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根据作者在“国外松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过程中的观察和调查,并参阅有关文献,将湿地松和火炬松枯梢病的发病症状归纳为三大类型:干枯型枯梢病、流脂型枯梢病和综合型枯梢病。并对各大类型枯梢病发生特点作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2.
松枯梢病病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树枯梢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寄主范围广,危害重,严重威胁林业生产及生态安全.该病病原菌组成多样,存在基因型的分化.该文对松枯梢病的病原菌多样性、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藉以为我国松枯梢病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松枯梢病是一种发病广、危害大、历史久的世界性病害。我国1980年开始研究此病,其症状有枯叶、枯梢、丛枝、根腐、软枝等,其病原Diplodia pinea对松枯梢病的研究,今后将在衰退病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进行。并可能利用计算机模型化来区分该病的诱导、激发、促进因素等各致病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调查表明:在永泰县世行项目造林地上幼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03hm2;害虫有蕉艺夜蛾、微红梢斑螟等9种,病害有松枯梢病、赤枯病等5种,以微红梢斑螟和松枯梢病为害较严重;集中成片、速生快长的单纯针叶林是造林地幼林病虫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松枯梢病苗期及植后病害发展过程观察与分析李振华(江西省德兴市林业局334200)德兴市自1992年苗圃地发生松枯梢病(Diplodiapinea)以来,连续几年都有为害,次年造林前虽经圃地筛选、剔除病苗,但仍有一部分病苗被用于造林。为此进行了连续观察...  相似文献   

6.
国外松枯梢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松枯梢病系由松色二胞菌(Diplodia pinea)浸染所致。在石灰岩、红砂岩和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上,火炬松和湿地松的梢部生长不良,松色二胞菌侵入后,易引起枯梢病。而在纲纹层和沉积层发育的第四纪粘土上,火炬松和湿地松生长良好,很少发生枯梢病。故应注意造林地选择。  相似文献   

7.
松树(Pinus spp.)是皖东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有马尾松、黑松、火炬挫、湿地松和赤松等。由于多为人工纯林,除马尾松外其余松树生长势差,抚育管理较粗放,致使松树病害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词查,“火炬松、湿地松、黑松发病较重,赤松次之,马尾松较为抗病。以松树萎蔫病、松枯梢病造成的损失重大,其它病害较轻。80年代较流行的松针褐斑病,近年流行趋缓,而松枯梢病、松树萎蔫病则成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8.
松枯梢病是一种发病广、危害大的世界性传染病害,世界上 20多个国家先后报导了本病危害。我国广东、湖南、黑龙江等地分别报导马尾松、辐射松、湿地松、樟子松等树种的松枯稍的发生蔓延,对病害的症状、病原菌侵染机制、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都做了许多研究工作。    近年来,辽宁、内蒙古、吉林的部分苗圃的 1年生樟子松幼苗上发现松枯梢病,该病在幼苗上蔓延迅速,造成顶芽枯死、根茎腐烂、枯叶,已成为当前樟子松育苗生产中急需解决问题。1  分布与危害    从 1990~1993年,对辽宁、吉林、内蒙古的部分苗圃进行…  相似文献   

9.
国外松枯梢病与林地母岩、土壤微量元素、地下水位、树种、树龄、降雨量关系较密切,任何不利于国外松生长的环境因素,均可削弱其对病原菌的抗御力,成为枯梢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为此,有必要采取与生态环境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国外松枯梢病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松枯梢病是一种原发性生理病害导致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继发性侵染。低温冻害是发病的主导因素,适地适树防止冻害是预防枯梢病发生最根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