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广州夏季花境应用的植物,对广州花境植物资源展开实地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适应性和种植养护3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夏季花境应用频度较高的植物有80种,隶属于45科71属,筛选出其中16种观赏价值高、生态适应性强、养护管理投入少的Ⅰ级花境植物;在准则层中,观赏性的权重值最大,在指标层中,花色和花量的权重值较大,因此在花境的植物配置中应重视色彩设计;广州夏季应用的花境植物以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乡土植物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适宜郑州地区的花境景观评价体系,探索郑州地区优秀花境营建模式,以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内54个花境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性、观赏性、主观感知和经济性4个方面构建花境评价指标体系,提出14个花境景观综合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54个花境样地中共有植物320种,涉及80科;4个评价准则所占权重从高至低依次为生态性(0.343 2)>主观感知(0.280 2)>观赏性(0.277 4)>经济性(0.099 1);公园花境总体质量较好,共有5个花境景观的建设水平处于Ⅰ级。探索了5个Ⅰ级花境景观构建模式并给出优化意见。  相似文献   

3.
采用现场观测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深圳洪湖公园主入口林缘花境中的57种植物对深圳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适应性,从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养护管理等方面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37种具有地域特色、适应深圳高温、高湿气候特点的花境植物,为花境在深圳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北京与广州城市公园花境植物应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植物材料是花境景观效果的基础,花境植物种类多样、色彩丰富、配置灵活,南北城市的花境植物不同,直接影响了其在城市园林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以北京、广州两地各5个效果良好的花境为实例,对比与分析两地花境营造的植物选择、配置与造景效果等,结果表明:调研的北京公园花境植物应用了63种,隶属36科59属,其中常用的有49种;广州公园花境植物应用了71种,隶属40科62属,常用53种;两地共有种16种,隶属14科16属;北京公园花境素雅而富有野趣,广州公园花境精致而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5.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92-197
以沈阳市北陵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北陵公园内选取植物景观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5个样地,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3个标准层的8个指标因子构建沈阳市北陵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结果表明:指标体系的准则层权重值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生态价值、景观价值、文化价值;指标体系的指标层中植物适宜性、植物文化、植物碳汇和植物群落美景度位列权重值的前4位。25个样方的综合评分值均在31.9767~68.3285分之间,表明北陵公园植物景观总体水平一般。基于评价结果,推荐8个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天池花海和花境项目施工与养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营造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不同季节、不同风格的花海、花境景观,以提升公园的旅游特色,比较了广州高海拔地区(南昆山)与平地区域的气候、植物、土壤等区别。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对石门森林公园天池花海和花境项目的种植施工和养护管理技术,包括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花期调控等技术进行总结分析。综合广州地区的花海和花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50种山茶科植物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层次分析法,选择观赏特性、生态习性、利用价值作评价因素,对山茶科50个原生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观赏特性为最重要评价因素,生态习性居次,最后是利用价值;观赏特性的指标层按权重值大小排列依次是形、花、叶、果、枝。50种山茶科植物分为3个等级,Ⅰ级有14种,形态特征明显,观赏价值高,被开发利用程度也最高;Ⅱ级有20种,观赏性还未受到关注,开发利用潜力很大;Ⅲ级16种,观赏性偏低,未见应用,但有些种科研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是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石,是人们对城市整体植物景观的第一印象,也是对城市形象的直观展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客观适宜、有针对性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从定性(主观认识)和定量(客观计量)2个方面,选择植物丰富度、观赏特性多样性、景观时序多样性、地带特性、物种适应性、植物景观空间多样性、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植物配置艺术性、管理养护、生态功能等10个评价因子,运用"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借助yaahp软件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并检验其正确性;为检验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选择广州开发区黄埔区36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为样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能够实际反映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建设水平的高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包括1个目标层,3个(生长适应性、抗逆性、观赏性)准则层和11个(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保存率、长势、繁殖能力、病虫害发生率、干梢率、冻伤率、色彩、冠型、花果)指标层的适应性评价体系,对小陇山林区20世纪70―80年代引进的5个树种[日本落叶松、欧洲云杉、花旗松、刚松和黄菠萝(与同属同龄的乡土人工林树种相比较)]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和欧洲云杉的综合指数最高,分别是0.95和0.93,生态适应性为Ⅰ级,黄菠萝的综合指数为0.70,生态适应性为Ⅱ级,花旗松和刚松综合指数最低,分别是0.66和0.62,生态适应性为Ⅲ级。