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蛙养殖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采卵与孵化 养殖牛蛙以土池为佳,产卵池应多种水草及大叶挺水植物,以吸引牛蛙前来产卵.在我国,牛蛙在 5~8月产卵,5~6月为产卵盛期.牛蛙可在成蛙饲养池中产卵,亲蛙雌雄比例为1 :1.繁殖季节产卵 池要绝对保持安静,以利牛蛙抱对产卵.牛蛙大都在凌晨产卵;产卵场所选择的水深多在0.5~0.8m、离 岸边1~1.5m左右处的浅水地带.在产卵季节应每天早晨到产卵池巡视,发现卵块立即取出,一般以产 卵后20~30分钟的时间内为好.采卵时,人下水用手捞卵,动作要轻,用脸盆盛卵块,缓慢移到孵化池. 要严格控制孵化密度,因为孵化密度与蝌蚪分养日期是密切相关的,其对成活率影响很大.孵化期间, 要避免胚胎受震动或搅动,刚孵出的蝌蚪靠头部吸盘吸附在水草或池壁上,长5~6mm,3~5天后,也 不及1cm,身细小柔弱,捕捞搬动不慎可造成大量死亡.所以仍需在孵化池中静养10天后,再移入蝌蚪 池饲养.初期可喂豆浆给蝌蚪.水温控制在25±3℃为宜,此时水中溶氧量可达3mg/L以上.  相似文献   

2.
早春季节,阴雨连绵,水温较低(15~20℃),病菌生长繁殖旺盛,是水霉病最适流行时节.一些地方习惯早春放养鱼种,将密养于越冬池中的并塘越冬鱼出池分养,或进行鲤鲫等家鱼的春繁生产,均会因拉网、转运、放养等操作过程造成鱼体表受伤,同时池水或孵化用水疏于消毒或消毒不严,往往给病菌以可乘之机附着鱼体(卵),导致水霉病的发生.   该病初发即病菌刚寄生鱼体(卵)不久时,肉眼一般难以看出病鱼(卵)异样,而当肉眼能看到时,病菌丝已侵入鱼机体内或卵膜内,大量繁殖向内外生长,成为灰白色的旧棉絮状物覆于病鱼(卵)体表,并分泌酵素分解鱼组织,使鱼卵胚胎发育中止;使病鱼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而死亡,给养殖生产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预防水霉病发生的技术方法:一是提倡在冬季水温5~10℃、天气晴好时放养鱼种,避开该病高发季节;二是无论是鱼种出池投放还是家鱼春繁均要求操作细致,减少鱼体损伤;三是鱼池放养前用生石灰常规清塘、入池鱼种以3%~5%食盐水浸浴、受伤亲鱼勿用孔雀石绿浸浴或涂抹1%孔雀石绿软膏等,使病菌缺少适合的生存环境,减少此病发生;四是把亲鱼控制在良好天气时产卵,提高鱼卵受精率,对静水孵化卵用7毫升/升孔雀石绿浸浴10~15分钟,并每天早晚各用70~100毫升/升孔雀石绿遍洒附近水面1次,而流水孵化方式则每隔6~8小时加孔雀石绿溶液1次,使水呈淡绿色,直至出苗前为止;五是对于出现病症的池塘,采用2~3毫升/升亚甲荃蓝全池泼洒,或每667平方米(1亩)用菖蒲5公斤熬汁,食盐1公斤,混合于5公斤人尿全池泼洒治疗.如同时结合施用灭虫及杀菌的其它商品鱼药,则效果更佳.   ……  相似文献   

3.
菜蛾盘绒茧峰和半闭弯尾姬蜂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25±1)℃,详细观察了小菜蛾两种幼虫内寄生蜂的胚胎发育过程.其中,菜蛾盘绒茧蜂胚胎发育经历大约48 h.根据胚胎发育的先后顺序可将其划分为以下3个时期:卵裂与胚盘形成期,即产卵后20 h时,在卵周缘形成均匀的单细胞层;原肠胚形成及器官发育期,产卵后20~32 h,包括胚带形成、原头原躯分化、口道形成及消化道发育;最后是胚胎背合与胚胎成熟期,在产卵后48 h,胚胎发育完成,并在蜂卵孵化时,源自浆膜的畸形细胞释放到寄主小菜蛾的血腔中.相同培养条件下,半闭弯尾姬蜂的胚胎发育历经50 h.根据胚胎的形态特征将胚胎发育过程同样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产卵后12 h的卵裂与胚盘形成阶段、产卵后12~32 h的原肠胚形成和器官发育阶段、以及随后的胚胎背合和胚胎成熟阶段,即产卵后32~50 h,直至姬蜂卵孵化.与茧蜂不同的是,姬蜂卵孵化时,浆膜并不产生释放畸形细胞.  相似文献   

