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汗病亦称汗症,这与家畜重役后所出之正汗不同,本病多发于夜间,临床上由于病因不同可分为自汗、盗汗、阴汗等。古籍称:“汗为心之液,心阳虚者为自汗,心阴虚者为盗汗,肾亏则为阴汗,又因肾主五液,肾气虚则津液不固。”又说:“汗有冷热之分,寒气趁阳虚而发者所出之汗必冷,热气趁阴气而发者所出之汗必热。”总之,因病之汗不外阳虚与阴虚,但阴阳互根,互为因果。因此在治疗原则上应以阴阳兼顾,或稍偏于阴或稍偏于阳。如系心阳虚之自汗,治宜补气卫外,如系心阴虚之盗汗当凉心敛肺,滋阴、涵阳、热退汗自止。现将汗病论治体验简述如下:例:城郊乡永兴村…  相似文献   

2.
<正>1辨证1.1辨证要点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  相似文献   

3.
《古方新用》称用当归补血汤治人虚汗,屡试屡验。笔者用于治好牛虚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且无副作用。现介绍如下:1当归补血汤的组成及治疗机理当归补血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其组方为:黄芪30g,当归6g;主治劳倦内伤,血虚发热等症。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脏之气,以裕生血之源,更用当归益血和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汗分自汗与盗汗两种,是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症状。中医认为:白天出汗为自汗属阳虚;夜间出汗为盗汗属阴虚。自汗为阳虚不能自卫,汗孔疏而少闭,故汗出;盗汗为阴虚不能内守,夜间阳入里,阴为阳所迫而汗自生,故盗汗。本方以补…  相似文献   

4.
家畜非炎热天气,经常出汗的称为多汗症。一般认为在夜间休息时出汗的属阴虚,称“盗汗”。白天自然出汗的属阳虚,称为“自汗”。  相似文献   

5.
<正>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泪液、唾液分泌减少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45~55岁的女性。本病属中医"阴虚"范畴,一般胃阴虚多见舌质红绛,口唇干红,口干口渴,胃脘隐痛,嘈杂不适;肺阴虚多见干咳少痰,甚则略血,胸中隐痛,虚热烦渴,口鼻干痒;肝肾阴虚多见头目眩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阴虚多见自汗、盗汗等,分别予以滋养胃阴、润肺滋阴、补益肝肾、宁心养阴为治,可选用下列膏药治疗方。1贝母二冬膏  相似文献   

6.
玄参咸苦寒,滋阴降火,凉营清热,软坚散结.入肺胃肾经.使用玄参必须是在阴虚有热的前提下使用,如果本有阳虚如脾肾阳虚是不可以使用玄参的,玄参药性相对较强,脾肾阳虚者使用会加重腹泻,腹痛.  相似文献   

7.
家畜寒、热证的治疗,通常用正治法,寒证用温热药,热证用寒凉药。但在临床上有时遇到寒证施以热药或热证施以寒凉不见效的病例。正如《元亨疗马集》所载:“东溪问于曲川曰:‘凡马寒症灌暖药,而寒之转盛;热疾施凉剂,而热不退者何也?’曲川答曰:‘寒症灌暖药而不效者,心血不足也;热疾施凉剂而不效者,肾水不足也。’东溪曰:‘何以治之?’曲川曰:‘心血不足者,养心生血;肾水不足者,降火滋阴’”。这里明确指出热症施  相似文献   

8.
祖国兽医学认为,自汗症的发生与肺肾二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若心血亏虚,阴精暗耗,阴不敛阳,心阳浮越,津液随之外泄,则见自汗、盗汗。中兽医还认为:“肺主气”“肺主皮毛”。《灵枢·本神篇》记载:“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里,司开合也”。说明卫气具有管理汗孔开闭的作用。若卫气不足,不能固表,则导致表虚,症见自汗、盗汗、恶风、易感冒等。根据上述认识,我们对自汗症采取了滋阴养血、益气固表、敛汗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9.
波尔山羊种公羊夜间出汗 ,白天汗止 ,笔者认为属于“盗汗症”。符合中医、中兽医书籍中关于“盗汗者 ,睡而汗出 ,醒而汗止” ,“睡则汗出 ,醒则倏收的为盗汗”的记载。关于“盗汗”症的病机和治疗在祖国医学里叙述的比较详细。其病机是阴虚 ,“阴虚则内热” ,内热蒸津则汗出 ;但家畜的卫气 ,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 ,阴虚内热的家畜白天有卫气固秘于表 ,所以虽内热蒸津亦不能作汗 ,夜间卫气行于阴分 ,相对的来说外表少卫气的固护 ,内热蒸津 ,故腠理开而汗出。治疗原则为滋阴降火 ,固表止汗 ,宜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六黄汤出自《兰室秘藏》 ,由…  相似文献   

