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整地施肥对尾叶桉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整地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全垦,带垦和穴垦三种整地方式以及施肥对尾叶桉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无明显的影响,成活率在95%-98.8%之间,保存率在92.1%-97.7%之间。整地能改变土壤性状,如土壤孔隙度全垦为57.88%,穴垦为49.42%;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作用效果很快减少,如造林3年后的林木材保全垦,带垦分别为穴垦的136.4%和120.0%,5年后却分别下降到116.5%和108.3%。  相似文献   

2.
秸秆覆盖对苹果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2~1994年北方旱区农业综合发展研究寿阳试验区的定位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秸秆覆盖对苹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能使土壤具有技好的保水性能,6月份以前,覆盖地土壤湿度比对照高2.0%,7月份以后,平均提高4.0%~6.0%;覆盖改善了土壤的温度状况,使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的时间较对照长40d左右;覆盖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覆盖处理苹果的干周生长量、新梢生长量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26.0%、28.8%和40.2%,单果重、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5.5%、17.2%和17.3%。因此,秸秆覆盖能使我国北方旱农地区有限的降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是提高苹果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施用玉米秸秆对蔬菜塑料大棚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其对黄瓜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0.4%~1.2%玉米秸秆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改善耕层的通透性。秸秆处理还可降低土壤的电导度(EC),遏制土壤次生盐渍化。施用玉米秸秆促进了黄瓜生产,春茬黄瓜比对照增产5.0%~10.1%,秋茬黄瓜比对照增产11.7%~26.9%。  相似文献   

4.
吴政 《土壤肥料》1994,(3):10-11
连续五年试验证明,一年三季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2%-0.25%,土壤速效钾提高15.5-22.0mg/kg,每年亩增产稻从56.6-103.4kg,是培肥改土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作用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不同系列对比,昕水河1970年以后较1970年以前径流量、洪水量、输沙量分别减少了42.7%,43.2%、51.8%,分析表明:因降水减少而影响16.2%,19.5%,14.9%,因下垫面变化而影响26.5%23.7%、36.95。综合治理减水减沙效益分别为32.0%,54.7%,其中坡面措施占64.4%,30.3%。水利措施占21.5%,8.5%;水保工程占18.7%,70.4%;人为因素占-  相似文献   

6.
于美国华盛顿州Tacoma冶炼厂下风区4.0-7.5,13-14,21km处分别采集土壤剖面和植物样品,分析其Hg含量。虽然该厂1985年已停产,但其释放Hg的影响依然存在。在4.0-7.5km地区,6个土壤剖面表层土的Hg层为21km处的10-15倍;在13-14km地区为21km处的5-10倍。华旗松、红桤木和黑莓叶中的Hg在不同地区无明显差异,但近距离在菌耳和地衣中的Hg分别为21km处为1  相似文献   

7.
施用硫肥对油菜生物产量及吸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表明,在一种轻度缺硫的加拿大土壤上施用废石膏、硫酸铵、硫磺、硫酸钙使油菜地上部干重增加17.1% ̄21.6%,含硫量从0.13%提高到0.30% ̄0.52%,吸硫量从11.8g/盆提高到33.7 ̄56.0g/盆。表明硫磺和废石膏均是有效的硫肥。  相似文献   

8.
用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溴甲烷熏蒸大棚土壤后土壤及作物(黄瓜)中残留的Br^-,用顶空法测定土壤吸附的溴甲烷。在0.4-40mg/kg的添加范围内,Br^-的平均回收率为83.7%-94.8%,相对标准偏差为±2.5% ̄14.7%。Br^-在土壤和黄瓜中的半衰期为15.0和14.2d(北京)、24.7和10.3d(沈阳)。土壤吸附的溴甲烷量较少,其半衰期和Br^-的相近。低于75.0g/m^2的施用  相似文献   

9.
用丙酮提取,经水-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净化,气相色谱FPD检测器的P滤光片测定嘧啶氧磷的水稻土壤,水中的残留量,其回收率为:糙米95.0-97.0%,稻杆86.4-96.7%,稻壳83.2-91.7%,土壤89.5-96.5%,水80.0-80.7%。土壤中半衰期为6.23-7.93天,稻田水中0.85-3.93天。测得终点残留量糙米≤0.08mg/kg,稻壳≤0.5mg/kg,稻杆≤0.24mg/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交换性NH4—沸石重新释放土壤中的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模拟、盆钵栽培和田间试验,研究NH4-饱和斜发沸石交换体重新释放石灰性土壤累积的难溶性磷。结果表明,NH4-沸石具有很强的释磷作用,溶解磷灰石和土壤难溶性磷的能力是对照的4.87-12.86倍;土壤有效磷含量啬加0.5-19.0μg/g,增长6.4%-46.3%。小麦体内磷素含量提高31-732mg/kg,磷素累积量增加29.89%-48.54%。盆栽小麦增产4.5%-29.8%,玉米增产  相似文献   

