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露丰是从早实核桃实生后代中选出的露仁核桃新品种,属早实核桃类型.坚果长圆形,壳厚0.5mm,成片状显露种仁;单果重13.0g,核仁饱满,味香不涩,出仁率86.3%,品质优良.侧花芽果枝率79.0%,坐果率82.1%,丰产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核桃果实发育规律及影响坚果品质的因素,为核桃果园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陇核5号’为研究对象,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外观形态变化进行拍照记录,测定果实三径、果实质量、果皮厚度、坚果三径、坚果质量、核仁质量、出仁率、壳厚等指标,利用Logistic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等模型对各指标变化趋势进行拟合。通过疏果和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分析不同处理对核桃坚果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在发育过程中,果实(坚果)大小和质量均表现为缓慢增长、迅速增长、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果实质量分别在花后50 d时和花后100 d时出现了增长高峰,坚果质量在花后110 d时出现了增长高峰。花后30~40 d时果实缓慢增长,随后迅速膨大,果实质量快速增加,花后50 d时开始出现水状核仁,花后70 d时硬核开始出现;花后70 d后,果实大小和质量增长变慢,果壳开始形成并逐渐硬化变厚;花后90~120 d时,坚果质量、果壳厚度、核仁质量及出仁率等指标均快速增加;花后120~140 d时,坚果大小增长速度变慢,坚果质量开始下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坚果三径外,其他指标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 <0.05...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核桃新品选育的标准、方法、步骤和结果。从105株优树中选育出了绿波、豫新、薄丰三个早实核桃新品种。这三个新品种单株平均坚果产量分别为196.0、214.5、166.6个,比山东良种核桃“元丰”增产32.7-70.7%,为当地实生核桃产量的75-180倍;坚果平均出仁率分别为58.4%、57.7%、54.2%;核仁平均含油率分别为72.9%、72.8%、72.4%。其中绿波新品种被列为全国第一批早实核桃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山东鸡爪绵核桃果实经济性状鉴定与选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鸡爪绵核桃实生选择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36株样品果实的经济性状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鸡爪绵核桃坚果质量变幅为9.30~21.05 g,每100 g仁中蛋白质含量变幅为13.31~20.60 g,脂肪含量变幅为56.70~67.33 g,可溶性糖含量变幅为3.04~6.14 g;鸡爪绵核桃果实经济性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坚果核仁质量变异系数最大(20.85%),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小(4.57%)。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函数式计算主成分值,并依据市场消费趋势提出坚果利用类型的主成分组合,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按不同利用类型进行排序,其结果与实际表现型相近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促进核桃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推动核桃产业持续发展。【方法】以陕西省3个特异核桃品种和1个地方主栽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坚果表型性状、核仁营养品质和功能性成分等51项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6项主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品种核桃坚果的各项主要指标差异显著。‘安康紫仁核桃’的坚果表型性状表现更好,其三径(纵径、横径、侧径)均值、单果质量、核仁质量及出仁率分别为36.44 mm、14.95 g、8.67 g、58.04%,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核仁粗脂肪、脂肪酸、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在4个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商洛紫玉’核仁的多酚、黄酮、花色苷、维生素E等功能性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含量分别达到170.53 mg/g、229.82 mg/g、1.80 mg/g、57.80 mg/kg。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6项主要指标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126%,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主要与核仁功能性成分含量有关,第3主成分主要与坚果表型性状及核仁营养品质有关。各品种的主成分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商洛紫玉’‘香玲’‘红...  相似文献   