4.
南美螺孵化可在室内和室外进行。少量孵化可在室内进行。用盆、桶等容器盛水8厘米~10厘米深,水面放些浮萍及鲜嫩青绿菜叶,然后在容器上放一块铁丝网或有孔的筛、菜盘均可(孔径大于卵粒),再将卵块均匀摆放在网筛上,然后将纱布淋湿盖在卵块上,以后保持纱布湿润。小螺的孵化时间随气温高低而异,最低气温在22℃以上、一般气温在28℃~32℃时,约10天便可孵化出幼螺。孵化时,卵块的颜色由红色逐渐变白色,自然松散,然后掉入水中,黏附在饲料上。  相似文献   

5.
鱼卵按黏性程度可分为黏性卵、弱黏性卵和非黏性卵3类,许多重要的经济鱼类产黏性卵,黏性鱼卵遇水后,卵膜表面黏性物质即被激活,继而产生黏性,对人工授精和孵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黏性鱼卵的黏性特征和黏性机制,对产黏性卵的经济鱼类人工繁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黏性卵的黏性特征和黏性机制研究进展,对比了各种脱黏方法在不同鱼类孵化过程中的效果,并对今后产黏性卵鱼类人工授精和孵化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产黏性卵鱼类的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国林蛙人工池塘孵化与越冬技术。[方法]2005~2007年,在牡丹江自然保护区内挖人工池塘12个,分别设置不同水温进行林蛙孵化试验,计算孵化率和变态率;设置3个越冬池进行越冬试验,计算林蛙存活率。[结果]孵化池水温在10~12℃、12~14℃时的孵化率可达到97%以上,且明显高于其他温度下的孵化率;胚胎在8~20℃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发育,变态率达91%左右;越冬池放养密度为40只/m2左右,林蛙的越冬存活率可达95%。[结论]人工池塘孵化的最适温度是10~14℃,水深保持在2m左右;林蛙越冬的放养密度建议控制在40只/m2左右,并每月换水1次,水温控制在5℃左右。  相似文献   

7.
一、苗种来源与鱼种培育德宏州水产站于2003年11月底从梁河勐养镇购进本地胡子鲶亲鱼在州鱼种站鱼种培育基地进行塑料大棚越冬养殖,采取人工繁殖方法培育鱼种,将催产后的雌雄亲鱼按1:1的比例,每平方米放5对左右,水深在30cm左右,池中放置鱼巢供卵粒附着用,亲鱼在池中自然发情、产卵、排精、受精。人工授精时雌雄按3 ̄5:1进行群体催产,待雌鱼发情能挤出卵子时,即可采卵、受精。孵化时水深20 ̄30cm,放卵密度为2 ̄3万粒/L,孵化过程中关键是控制好水质,保持水位20cm左右,保持水温23 ̄33℃。孵化后经过鱼苗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于5月初培育出大规格…  相似文献   

8.
<正>一、种卵孵化选择内壁光滑、直径在50~80厘米的塑料盆,内放置4公斤种卵,拌入种卵体积1/2的饲养土,饲养土的温度保持在29℃左右(手抓成团,自由落地即散)。盆内连卵带土厚8~10厘米,饲养土应预先配好,放置孵化室内预热,温差不能超过5℃,在孵化期内,温度保持在25~30℃(孵化温度以28℃为佳)。每天用手翻动种卵1次,翻动时动作要轻,避  相似文献   

9.
用Nikon显微镜观察了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全过程,并比较了受精卵在13种温度下胚胎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22.5℃、盐度29.9和pH 8.2条件下,从受精卵至孵化出膜总历时34 h 55 min,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21期;孵化水温对受精卵的孵化率、畸形率和孵化时间有显著影响,孵化时数(h)、孵化积温(A)与平均水温(θ)密切相关,h=4265.9θ-1.547 9,A=3.420 1θ2-168.99θ+2 786.1;有效积温为480.04~553.96℃.h,阈温度为7.01℃,但实际孵化水温须高于12℃,14~28℃胚胎均能正常孵化。适宜孵化水温为17~22℃,孵化率高于89%,畸形率低于16%。  相似文献   

10.
3采卵和孵化管理 3.1采卵方法 湖南省5~8月为产卵季节.由于种蛙多喜欢在行人稀少,环境安静,有杂草的地方产卵,产卵活动多在半夜进行,黎明前为高峰.特别是第1天下雨,第2、3天慢慢转晴时是产卵高峰时间.所以,每天早晨都要到产卵池检查,发现卵块,立即捞出送孵化池,以防浮在池上的卵块被蛙或其它动物吞食.  相似文献   

11.
<正>人工鱼巢原本主要是为那些产黏性鱼卵的观赏鱼准备的,使鱼卵受精后可以黏附其上,便于孵化。如果受精卵没能黏附在物体上,则沉到水底,或因挤压透水条件不好,影响孵化,或被池(缸)底污物埋住而腐败死亡。人工鱼巢的种类很多。选择的原则是:制作鱼巢的材料要无毒、耐用、附着面积大,来源广,价格低;最好能漂浮在水中,散开后面积要大,便于鱼卵黏附;制作鱼巢材料质地要柔软,亲鱼追逐碰触时不会伤及鱼体。此外,要求人工鱼巢不易腐烂,不  相似文献   