11.
缓释尿素的肥效及氮素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996-199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肥力的两种土壤下,施用缓释尿素当季小麦产量比普通尿素增产18.31-27.8%;后季残效试验,不再施肥情况下,水稻产量比普尿增产27.5-50.4%,氮素利用率,当季小麦比普尿高7.3-7.9%;春-稻两季氮素利用率比普尿高24.0%-55.8%.试验结果足以说明缓释尿素确定具有肥产持久,氮素利用率极高,一季施用,两季增产的肥力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钾氮配施对土壤氮钾渗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马茂桐 《土壤》1999,31(3):136-139,168
1994-1996年在江西鹰潭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站的试验研究表明,钾氮配施使氮的渗漏损失减少,在油菜季节减少7.4%-10.3%,芝麻季节减少7.0%-21.6%,红薯季节减少27.2%-29.7%。渗漏损失的氮量占施入氮量6.6%-17.3%。钾氮配施的油菜,芝麻和红薯利用的氮增加2.9%-20.8%。  相似文献   

13.
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水文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华蓥山低效防护林改造试验研究及水文效益观测分析得出: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水文效益明显。实施改造5年后,各种改造方式的土壤有效水贮存能力较无林地提高14.0% ̄38.0%。在年降雨量消耗分配中,土壤贮水量占55.5%,地表径流仅占1.8%,渗透径流占8.7%,壤中径流占23.7%。全林年径流系数为0.3415,比北碚水文站测得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减少12.48%,丰水期径流系数比北碚站减少22.52  相似文献   

14.
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树木引种适宜性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选择有代表性的米脂县高家沟,远志山村,建立树木(果树)引种观察园,80年代初引进树种34科67属114种278个品种,经过14年的自然选择,选出适宜本区生长经济效益较好的16科32属47种106个品种,1987-1993年树木园土不下山,水不出沟,减沙104874t/(km^2.a),油松,刺板,桃树等林地比农地土壤0-10cm含水量增加6.8%-59.2%,11cm以下有减少趋势,杏树,胡颓子,柠条等地比农地0-10cm土壤含水量减少16.4%-88.8%,苹果的经济效益最高,1993-1994年远志山果园每hm^2产值14579元,比种马铃薯增加3.86倍。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东方红-75链轨拖拉机牵引由犁架、犁刀、犁锋和穿洞空心弹头组成的鼠道犁,在低这地和缓坡耕地上作业试验,结果表明,鼠道耕法可使深0.6m、顶宽0.9~1.0m的土体膨松,土壤容重较对照减少0.29~0.39g/cm3,并在底部形成直径11cm的鼠道,从而提高了土壤渗蓄水能力,减免了水土流失;在坡度小于1.5°的坡耕地顺坡耕作的鼠道,其排水量可达0.5~1.6L/s,使融雪季及雨季地表凹处积水现象基本消除;旱时蓄存在鼠道中的水分可供作物生育需要。试验区甜菜增产15.5%,大豆增产13.3%。按作业间距5m计,一套机具每台班可耕6.7~8.0hm2,费省效宏。  相似文献   

16.
马茂桐 《土壤》1997,29(2):84-87
1991-1993年在江西鹰潭红壤生态站的新垦红壤旱地上钾肥与氮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芝麻上以每季亩施N10.4kg配以K2O4.5kg的产量最高;油菜上以亩施N10.4-13.8kg配以K2O9kg的产量最高。钾-氮肥配施比单施氮肥,芝麻吸收的氮增加3.6-36.7%;油菜吸收的氮增加16.7-95.8%。不施钾的处理,土壤钾减少62mg/kg;施用不同量的钾,土壤钾减少或增加的量不同。  相似文献   

17.
天津土壤硫的状况和硫肥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天津7个土类94个土壤样本的全硫和有效硫,结果表明,缺硫土样占总样点的27%,约12.53万hm^2,综合田间和盆栽试验;硫在一些土壤已成为作物高产的限制因子,增产幅度冬小麦9.5%-17.8%,玉米8.8%,春小玫5.9%-18.6%。硫肥能促进冬小麦有效分蘖,提高子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小区与微区试验的籽粒产量结构规律一致,底追喷处理产量最高。植株吸收利用了41.2%-50.8%的肥料氮,其余部分属于土壤残留和损失。底追喷处理虽然吸收利用肥料氮的比例低于全部处理,但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最高,损失最低,分析土壤表明:88.5%-93.7%的残留氮集中的0-20em土层中。  相似文献   

19.
半湿润易旱区农业节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1991~1993年在河南“商丘节水农业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田间试验观测结果,研究分析了抗旱作物品种、农田秸秆覆盖和化学调控等农业节水技术与水分利用效率间的关系及其在节水农业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选用抗旱作物品种,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54~0.56kg/mm;实施农田秸秆覆盖,1m土体内较对照多储水169.5m,节省灌溉用水2100mm/hm土壤储水有效利用率提高26.9%;应用抑蒸保墒化学药剂,麦田耕层土壤含水量增高4.7%,叶片含水率增加4.9%,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4%~25.5%。充分显示,实施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农业节水技术,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环境水资源和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本身用水效率,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半湿润易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施肥结构对砂质潮土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砂质潮土上10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结构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及N、P、K等养分在土体中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N肥小麦减产21.1%~34.3%,玉米则增产155.9%~209.7%;单施P肥小麦增产29.3%~39.7%,玉米减产50.4%~63.0%;而N、P肥配施小麦、玉米分别增产3.43~5.79倍和3.04~4.23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而N、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