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长豇豆锈病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4个不同抗性水平的长豇豆品种,配制杂交组合,采用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鉴定F1、F2、B1C1、B1C2杂种抗性的方法,研究了长豇豆抗锈病的遗传。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白荚和紫荚对锈病的抗性各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2.
长豇豆锈病抗生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个不同抗性水平的长豇豆品种,配制杂交组合,采用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鉴定、F1、F2、B1、C1、B1C2杂种抗性的方法,研究了长豇豆抗锈病的遗传。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白荚和紫英对锈病的抗性各受一个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3.
北京地区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上有关研究发现,大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抗性具有林系特异性,一些品种或品系携带独立的、显性遗传的抗TuMV基因,并制定出能反映大白菜不同品种与TuMV株系间生物遗传关系的株系鉴定寄主谱。根据这一寄主谱,我们对北京地区大白菜TuMV株系进行了鉴定,初步结果表明,以TuMV-C4株系为主,其次为C3、C5和C2,尚未发现C1株系,这对大白菜抗TuMV育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耐热性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吴国胜  王永健 《园艺学报》1997,24(2):141-144
以两组耐热和热敏感的大白菜对应亲本(177与276;176与279)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1、F2、B1、B2)为材料进行耐热性遗传模型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得到一致的结果:大白菜的耐热性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兼有上位性效应,显性效应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以耐热和热敏感的5个代表性亲本材料采用Grifing的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加性遗传方差组分很高,而显性遗传方差组分很小,与上述结果一致。同时,耐热亲本材料176和177均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是耐热性选育的较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5.
采用DNA浸胚法将瓠瓜DNA导入西瓜,在病圃中经3代自交纯化和抗性筛选,在D3代选育出了D3-1~D3-44份抗性材料。苗期接种鉴定结果表明,D3-1和D3-2对西瓜枯萎病高抗,D3-3和D3-4对西瓜枯萎病中抗。用感病品种蜜宝作母本,分别以高抗西瓜枯萎病的材料D3-1和D3-2作父本杂交,F1代都表现高抗枯萎病。F2代及与感病亲本蜜宝回交的BC1代群体抗、感分离比例都符合3∶1及1∶1的分离比例,说明枯萎病抗性遗传是单基因或单DNA片段控制的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6.
采用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利用19 份橘色胡萝卜试材配制63 个杂交组合,研究3 个发病时期下黑斑病抗性的动态 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各时期的遗传效应以加性效应为主,在发病中期和晚期(VA=0.656 和0.551)达到显著水平,并且在 发病中期显著增加,说明该时期是挖掘相关抗病基因的适宜时期;显性效应在发病晚期显著增加,达到最高值(VD=0.311)。 黑斑病抗性存在显著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最高为0.574 和0.827,说明通过选择抗性亲本可以提高后代的抗病性。 获得5 份可以显著增加后代黑斑病抗性的亲本材料P12、P14、P15、P16、P17。  相似文献   

7.
部分隐性基因控制黄瓜枯萎病抗性的试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苗期浸根人工接种枯萎病的抗性鉴定方法,对高抗枯萎病黄瓜品种"安浓二号"、感病品种"四叶"及二者的杂交回交世代进行抗性遗传分析,结果F1、F2、B1、B2的抗性均不同程度偏高双亲的平均值,前三者趋于感病,后者略趋抗病,由此进一步分析推知抗病对感病为部分隐性基因控制,呈数量遗传特征。这与以往报道的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或部分显性的结果不同,是黄瓜枯萎病抗性遗传的新类型。该组合间决定抗性的基因至少3对,广义遗传力65.38%,狭义遗传力41.35%。  相似文献   

8.
西瓜炭疽病菌已发现7个小种,其中以小种1,2和3的流行最广,为害最重,是西瓜抗性育的主要对象。许多西瓜材料抗小种1和3,感小种2。遗传研究证实对小种1和3的抗性为同一显性基因控制,对小种2的抗性亦是单基因显性遗传。以非洲材料为抗源,美国育成了众多世界著名的抗或兼抗炭疽病中晚熟品种。抗生鉴定室内一般在一叶期,采用浸泡法,点滴法或喷雾法接种,大田则以喷雾法于二叶期傍晚进行。  相似文献   