评价结果可为小陇山林区开展引进树种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新引进的观赏植物垂序金虎尾Lophanthera lactescens、海椒番樱桃Eugenia reinwardtiana、蝶花荚蒾Viburnum hanceanum、赤苞花Megaskepasma erythrochlamys和多花蔓性野牡丹Heterocntron elegans等在广州地区的物候期、生长发育节律、病虫害发生和适应性等情况进行了观察记录,并构建评价指标对其适应性与观赏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5种园林植物在广州地区的生态适应性强,并且具有很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值得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广州素有"花城"之称,花境植物在广州城市公园的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对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的花境植物应用及其配置模式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公园常用花境植物95种,隶属61科88属;常用的4种配置模式分别是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草本、观花灌木+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灌木+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草本、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运用乡土植物或热带亚热带植物进行花境配置,能体现岭南特色及亚热带风情,然而花境应用中存在乡土植物较少,人工痕迹较为明显,自然野趣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乡土树种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为满足城市园林建设的需要,基于广州乡土植物名录,筛选出一批适合华南地区城市绿化的乡土树种。从景观与美学价值、生态与资源价值、科研价值和适应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广州、华南地区乡土树种筛选与评价体系,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针对乡土树种共99科327属609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共筛选出优良I级树种104种,II级树种156种,III级树种162种,IV树种187种,建议选取前2级进行开发利用。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筛选了包括观赏树种、硬木类树种、湿地适宜树种等9类乡土特色树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生态适应性、观赏价值、抗逆性、生态效益4个方面15个评价因子对苍溪县40种绿化树种构建3级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得到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紫薇属(Lagerstroemia)、木犀属(Osmanthus)、樟属(Cinnamomum)等园林绿化树种18种,为当地选择园林绿化树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双峰山森林公园的野生观赏植物423种隶属101科258属,占野生植物总数的89.4%。按生活型划分为乔木类(86种)、灌木类(75种)、草本类(194种)和藤本类(68种);按观赏部位划分为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以及观茎(枝)类,其中花、果、叶按色彩可分为不同色系。这些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具有广泛的园林应用价值,可用作行道树、园景树及花丛布置以丰富园林景观,一些种类可用作盆景、花坛以及绿蓠材料。因此,应科学规划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广州野生观赏种子植物资源调查与观赏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广州市野生植物资源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有观赏价值的野生种子植物648种,分别隶属于136科393属。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广州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综合评价模型,对广州野生观赏植物进行观赏应用开发价值综合评价,筛选出109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其中,彩叶植物、观花观果植物、攀援植物、地被植物、荫生植物以及蜜源植物为乡土特色植物,并具备开发为彩叶观赏、年宵花卉的潜力,经过充分开发,可真正意义上促进人-乔-灌-草景观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深地区市政类花境的应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市政类花境是应用于城市公园、道路、广场等区域的花境。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市政类花境在广州和深圳的应用情况,得知广深地区常用的市政类花境植物共有173种,隶属于56科134属,其中灌木66种,草本106种,木质藤本1种,分析了单色系组团、双色系组团、多色系组团3种的花境应用配置模式。同时从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强化花境植物种类选择,加大乡土草花植物培育力度;优化花境配置结构,确保合理的种植密度,加强病虫害的监控与防治,提高养护管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园林绿化树种资源及其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林科院树木园中心园区绿化树种的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并咨询专家,从适应性、生态效益、观赏特性、人文历史价值4个方面共12个评价指标建立广西林科院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体系,对128个尚未广泛应用的树种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级。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花境植物资源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造  张芬  周厚高 《广东园林》2012,34(5):52-55
根据国内外资料和实地调查初步了解广州地区的花境植物资源状况。由研究可知广州地区现有花境植物种类207种,隶属68科167属,可分为镶边或前景植物、中景植物、远景植物3类,并提出值得在广州地区推广的花境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9.
毛棉杜鹃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和刺毛杜鹃 R.championae 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海拔500~1500 m 的灌丛或疏林,是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花树木,但极少在城市园林中应用。文章比较研究了毛棉杜鹃和刺毛杜鹃在广州低海拔地区全阳与林下生境的生长表现与物候特点。结果表明:两种杜鹃花属植物在全阳坡地都有较高成活率,能正常开花结果,但夏季生长不良。林下生长的植株表现良好,但未见开花,反映了光照条件是两种植物花芽分化的重要条件。综合比较,毛棉杜鹃在广州的观赏效果和适应性要优于刺毛杜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