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采用叶面肥主要是帮助作物补充一些中微量营养元素或生长调节剂等,这对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十分必要。当作物出现根部施肥不便时,如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吸肥能力降低;或者当土壤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时,如水分过多、干旱、土壤过酸、过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受阻,而作物又需要迅速恢复生长,如果以根施方法不能及时满足作物需要时,只有采取叶面喷施,才能迅速补充营养,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大田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根系间距下禾本科作物玉米(生长和磷吸收)受相邻作物玉米或蚕豆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为目标作物,通过圆柱形根箱培养试验,设置单株玉米、单作玉米、玉米‖蚕豆间作并改变相邻作物根系间距,探究低磷条件下,不同根系间距的相邻作物对目标玉米的生长、磷吸收和根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单株玉米相比,目标作物玉米与相邻作物玉米和蚕豆之间均以竞争为主,当作物根系间距较近时,单作玉米的生物量、磷含量分别下降21%、33%,间作玉米分别下降34%、31%;当作物根系间距较远时,单作玉米的生物量、磷含量分别下降10%、15%,间作玉米分别下降29%、29%。2)当根系间距较近时,蚕豆的根际pH低于玉米,且间作玉米和蚕豆之间的根际pH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根系间距较远的处理中两作物的根际pH无差异;相邻作物根系间距较远时,间作玉米的根际有机酸浓度显著高于单作玉米,间作玉米与单作玉米的根际有机酸浓度在根系间距较近时无差异。3)不同处理中单作和间作玉米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无差异。综上所述,在低磷条件下,单作玉米的种内竞争强度随根系间距的增大而降低;而在不同根系间距下,间作玉米与蚕豆的种间竞争强度相似且无种间磷吸收促进作用。因此,种间根际互作形成的磷吸收竞争作用或促进作用依赖于适度的土壤磷供应。  相似文献   

3.
肥料是施入土壤或喷洒于作物叶面上,能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营养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理化,生物形状、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对环境无害的物料均为肥料。在生长期间,作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溶液或营养液中的营养,供给作物生长发育。除根系外,作物还可以通过茎叶(尤其是叶片)吸收养分,这种非根系吸收营养的现象就是作物的根外营养,向作物根系以外的营养体表面施用肥料的措施叫做根外施肥。  相似文献   

4.
曹榕彬 《福建农业》2009,(11):11-11
目前,在农作物生产中,叶面肥的应用非常广泛,人们甚至称之为“锦上添花”肥,特别是在农作物受洪涝灾害之后和生长中后期,施用叶面肥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在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时,采用叶面追肥,可以弥补根系吸肥不足.可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在施用叶面肥时,一定要注意做到5个“适宜”。  相似文献   

5.
正农作物生长发育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虽然作物对各必需元素的需要量不同,但是它们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当缺乏某种元素或某种元素过量时,作物体内一系列代谢活动就会受到障碍,严重时在外形上就会表现出特殊的病态,这种由营养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病态称为缺素症。一般从形态上诊断缺素,如作物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等方面。1.症状特点如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氮、磷、钾、镁、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生长发育要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虽然作物对各必需元素的需要量不同,但是它们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当缺乏某种元素或某种元素过量时,作物体内一系列代谢活动就会受到障碍,严重时在外形上就会表现出特殊的病态,这种由营养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病态称为缺素症。一般从形态上诊断缺素,如作物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等方面。一、缺素症的鉴别方法1、症状特点如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氮、磷、钾、镁、锌。  相似文献   

7.
根系生长发育状况与作物产量紧密相关,合理调控根系的生长能促进作物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产量。该文重点论述了以下问题:(1)根系修剪与土壤条件;(2)根系修剪与根系特征;(3)根系修剪与光合特性;(4)根系修剪与产量。最后,指出了目前根剪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l、1上壤传染性病虫害的积累。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如番茄青枯病、茄子黄萎病、黄瓜枯萎病、韭菜根蛆、多种蔬菜的根结线虫病以及果树腐烂病等,引起的主要原因是日光温室长期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以及连作栽培条件下,由同种或同类作物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茬腐解物给某种病原菌或虫卵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寄主和丰富的营养,  相似文献   

9.
一些农户在收获豆类作物,特别是豆类蔬菜如菜豆、豌豆、豇豆、蚕豆等时,往往习惯于用手把秸秆连根拔起,这种收获方法是很不科学的,无形之中白白浪费了许多有机陶氮肥,对后茬作物的丰产十分小利。豆类作物包括一些粮油作物,如人豆、小豆、绿豆等和豆类蔬菜,它们是一类固氮作物,营养特点是根系具有根瘤,  相似文献   

