭鼠+围栏封育+补播效果最好。在补播牧草品种中以补播无芒雀麦效果最好,其次是补播垂穗披碱草。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高寒牧区免耕种草技术研究中,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的适宜播种期进行了专题试验。研究提出免耕种植一年生牧草主要为春播,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前后,最迟不得晚于4月下旬;免耕种植多年生牧草。既可春播,也可选择秋播,春播以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秋播最好安排在10月中旬播种,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出苗率或导致播种失败。  相似文献   

4.
2003年,在彰武县章古台镇严重沙化草地进行了围封和改良试验,7月围栏并补播,共计7个处理,即不围封对照、草地围封、围封加补播沙打旺、围封加补播草木樨、围封加补播沙打旺和草木樨、围封加补播胡枝子和围封加多种牧草混播。由于当年天气干旱,补播牧草生长缓慢,绝大多数补播牧草越冬后死亡。2004年6月又重新补播。通过14个月的围封改良,严重沙化的天然草地植被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北部滨海草场培育改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筛选出适于山东省北部滨海草生长的豆科牧草为紫花苜蓿、沙打旺、二年生草木樨、禾本科牧草为苇状羊茅、无荒雀麦、长穗冰草和中间冰草、饲料理作物为苋菜、小黑豆、涝豆苏丹草和御谷。封育应根据草场发退化程度采用全年封育、短期封育和主要牧草危机期封育的方式;补播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播前纵横切耙两遍,耙深7-10cm,补播草木樨、沙打旺;封育;补播均可显著地提高草场产量,增加优质草比例。盐碱地人工草场  相似文献   

6.
干旱对内蒙古草地牧草返青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兴华  陈素华  韩芳 《草业科学》2013,30(3):452-456
利用4月份降水量与牧草返青期的关系分析干旱对牧草返青期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蒙古草地牧草返青期与4月份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在荒漠草原,当4月份降水量减少30%~50%时,牧草返青期将推迟5~15 d;在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当4月份降水量减少50%以上时,牧草返青期才受降水偏少的影响,推迟10 d左右。建立了干旱等级与补饲、人畜饮水成本损失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干旱对草地返青期直接经济损失的定量评估,评估模型符合草地牧草生长规律和畜牧业生产特征,实例评估符合畜牧业实际损失程度,因此,能够在干旱对草地畜牧业影响评估服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光叶紫花苕、箭筈豌豆和豌豆为材料,秋季补播于扁穗牛鞭草草地上,通过对补播草种物候期的观察、草地产草量的测定和牧草化学成分的分析,研究其对扁穗牛鞭草牧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补播草种的出苗时间基本一致(6~7d),成熟期相近,均在五月中旬;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补播处理的产草量均高于对照,补播箭筈豌豆对草地产草量提高最大;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牧草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而光叶紫花苕和箭筈豌豆在提高牧草品质方面表现较好。综合分析,秋季在扁穗牛鞭草草地上补播光叶紫花苕、箭筈豌豆和豌豆后,全年干草产量分别为12.32、13.97、12.98t/hm2,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36.1%、54.4%、43.4%,并且补播一年生豆科牧草可明显提高春季牧草品质(P〈0.05)。  相似文献   

8.
藏系绵羊体重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青藏高原在海拔3800m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探明了藏羊(乔科类型)自然放牧条件下年内体重降、升循环的临界期为10月15日(下降期)和4月15日(回升期);藏羊掉膘“乏弱”期限从10月15日始到第二年4月1日止,历时167天;平均体重恢复增长期限从4月15日始到10月15日止,历时183天;平均最大体重出现在10月初(58.49kg/只),最小体重出现在4月初(33.00kg/只)。藏羊经过一个暖季及青草期的抓膘平均重77.24%,而一个冷季消耗体重量达上年秋末最大体重的43.58%。气温是自然生态因子中影响藏羊体重降升循环的主导因子,4月中旬当日平均气温达到4.3℃时体重开始回升,10月中旬当日平均气温降到1.6℃时体重开始下降;放牧草地牧草数量和营养含量是影响藏羊体重动态变化的又一主要因子,5月份随着草地牧草返青藏羊体重开始回升,8月中旬体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10月中旬开始草地牧草产量和营养含量大幅度下降,羊只体重开始明显下降;从11月中旬开始到第二年4月间是藏羊体重下降最为迅速的时期。给羊只提供保温措施的最佳时限是10月15日始到第二年4月1日止,历时167天;给羊只采取补饲的最佳时机是12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历时121天。藏羊体重最大月出现在10月上旬,这时是羯羊、淘汰母羊和当年羯羔出栏的最好时机,因此在每年的10月1日~10月15日这一期间,争取完成羊只出栏任务,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高寒牧区免耕种草技术研究中,对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的适宜播种期进行了专题试验。研究提出免耕种植一年生牧草主要为春播,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前后,最迟不得晚于4月下旬;免耕种植多年生牧草,既可春播,也可选择秋播,春播以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秋播最好安排在10月中旬播种,过早或过迟均会影响出苗率或导致播种失败。  相似文献   

