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黔西南州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对2016~2019年上半年间黔西南州8个县份480个场次57090份未免疫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016年阳性率最高为2.62%.且从2016年开始呈下降趋势,2019年上半年阳性率最低为0.39%.发现在种羊场及市场个体阳性率比较高,其中本地山羊的布病阳性率最低,波尔山羊的阳性率最高.本文对黔西南州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梳理羊布鲁氏菌病上升和下降的原因,以期了解黔西南州羊布病流行现状和特点,评估布病流行风险,为布病的全面净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畜牧养殖行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户数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畜禽流通进一步增强,造成羊布病的流行趋势逐渐回升,羊养殖过程中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对羊养殖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对羊布病流行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羊布病的防治措施,为相关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降低羊布病对羊身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京市密云地区肉牛、羊、猪、犬布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2009-2010年抽样检测14个乡镇的41个养殖(场)户1万1803份样品,除奶牛免疫了布病疫苗未检测外,其余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因为全县对布病的检疫净化工作的高度重视,所以2007-2010这4年里未发生肉牛、羊、犬、猪布病的疫情,进一步做好布病的检疫净化工作仍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针对兵团六师近年来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分析表明,羊感染布病疫情上升较快,有扩大趋势。六师按照国家和兵团要求,为摸清辖区内羊布病感染情况,为有效控制和扑灭布病疫情提供基础数据,对部分团场的羊群进行布病感染流行病学调查。调查显示总体平均个体布病感染率2.4%,最高单位可达9.7%,群体感染率平均值11.8%,最高单位可达50%。  相似文献   

5.
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羊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羊布病的危害性与传染性都是极为广泛的,这种疾病的发生不仅会给养殖产业带来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会对我们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在羊类养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更要做好对羊布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接下来,我们就将通过本文对羊布病的流行、发生以及防治等各个方面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对各方面问题提出一个较为有效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羊布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2015年随着某镇一养羊户布鲁氏杆菌阳性病例的出现,为布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镇政府高度重视,动监所更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防控工作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和了解养羊户养殖、布病防控工作情况,根据布病抽样检测,摸清辖区内羊布病感染情况,剔除布病阳性羊,采取布病疫苗免疫方式,加强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为本地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提...  相似文献   

7.
羊布病是一种由昂布鲁士杆菌引起的一种的人畜共患疾病,其传染性和危害性十分广泛,在羊养殖过程中,该种疾病的发生不仅会给养殖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做好布病的研究和防治,对提高养殖产业的效率和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就羊布病的流行、致病机理以及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羊布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羊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造成了巨大危害。因此,鉴于羊布病对羊和其他动物以及人的危害,积极撰文提出了坚持自繁自养,严格引种,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与防疫的综合预防措施,达到了负责的乡村羊布病的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降低,人的感染明显减少的效果。负责的乡村的养鸡户的鸡新城疫发病明显减少。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羊布病的流行特点和危害,然后论述了羊布病的综合预防措施,现将具体研究内  相似文献   

9.
结合华宁县当前羊布病零星、点状发生状况,从县内羊的引种、贩运、养殖习惯、管理手段、养殖环境条件、屠宰状况等方面分析可能导致羊布病发生的原因,提出防制措施及无害化处理方法,以期有效控制羊布病发生和流行,减少人畜感染机会,保障养羊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趋势,给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病在家畜中以牛、羊、鹿等流行最多,人患布病多是在牛、羊布病流行过程中被感染的,产羔期最易感染。带菌患畜是本病的传染源。病  相似文献   

11.
宋娜  张开磊 《饲料博览》2023,(5):75-78+82
为了给莒县布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收集莒县2018年以来人间布病数据,并对布病发病趋势、发病原因、发病区域、发病年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以来,莒县累计报告人间布病255例,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从羊(牛)饲养、贩卖和屠宰人群向多行业人群辐射,发病病例从2018年涉及的10个乡镇(街道)扩展到17个乡镇(街道),发病区域随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发病年龄从高龄化逐渐向低龄化发展;从发病季节性看,布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传播。当前,一段时间内莒县人间布病流行有增加趋势,根据对莒县人间布病发病原因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布病的整体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华宁县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准确评估疫情风险,科学制定全县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2017年8-9月对来自辖区内不同羊群血清样品672份进行监测,检出阳性样品29份,阳性率4.32%,表明华宁县整体羊布病防控形势严峻,需加强对布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钦州市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主要疫病流行情况,为钦州市牛、羊疫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2015年期间对广西钦州市部分地区牛羊进行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以及主要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检测结果,钦州市使用厂家A、厂家C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且随着免疫方式方法、检测技术的改进,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逐年提高。牛、羊结核病、布病两大主要疫病防控措施得力,均无阳性检出。  相似文献   

14.
布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来,随着养殖业在全国多地的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布病在畜间相互感染,而畜布病传染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布病防治措施,但防治效果仍不够理想,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势头。因此,正确认识布病发生的成因和危害性,提高布病防治意识和防治水平,进而从根本上保护人体健康、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疾病防治实践经验对布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供广大养殖业主和同仁参考。1概述布病是布氏杆菌病的简称,又称布鲁氏杆菌病,俗称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兰州市3县4区的规模羊场和散养户的1040只羊采用漂浮集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兰州市红古区羊球虫的感染率最高,为67.07%,永登县羊球虫的感染率最低为27.80%,其它县区羊球虫的感染率在这两地之间。兰州市羊球虫的平均感染率较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检出的布病畜进行扑杀是净化羊群体,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保护人畜健康的有效途径。在对布病阳性羊实施扑杀的过程中,不但要求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对病理知识详细的了解,更应制定周密的计划,对扑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扑杀、掩埋地点进行选择,还要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与有关部门进行密切配合,还要做好畜主的劝解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就扑杀布病阳性羊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7.
在牛羊养殖中,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牛羊健康生长,同时该病亦属人畜共患病,极大地威胁着公共卫生安全.落实牛羊布病监测工作,明确牛羊布病流行趋势、规律能为后续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帮助.本文以蒙阴县为例,首先概述了蒙阴县牛羊养殖现状;其次分析了牛羊布病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牛羊布病监测工作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牛羊布病的诊断要点,并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布病的危害诊断和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病"是布鲁氏杆菌病的简称,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疾病,布病可分为6种类19个生物型,目前我国境内主要的布病传染源有牛、羊、猪的布鲁氏杆菌,其中羊布鲁氏杆菌毒性最强,传播性极广,致病率高,危害更为严重。本文通过对布病危害诊断的探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为我国畜牧业预防疾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通过直接接触、食物、空气飞沫传染。对黄陵县羊布病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畜间布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