6.
商洛紫仁核桃是商洛市自主选育的特色核桃新品系,核仁皮紫红色,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花色苷和鞣花单宁成分含量极高,在核仁种皮中含量分别为1.65%和4.10%;生长势旺盛,树体强壮,坚果圆球形,三径均值31.55 mm,平均单果重10.44 g,出仁率51.11%,壳厚1.13 mm,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为13.77%、64.89%、15.65%,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总含量54.7%。该品种具有早实特性,性状遗传稳定,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晋绵1号是从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的雌先型晚实新品种。坚果扁圆柱形,三径平均值达到39.41 mm,平均单果质量18.0 g,壳厚1.2 mm,壳面较光滑,内褶壁退化,易取整仁。核仁充实饱满,内种皮为淡黄色,风味香甜,单仁仁重9.4 g,出仁率52.0%.该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8.
板栗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近10年板栗新品种选育,育成了优质、早实丰产、抗逆性强的云丰、云腰、云富、云早、云良、云珍6个板栗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嫁接后第2年进入结实期,早实丰产效果显著,成熟早,坚果商品性状好,品质优良,平均重10g以上。板栗新品种育成,对云南板栗品种化栽培和产业化形成,以及加速山区脱贫致富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荣源4号"是核桃(Juglans regia)"绿波"变异品种。该品种树势健壮,早果、丰产,连续结果能力强。平均单果质量14.6g,仁色棕黄,口感醇香;核仁饱满,可取整仁,出仁率达60%。新栽植的嫁接苗当年即可结果,第2年开花株率100%,第5年株产坚果达到4.0kg以上。该品种田间表现抗晚霜,耐瘠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核仁成分及其相关性,为其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以皖南华东野核桃资源为对象,测定其鲜果单果质量、果皮厚度与坚果单果质量、壳厚度、出仁率等果实性状及坚果核仁成分,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大部分变异系数大于10%,其中,坚果壳厚度变异系数最大为43.92%。对坚果核仁成分的测定表明:核仁中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次之,总糖含量较低;对脂肪组分的进一步分析可知,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达92.68%。利用相关性分析,发现坚果单果质量与核仁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华东野核桃果实性状及核仁成分的综合分析及评价发现,单株编号10和8的鲜果大小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所受试单株中综合表现最好,可作为进一步育种的遗传资源。[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华东野核桃果实核仁成分,发现其核仁脂肪酸含量高于薄壳山核桃、山核桃,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高,表明其核仁是值得开发的一种新食品资源。该研究结果为华东野核桃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林科院主持,全国9个单位参加承担的国家“七·五”林业重点攻关项目“早实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经过几年共同努力,选育出我国北方首批核桃新品种16个。早实核桃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指标是:适合华北山地、西北黄土高原、西南高地、新疆南部绿洲四大产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早实丰产特性,即嫁接苗栽植后3年,及在5龄以上砧树上高接后第三年,每平方米冠幅垂直投影面积内产仁量在170g 以上。坚果品质为优良,即取仁易,可加工成半仁至1/4仁;出仁率在50%以上,以55%~65%仁不外露为理想;仁色黄白、浅黄、浅琥珀  相似文献   

12.
早实核桃实生苗在川北山区的早期表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国内早实核桃香玲、鲁光、丰辉、阿九、元丰和陕核l号等6个品种和美国早实的维纳1个品种的实生苗,在川北广元低山丘陵区定植4 a的试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早实核桃实生苗的早实性、丰产性及坚果品质都远远超过本地晚实核桃.用早实核桃实生苗建园,利用遗传机理,对定植4 a中有67%的植株能保持早实性、丰产性、坚果品质优,可直接应用生产;对占33%未结果的或坚果品质变劣的树高接换优,这样可大大降低成本而加快对良种的推广步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以及嫁接技术难度大的地区为快速推广良种核桃提供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3.
以盛果期"绿岭"核桃树为试材,研究了短期更新处理和常规更新处理下不同病害级别核桃(Juglans regia)坚果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病害级别增加,坚果直径、单果质量、壳厚呈降低趋势;短期更新的出仁率以大病果最高,轻病果、好果次之,常规更新的出仁率以好果、轻病果、大病果较高;短期更新的核仁脂肪含量以大病果、轻病果、好果较高,常规更新的核仁脂肪含量则以轻病果和好果较高。经相关分析,坚果直径、单果质量与病害级别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91~-0.970之间,壳厚、出仁率、核仁脂肪含量与病害级别无显著相关。修剪更新以短期更新为宜。  相似文献   