10.
郝汉林 《农友》2001,(2):11-11
在进行棚室蔬菜生产时.遇到下列情况直考虑进行根外追肥:一是基肥的施用量不足,植株有明显地脱肥表现,而此时又不便于灌溉进行土壤追肥时:如营养生长盛期喷施尿素,盛果期喷施磷,钾肥等;二是植株根系受伤或植株生长后期根系吸收功能降低的情况下。如幼苗移栽,冬季因灌水使地温骤然降低引起根系吸收能力下降等;三是植株密度过大.根系吸收营养不足,  相似文献   

11.
作物根际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根际环境研究进展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系苏德纯根际是指受植物根系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上不同于周围土体的根表面的微域土区。它是土壤水分、养分和有益或有害微生物进入根系的门户,培育作物对贫瘠和含酸、碱、盐等有害物质的土壤的适应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1,鳞翅目。成虫的膜质翅上有鳞毛和鳞片故称鳞翅目,代表昆虫为各种蝶类、蛾类,像农业昆虫中的二、三化螟、棉铃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都属此类。其为全变态昆虫,成虫口器为虹吸式,幼虫口器为咀嚼式。鳞翅目害虫在幼虫期危害作物,通过咀嚼式口器,咬食作物组织(根茎叶等),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药剂有很多。对于食叶害虫可直接使用触杀兼胃毒剂型农药,如菊酯类(功夫等)、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等)、抗生素类(阿维菌素、甲维盐等)等,也可采用抑制昆虫几丁质的苯甲酰脲类农药,”如灭幼脲、氟铃脲等;对于钻心虫类可在使用具有内吸或内渗性农药,如三唑磷、毒死蜱、丙溴磷等;对于地下螟虫可使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致病菌积累、营养失衡和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是产生作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土壤微生物不仅受到外界环境、施肥种类、作物生育期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不同作物轮作可以避免某种致病菌的大量积累,减轻土传病害。  相似文献   

14.
因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低湿、土壤过酸过碱等因素造成根系呼吸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时,采用叶面追肥可以弥补根系吸肥力不足,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究竟如何施用叶面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地思地微生物菌剂是一种多功能型菌剂。产品功效:一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有益菌分泌的代谢活性物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能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抑制徒长,调整作物营养平衡吸收,平衡生长;使作物根系发达,叶面宽厚柔软、有韧性,光合作用增强,开花早,结果多,  相似文献   

16.
畜禽的营养与免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芳彬 《饲料博览》1994,6(1):19-21
畜禽的营养与免疫郭芳彬(湖北省黄冈地区农牧局436100)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畜禽的营养与免疫有密切关系,营养因素在畜禽免疫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当畜禽缺乏某种或几种营养物质时抗病力就下降。但在畜禽饲养实践中,生产者往往仅依赖于药物和注射疫苗以...  相似文献   

17.
王华 《云南农业》2009,(9):17-17
骡、马结症(又名肠阻塞)在兽医临床工作中属常见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有:(1)饲养管理不当,饲喂不定时,饥饱不均或饮水不足;(2)饲料营养单一,饲草饲料加工不当,如:饲草过长、未充分压碎的麦秆、玉米秆、豆秆及甘薯藤等;(3)饲喂过量易膨胀、发酵饲料,如:豆子、玉米以及带皮壳的燕麦等;(4)饲喂潮湿腐败混有泥沙的不洁草料等;(5)饲喂冰冻草料,暴饮冷水以及使役中突然被风寒暴雨侵袭等;(6)使役不当,拉的过重,赶的过急或使役后未经适当休息就立即饲喂,喂饱后立即重役等;(7)突然更换草料或改变饲养方式;(8)天气突变,年老体弱、牙齿磨损不正以及慢性胃肠炎、胃肠寄生虫等,都是诱发结症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8.
正一、什么是叶面肥以叶面吸收为目的,将作物所需养分直接施用叶面的肥料,称为叶面肥。二、叶面施肥的优点(一)土壤环境不良,水分不均衡,土壤过酸过堿、病虫危害等因素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  相似文献   

19.
作物叶面追肥又叫叶面喷肥或根外追肥,是生产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施肥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针对性强,吸收速度快,不受土壤环境因素影响,养分利用率高,且施肥量少,增产效果显著,尤其在土壤环境不良,水分过多或干旱,土壤过酸或过碱造成根系吸收作用受阻和作物缺素急需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衰退时,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浓度Cd溶液中培养了11种作物幼苗,测定了各种作物根系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探讨根系CEC与Cd污染生态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作物根对Cd的吸收与根系CEC呈显著正相关;根系CEC大的豆科作物对Cd最敏感,而根系CEC小的禾木科作物耐受Cd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