10.
马青山 《草业科学》2009,26(12):161-163
006-2007年,在泽库县 “黑土滩”大面积发生的典型地段,选择退化严重并在环境条件上具有代表性的2块“黑土滩”退化草地作为试验区,在进行灭鼠和围栏保护的基础上,采取耕翻单播多年生牧草、耕翻混播多年生牧草、重耙补播(混播)多年生牧草和围栏封育天然草地4种试验处理措施,对“黑土滩”退化草地进行了综合治理研究,提出治理“黑土滩”的综合措施是:灭鼠、施有机肥、耕翻、施无机肥、重耙,播种牧草,复磨,封育。  相似文献   

11.
玛曲县鼠害草地综合治理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董高生 《青海草业》2004,13(2):11-13
本试验设在玛曲县鼠害危害严重的高寒草甸草地上,进行毒饵灭鼠、补播和封育等防治鼠害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毒饵灭鼠防治效果好,在短期能抑制鼠害发生,灭鼠 封育 补播能达到生态灭鼠的目的,可以尽快恢复植被,是治理鼠荒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巩固灭鼠区灭效不但进行对害鼠生物学、生态学研究,而且了解治理区域植物生长状况,适宜补播牧草草籽,建设无鼠害区。  相似文献   

13.
在河南省黄河滩区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连续4年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混播牧草的物侯特点、生物学指标及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单播和混播牧草生物量的时空间动态进行定量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该混播牧草的生长与生产特点,为滩区畜牧业生产服务。结果表明:混播牧草在河南适宜秋季播种,翌年3月中旬进入返青期,6月中旬种子成熟。混播牧草地上生物量动态呈现S型曲线变化,生物量增长最快在禾草的抽穗扬花期,生物量最大值在成熟期,其中蜡熟期是牧草利用最佳时期。牧草混播的生产水平高于各自单播的,但混播草地利用多年后,生产水平下降,需要通过土壤作业和加强管理来恢复其生产力。因此,在河南省黄河滩区,通过苜蓿与高羊茅混播建立人工草地是可行而有效的,只要加强后期管理,可以取得比单播更高更稳定的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14.
草原沙化治理围封补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栏封育、补播改良、治虫灭鼠是草原沙化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草原沙化治理关键是尽快提高沙化草原的植被盖度和生产力水平。草原沙化治理的技术路线主要是采取围栏封育和选择适宜的牧草及饲料灌木进行补播改良。最终达到草原植被的恢复和扭转丧失的草原生态及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盐池县天然草原资源丰富,但近些年来,由于对草原不合理的开发利肿,许多草场上牧草的产量和质量都在下降,牧草稀疏低矮,杂草和毒草增多,不少优良的草场已经或正在沦为沙漠。因此,天然草原的补播改良势在必行。盐池县1999年以来实施天然草地补播改良7.867万公顷,对于优化草原植被结构,提高草地覆盖度、产草量以及改善品质,增加天然草原的栽畜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天然草原补播改良技术,以期为北方干旱草原的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补播前准备1.1地段选择选择补播地段应充分考虑当地的降水量、植被类型、草场退化程度、地形地貌及土壤等条件。在缺少灌溉条件的地区至少应有300毫米以上的降水量;干旱草原地区,一般可选择地势稍低的地方;多沙地区,可以选择背风地段。  相似文献   

17.
天山山地草原补播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天山乌鲁木齐段的山地草地和山地荒漠草原,使用传统的补播方法,在同一地区对3种耐旱牧草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补播建植情况进行了比较。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年降水量为200 ̄300mm的山区干旱退化草地上,新麦草的表现较差,而杂花苜蓿及木地肤的建植效果较好,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鲁北滨海芦苇草场补播牧草采用轻靶、重耙、浅耕等地面处理方法,发现重耙效果最好,浅耕效果最差。还研究了补播牧草种类,补播草木樨、紫花苜蓿均能提高草场产草量,增加盖度,补播木樨优于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业发展中,草场的质量和生态环境非常关键,过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并不适合进行放牧,否则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加剧,影响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做好牧草的补播改良工作,即在积雪融化前,通过人工播撒或者机械补播的方式,在一些生态环境差或者草原退化严重的区域种草,以改善生态环境。笔者以青海省为例,结合2种常见牧草,对其补播改良种植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苏尼特右旗2005~2017年降水量、平均气温及牧草返青期、枯黄期等资料,分析了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牧草的生长发育期和与牧草生长发育相关的气候特征,从而分析了适合该地区的最佳休牧时间。结果表明:苏尼特右旗牧草返青期为4月中下旬,牧草枯黄期为9月中旬到10月中旬;5~9月的气温、降水量适合牧草的生长发育,是牧草生长的主要时期,6月份的透雨使牧草进入积极生长期;最佳休牧时间为4月下旬开始到6月底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