14.
对攀枝花市现有的部分本地鲜食核桃单株坚果大小、壳厚、单果重、出仁率、种仁特征、壳面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观察、测定和记录。结果表明:本地鲜实核桃单株坚果性状指标变化幅度较大,3径平均2.87cm~3.89 cm、壳厚0.92 mm~1.84 mm、干果重6.70 g~15.65 g、出仁率39.0%~60.5%。同时在种仁特征、取仁难易和壳面特征也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适合宜昌地区发展的核桃早实品种,本研究组自1992~2004年,从全国各地引进早实核桃良种进行筛选,经过对参试品种生长量测定、物候期观察、坚果品质测定及抗病性、抗寒性调查,确认云新一号为宜昌地区表现最好的早实品种,2012年湖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将该品种认定为良种并命名为“秭林一号”核桃.  相似文献   

16.
中林院林研所和山东果树研究所等单位从70年代开始开展了早实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在“七五”期间评定出了我国第一批16个(中林1号、中林2号、香玲、西扶1号等)早实核桃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均具有早实、丰产、壳薄、核仁优质等优良经济性状:高接树(砧木5年生以上)接后第三年  相似文献   

17.
以板栗为母本、锥栗为父本,进行种间杂交,对杂交产生的种实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板栗和锥栗杂交后,其座果率降低,成熟期较父本锥栗有所提前;杂交栗苞形状偏向中性,栗苞质量、每苞坚果数显著高于锥栗,偏向母本,而苞刺长度、硬度及密度受父本影响较大;杂交坚果大小、质量显著大于父、母本,其中,两个杂交组合坚果质量分别为父、母本的1.81倍、1.23倍以上,坚果形状偏向母本,而坚果颜色、色泽受父本影响较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杂交种实栗苞、坚果性状与母本较为接近,而与父本相距较远。  相似文献   

18.
日本栗以其坚果大、早实丰产和适宜深加工而闻名于世。文中具体介绍了日本栗嫁接育苗的砧木培育、接穗采集和贮藏、具体嫁接方法及接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影响不同栽培区‘燕山早丰’板栗坚果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建立‘燕山早丰’板栗栽培关键气候因子评价体系,为‘燕山早丰’板栗品种科学种植和引种区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个不同栽培区‘燕山早丰’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将坚果品质指标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并构建坚果品质指标与关键气候因子的非线性回归方程。[结果]‘燕山早丰’在浙江金华坚果横径(33.63mm)、坚果纵径(26.98 mm)、果形指数(0.73)和单粒质量(10.86 g)均高于其他栽培区,在河北迁西可溶性糖含量(19.01%)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1.69)均高于其他地区;影响‘燕山早丰’坚果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为温度因子、光照因子和水分因子,且温度因子中生长季均温日较差对坚果品质影响最大;‘燕山早丰’在生长季均温日较差25.89℃的生态区域坚果品质表现最佳,其品质指标优化值为:可溶性糖含量25.63%、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值1.93、蛋白质含量8.32%。[结论]日照时数越长、平均温度越大、生长季均温日较差越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燕山早丰’甜糯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正>太行山区土壤瘠薄、干旱少雨,立地条件差,适宜种植抗逆性强、经济寿命长的晚实核桃,而晚实核桃普遍存在结果晚、产量低、效益不高等实际问题。旱坡生土清香核桃幼树丰产调控技术,为太行山区晚实核桃早果早丰提供了依据。1清香核桃主要性状清香核桃属晚实类型中丰产性强的品种,树体中等大小,树姿半开张,幼树时生长较旺,结果后树势稳定。9月中旬果实成熟,11月初落叶。坚果较大,平均单果重16.7g,近圆锥形,大小均匀,壳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