9.
菜豆抗炭疽病遗传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苗期人工接种炭疽病表现高抗且田间鉴定农艺性状优良的3份菜豆抗源材料进行了抗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材料对炭疽病的抗性均为显性遗传,其中来自意大利和日本的2个矮生材料由显性单基因控制,而来自我国吉林的1个蔓生材料表现出较复杂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0.
黄瓜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感黑斑病自交系L63和抗黑斑病自交系L9为亲本建立了6个世代联合群体(P1、P2、F1、BC1S、BC1R、F2),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群体的黑斑病抗性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抗黑斑病性状符合D-2遗传模型,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BC1S、BC1R、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0.23%、60.23%、75.18%,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说明控制黄瓜黑斑病的抗性为主基因遗传,并且遗传稳定,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大于24.82%、小于39.77%,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抗根肿病遗传规律初探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从国外引进的抗根肿病大白菜杂交种中分离出大白菜抗根肿病自交系48个,并利用抗病自交系9617CR80-2-1和感病自交系华白2-3-196-954-1-85-1的F1、F2及BC1,对大白菜抗根肿病遗传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确认大白菜根肿病遗传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甘蓝枯萎病抗源材料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北京延庆的甘蓝枯萎病病原FGL③-6对117份甘蓝自交系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共获得47份抗病材料,其中高抗材料37份。对其抗性表现与地理来源、球型及叶色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高抗材料主要由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荷兰的种质资源中选出;扁球型和叶色灰绿的自交系中抗病材料比例高,而尖球类型中未发现抗病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重复鉴定和田间鉴定,筛选出5份既抗枯萎病又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抗源材料。21份材料对延庆菌株FGL③-6和美国甘蓝枯萎病1号小种FOAM对比接种试验的结果显示,相同材料对二者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认为引起延庆的甘蓝枯萎病原很可能为1号小种;对美国甘蓝枯萎病2号小种的初步研究表明,2号小种有更强的致病力。以延庆菌株FGL③-6为供试菌株,用8个抗病 × 感病甘蓝杂交组合和其中两个杂交组合的F2及回交一代作试材,初步研究了甘蓝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对延庆枯萎病菌株的抗性为显性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以感黑斑病自交系L63和抗黑斑病自交系L9为亲本建立了6个世代联合群体(P1、P2、F1、BC15、BC1R、F2),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群体的黑斑病抗性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黄瓜抗黑斑病性状符合D-2遗传模型,受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一显性多基因控制;BC15、BC1R、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0.23%、60.23%、75.18%,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说明控制黄瓜黑斑病的抗性为主基因遗传,并且遗传稳定,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大于24.82%、小于39.77%,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大白菜抗TuMV品种BP8407的高代自交系和感TuMV品种极早春的高代自交系,抗TuMV品种二青的高代自交系和感TuMV品种春大将的高代自交系配制两个F2群体。以F2群体人工摩擦接种TuMV-C4后的ELISA鉴定的P/N值为抗性鉴定指标,应用P1、P2、F1、F2 4个世代的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分析了大白菜TuMV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大白菜TuMV的抗性由2对主效基因控制,遗传模型分别为E-1、E-0,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6.51%、77.64%。因此,大白菜对TuMV-C4抗性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模式,抗性遗传以主基因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以育成的黄心抗根肿病直筒叠抱型大白菜CR9112A和CR9112B为母本,直筒舒心橘红心大白菜龙园红1号JH-1自交系为父本,分别完成F1、F2及BC1F1各世代。验证龙园红1号橘红心性状的遗传规律,探究根肿病抗性与橘红心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抗性和花色鉴定结果表明:根肿病抗性与橘红心性状之间无连锁关系,二者表现为独立遗传。龙园红1号JH-1的基因型为msmsrrhh。提出了转育抗根肿病橘红心大白菜的遗传模式,以期获得经济性状优良的抗根肿病橘红心材料。  相似文献   

16.
选择感病品系03B9 与抗病品系C24 为试材,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铜浓度处理对大白菜芝麻状斑点病发生、总
酚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升高,两品系芝麻状斑点病的斑点数明显增加,03B9 芝麻
状斑点病发生程度明显高于C24。铜处理期间C24 总酚含量、PPO 活性较03B9 平均高出25.6% 和77.0%。试验结果初步表
明,水培条件下铜胁迫促进了大白菜芝麻状斑点病的发生,铜浓度与芝麻状斑点病发生程度有关,同时影响了叶柄总酚含量
及PPO 活性。  相似文献   

17.
浙白6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S99-PB533和S02-PB658配制而成的苗用型大白菜一代杂种。植株半直立,生长势旺,低温生长速度快,株高24 cm,开展度20 cm;叶浅绿色,叶面光滑,无茸毛,叶柄白色,叶长30.2 cm、宽18.0 cm,叶质柔嫩,品质优良;单株质量60 g左右,每667 m2产量2 400 kg左右;高抗黑斑病,抗病毒病和霜霉病,耐先期抽薹,适宜我国长江流域及东北、华北、西南地区作苗用型大白菜栽培。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的标记和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与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以高抗大白菜根肿病的F1金锦2号(编号A00645)及其自交F2群体197个单株为材料,通过根肿病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发现该材料中根肿病抗性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和InDel分子标记技术,在F2分离群体中构建抗感病池,筛选了720对InDel引物,多态性标记进一步单株验证并利用JoinMap4.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获得与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连锁的InDel标记9个,其中最近的两侧标记为BrID90269和BrID11683,遗传距离分别为2.0 cM和2.5 cM。该抗病基因定位在大白菜染色体A8的Scaffold10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