12.
春天是孵鸡苗的黄金季节,也是鸡苗旺销时期。家禽孵化时应根据胚胎的发育情况,严把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和凉蛋关。①温度孵房、孵化室温度保持在25℃左右;蛋面温度在孵化前期保持在39℃左右;孵化后期应保持在37.5~38℃;出雏机温度一般以控制在36~37℃之间为宜。②湿度保持  相似文献   

13.
14.
孵化所需要的条件 (一) 温度是孵化的最主要条件。温度若低于26.6℃时胚胎就不能发育;如果高于40.6℃就容易把胚胎烧死。一般要求的孵化温度为37.8℃。在孵化时应事先定好温度,在孵化过程中应每小时检查一次,尽量保持平稳,温度忽高忽低对胚胎发育有不良影响,温度波动上下超过半度时就应该调整孵化器的恒温调节器,以保证温度的平稳,避免发生事故。孵化室内的温度会影响机器的温度。因此,孵化室内的温度也要求平稳,最好保持在24℃—26℃为宜。 (二) 湿度对胚胎的发育影响很大,因此,孵化室内最好保持相当湿度60—70%。湿度不够时在地面洒些水,湿度过高时,就加强室内的通风,使水汽散发。  相似文献   

15.
蛇卵的孵化     
人工孵化时,用一木箱作孵化器,也可用瓷盆、瓦罐代替.内垫细沙5~10cm,沙要消毒,保持湿度在50%~90%,最适宜湿度为70%~80%.先将细沙拂平,再挖若干个相临的小穴,每个穴中均横放一枚蛇卵.上面覆盖杂草,旁边放一碗清水、一只干湿、温度计,注意温度的变化,一般蛇卵能耐受的极限温度为17~32℃,在20~27℃生长良好.蛇卵孵化温度的不同,孵出幼蛇的性别、比例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盐度对石磺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8℃水温下,实验室内比较观察了盐度为0、3、69、、152、0、30、40八组水体中石磺(Onchidiumsp.)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状况,并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了低盐度(0、3、6、9)培育试验。结果表明:石磺受精卵在不同盐度水体中的胚胎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差异,盐度0组中的胚胎畸形率高达97%±2%,盐度3组中的胚胎畸形率达75%±2%,盐度30组中停止发育的胚胎(即单卵黄球胚胎)比例为60%±4%,盐度40组中停止发育胚胎的比例达98%±2%,盐度6、91、5、20组的胚胎能正常发育,孵化率均在90%以上;石磺卵群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为6~20。囊胚期的胚胎适应低盐度的能力稍强,盐度0组中的囊胚期胚胎分裂球解体,不能正常发育;盐度3、6、9组中的囊胚期胚胎能正常发育。盐度为23.4和27.4的自然海水环境中,石磺胚胎也能正常发育和孵化。  相似文献   

17.
28℃水温下,实验室内比较观察了盐度为0、3、69、、152、0、30、40八组水体中石磺(Onchidiumsp.)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状况,并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了低盐度(0、3、6、9)培育试验。结果表明:石磺受精卵在不同盐度水体中的胚胎发育状况有很大的差异,盐度0组中的胚胎畸形率高达97%±2%,盐度3组中的胚胎畸形率达75%±2%,盐度30组中停止发育的胚胎(即单卵黄球胚胎)比例为60%±4%,盐度40组中停止发育胚胎的比例达98%±2%,盐度6、91、5、20组的胚胎能正常发育,孵化率均在90%以上;石磺卵群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为6~20。囊胚期的胚胎适应低盐度的能力稍强,盐度0组中的囊胚期胚胎分裂球解体,不能正常发育;盐度3、6、9组中的囊胚期胚胎能正常发育。盐度为23.4和27.4的自然海水环境中,石磺胚胎也能正常发育和孵化。  相似文献   

18.
<正>1.提高鱼卵孵化率有哪些关键技术?答:①要有质量好和受精率高的鱼卵。②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巧妙利用良好的气候条件,人工改造和调节不利的条件。③利用优良的孵化水源、水质和改造不利的水质条件,并且严格有效地过滤鱼卵、幼苗的敌害。④设计、建造先进的孵化设备和改造落后的孵化工具。⑤加强孵化等方面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鱼苗的培育     
从鱼卵中刚孵化出的小鱼称鱼苗或水花,经过15~20天培育,养成体长约3厘米称为夏花。从鱼苗培育成夏花的过程称为鱼苗培育。1.鱼苗池要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注排水方便;面积1.3亩,水深  相似文献   

20.
<正>1.提高鱼卵孵化率有哪些关键技术?1要有质量好和受精率高的鱼卵。2根据气候变化规律巧妙利用良好的气候条件,人工改造和调节不利的条件。3利用优良的孵化水源、水质和改造不利的水质条件,并且严格有效地过滤鱼卵、幼苗的敌害。4设计、建造先进的孵化设备和改造落后的孵化工具。5加强孵化等方面的科学管理。2.喂养鱼苗有哪些方法?1混合喂养法。在鱼苗下塘前3天,每亩水面施粪肥300公斤,培育轮虫等天然饲料。鱼苗下塘后几天,每亩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