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麦22是河南三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周麦22为母本、花培8号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组合,经多代选系选株于2014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4年起相继参加各级试验,2019年4月通过河南省审定。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要点及种子生产技术要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吉林农业科学》1990,(3):38-41
<正> 吉林24号大豆新品种是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于1981年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原品系编号为伊交81—22—2—1—7,化简号为伊交81—22—7。一、选育经过吉林24号母本为吉林16号,该品种稳产、丰产性好、秆强、抗食心虫性强、子粒品质优良;父本为美国第Ⅲ熟期组的品种马歇尔(Marshall),该品种稳产性好、秆强、分支性  相似文献   

3.
师树岩 《河南农业》2020,(13):39-39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孟麦0818由孟州市乐秋种植专业合作社选育,于2018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17”;由河南先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通过陕西省第三批引种备案,2019年通过安徽省、江苏省引种备案。笔者现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选育及审定该品种于2008年以周麦22为母本,周麦19为父本杂交。  相似文献   

4.
介绍春小麦新品种吉春22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早熟长绒棉新海22号的成功选育,使长绒棉种植区域扩大到北疆地区。针对北疆气候条件,结合该品种特性,试验总结了该品种在北疆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北疆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烟农173是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济麦22为母本、烟241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经常规系统选育的而成的高产稳产,耐干热风,广适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适合在山东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总结了该品种的主要特点,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甘蔗研究中心育种团队杨本鹏研究员等自主选育的甘蔗高抗黑穗病新品种"中糖2号"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该品种获准登记,对广西、广东、海南等蔗区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悉,"中糖2号"是以热引1号为母本、新台糖22号(ROC2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获得的高抗  相似文献   

8.
晋麦110号是利用山农22为母本、晋麦8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改良系谱法经过8年选育而成的节水、中强筋、富含叶黄素的小麦新品种,是2023年山西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的第一个节水型小麦新品种。笔者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要点,以期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龙紫4号(原编号T22-1)是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研究概述了龙紫4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质、抗病鉴定结果、主要特征特性以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麦32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利用矮抗58为母本、周麦22为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已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品种权保护。该品种产量高、稳定性好,在2年区试试验中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达到极显著,在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 679 kg/hm~2,比对照周麦18号增产5.71%,增产点率100%,小组位次第2。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为黄淮南片冬麦区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济薯22号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北京553作母本、放任授粉获得的实生种子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全国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济薯22号具有品质好、适应性广、抗根腐病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宜在全国以鲜食和加工为主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栽培上应注意控制黑斑病,防止徒长,贮藏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旱稻新品种焦旱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旱1号是河南省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云南粳稻合系22-2为母本,以当地品种新稻68-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耐旱性强、适应性广、易于脱粒等优点.2007-2008年参加国家黄淮海中晚熟组旱稻区域试验,21点汇总,21点增产,2 a平均产量5 452.5kg/hm2,较对照旱稻277增产22....  相似文献   

13.
耐密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郑单538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单53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A88为母本、郑T22为父本杂交组配的单交种.该品种在河南省2a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9 882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4%;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9 007.5 kg/h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5%.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  相似文献   

14.
济薯22号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北京553作母本、放任授粉获得的实生种子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全国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济薯22号具有品质好、适应性广、抗根腐病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宜在全国以鲜食和加工为主的甘薯产区推广种植.栽培上应注意控制黑斑病,防止徒长,贮藏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晋大70大豆新品种是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92年以复61为母本、晋豆1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脂肪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1.18%,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抗旱性一级、抗孢囊线虫病、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2003年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文报导晋大70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冀资123(冀棉25)为母本、97-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冀棉298",抗病、高产,适应性强,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种植,特别是在重病地上种植更能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7.
小偃 2 2是选用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小偃 6号、小偃 10 7和著名的抗病材料 775 - 1为亲本 ,采用复合杂交 ,以常规系谱法为主选育而成的一个小麦新品种。它属于中间偏多穗类型 ,产量三因素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协调 ,具有株型结构好、结实性突出、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综合抗病性好、抗旱耐寒、抗倒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1998~ 2 0 0 0年累计种植 89.3万 hm2。  相似文献   

18.
针对鲁东丘陵地区小麦生育期内干旱缺水、低温冻害、倒春寒及干热风等灾害频发的生态环境,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小麦所利用‘济麦22’为母本、自育品种‘烟2415’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水旱一体种植、平行优势选择、抗逆生态选择、水旱联合鉴定的系统方法,育成了水旱兼用、多抗、高产小麦新品种‘烟农173’。2012-2014年山东省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982.2kg/hm2,较对照‘济麦22’增产6.17%;2014-2015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719.4kg/hm2,较对照‘济麦22’增产4.70%;2016年2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2016005。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旱节水、抗寒、抗倒春寒、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籽粒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山东、山西及河北等中高肥水及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邯棉103是以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邯333为母本,以转基因抗虫棉GK-12为父本杂交,经枯黄萎混生病圃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虫、吐絮肥大和衣分高等特点,2007年3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20.
‘永优988’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欧洲硬粒改良系T1932为母本、自选改良系浚85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国审玉米新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审定。分析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亲本来源及特性、品种参试的产量表现及抗逆性、抗病性和品质分析等。提出品种选育要重视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同时加强逆境选择提升品种生态适应性,最终培育出高产优质、广适耐密、抗逆性强的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