10.
<正>《丹溪心法·自汗》云:"自汗之症,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者"。临症治疗汗症一般以虚而论治,但据笔者临证经验,不尽其然,或邪居少阳,或营卫不和,或肺卫不固,阴虚火旺,邪热郁蒸,或补而未宣,久病伤阴,劳役过度,营阴不能内守,故见盗汗;或亡阳时阳虚欲脱,阳脱则阴无所附,心液随阳外溢,故见大汗不止尽有之。临症应遵《黄帝内经》"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益营卫,损其脾者益饮食",以求不止汗而汗自收。  相似文献   

11.
中兽医学认为汗证是指畜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汗出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黑汗、黄汗等。其中自汗和盗汗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时常汗出,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后即止者为盗汗。自汗、盗汗作为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伴于其他疾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波尔山羊种公羊夜间出汗 ,白天汗止 ,笔者认为属于“盗汗症”关于“盗汗”症的病机和治疗在祖国医学里叙述的比较详细。如《简明中医内科学》指出 :“盗汗 :阳气空虚 ,睡时卫气乘虚陷于 ,血气无以固其表 ,故腠理开而汗出 ,醒时则行阳之气复归于表 ,其汗乃止”;《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说 :“盗汗阳虚分心肾 ,心虚不固火伤阴”,具体地指出了盗汗之病机是心、肾阴虚所致 ;《医学实在易》说 :“盗汗者 ,身睡而汗出 ,醒而汗收 ,属阴虚 ,宜当归六黄汤 ,以补阴清火”。由此可见“盗汗”症的病机是阴虚 ,“阴虚则内热”,内热蒸津则汗出 ;但家畜…  相似文献   

13.
王金宝 《蜜蜂杂志》2020,40(9):32-33
1出汗与盗汗 在正常情况下,非天热或非运动时人体出汗,为自汗,是阳虚所致;入睡出汗,则为盗汗,是阴虚导致. 验方1: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檗、黄芩、黄连各等份,黄芪倍量,白蜜适量. 用法:共研粗末,煎煮2次,煎液合并,1日1剂,分早晚饭后加蜜温服,连用1~3剂.  相似文献   

14.
家畜的盗汗证在临床上也较为常见.我们在2010年5月运用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一例骆驼阴虚火旺型盗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10年5月某日晚间,饲养人员反映,其中有1头骆驼食欲不好,每天夜晚出汗很多.已经有半年多的时间.现症检查:患畜大量出汗,在厩舍内所卧地面被滴落的汗水浸湿,体温39.20℃,膘情较差,被毛粗乱无光泽,如同水洗过一样,口腔干燥,喜饮,粪干尿短赤,舌质红、少苔.故辨证为阴虚火旺证所出现的盗汗,治宜滋阴降火为主.  相似文献   

15.
和解法即八法中的和法,其方剂用于伤寒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之证。在内伤杂病中如辨证准确,亦可得心应手,广泛应用。和解剂最早始于仲景《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264条“少阳中风……不可吐下”和265条“少阳不可发汗。”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指出:“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  相似文献   

16.
<正>牛多汗症是指非因炎热、劳役、运动而经常自行大量出汗的疾病(包括奶牛和肉牛)。按中兽医理论认为多汗多由心虚或肾虚所致。心气虚,则卫气不固,腠理不密,而成自汗;肾阴虚,阳无所附则盗汗。夜间阳潜阴藏,肾阴虚,则阴不纳阳,阴虚阳浮,津液随时外泄而出现盗汗。根据临床症状,治疗原则,奶牛和肉牛多汗症可分为三种类型,现将各型症状及中药治法简述如下。1阳虚自汗症临床症状:精神、食欲、体温均  相似文献   

17.
<正>"真武汤"又称玄武汤。因本方有扶阳驱寒镇水之功,所以名为真武汤。原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茯苓、白芍、白术、制附子、生姜5味组成。本方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利水之功效,主治阳虚水泛证。本方是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的要方,现代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1原方主治1.1《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发汗,汗出  相似文献   

18.
便血是一种临床症状,其出现原因多端,病机因素也十分复杂。笔者经临床实践,对辨治家畜便血症有一定的体会,家畜便血临床辨治又有肠道湿热、血热炽盛之分,气血两虚、脾胃虚寒之别,现将其分述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编余杂录     
舌苔如地上初生之草,必有根。无根者为浮垢,刮之即去,乃无形湿热而胃无结实之邪,故云有中虚之象。若妄用攻泻伤内,则表邪反陷,为难治亦。即使有此等舌苔,亦不宜用攻泻之药。又如湿为阴邪,脾为湿土,故脾阳虚,则湿聚腹满,按之不坚,虽见各色舌苔而必滑。色黄为热,白为寒,总当扶脾燥湿为主。热者,佐凉药,寒者,非  相似文献   

20.
笔者简要概述了出汗症类型。一是笔者在20年临床实践中的治疗资料,分别归纳了马牛出汗症的类型诊治,分为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大热出汗、剧痛出汗、虚脱出汗5种类型。笔者从医中的典型临床病例进行举例鉴别诊治,总结体会马牛出汗症的内外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