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健  徐慧 《农业机械》2012,(3):64-67
本文利用反胶束法萃取玉米胚芽蛋白,考察了AOT浓度、缓冲溶液的pH值、提取温度和脱脂玉米胚芽粉加入量对玉米胚芽蛋白前萃率的影响,并且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反胶束法前萃取玉米胚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脱脂玉米胚芽粉加入量0.75g、AOT浓度2.19g/50mL异辛烷、缓冲溶液pH值7.17和温度38℃,此时脱脂玉米胚芽蛋白前萃率可以达到58.36%,与模型的预测值(59.77%)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小麦胚芽为原料,用微波灭酶、混合和压片等方法,研制小麦胚芽咀嚼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小麦胚芽咀嚼片的最佳工艺参数和配方参数。结果表明:小麦胚芽咀嚼片较好地保留了小麦胚芽中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3.
任健  徐慧 《农业机械》2012,(21):61-63
本文利用反胶束法萃取玉米胚芽蛋白,考察了KCl溶液浓度、pH值和萃取时间对玉米胚芽蛋白后萃率的影响,并且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反胶束法后萃取玉米胚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液KCl溶液浓度1.14mol/L、pH值10.14和萃取时间53min,此时脱脂玉米胚芽蛋白后萃取率可以达到64.57%。  相似文献   

4.
尚丽娟 《农业机械》2012,(36):73-75
胚芽是小麦生命的根源,是小麦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发和研究小麦胚芽。本文对小麦胚芽的营养方面做了详细研究,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小麦胚芽咀嚼片为对象,研究其在储藏期间的过氧化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的变化情况,讨论添加不同的抗氧化剂对储藏时间的影响,并以此计算其货架期。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胚芽咀嚼片中添加0.02%BHA后,真空避光(22℃)条件下,其货架期可达133.68d。小麦胚芽咀嚼片的硬度(4056.23g)适中。  相似文献   

6.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脱脂红小豆粉中提取红小豆分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pH值9.0、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60min、酸沉pH值4.0。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微波稳定麦胚的机制,以小麦胚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测量频率、含水率、脂肪含量及添加不同无机盐条件下麦胚粉体的介电特性(介电常数ε'和介电损耗因数ε″)。实验结果表明,在2个常用微波频率下,小麦胚芽ε'在频率为915 MHz时略大于2 450 MHz时,但ε″在2 450 MHz时明显大于915 MHz时;小麦胚芽介电特性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当其含水率从4%增至16%时,其ε'和ε″分别从2.61和0.02升高至4.32和0.8;不同脂肪含量的小麦胚芽的介电特性相差较小,尤其是ε″;对比添加5种无机盐后小麦胚芽介电特性发现,Na Cl对其ε'和ε″有明显增加作用,尤其是当Na Cl的质量分数为1%时,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从油葵饼粕中提取分离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乙醇浓度、粕液比、pH值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的蛋白质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油葵饼粕分离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4.5、温度40℃、粕液比1:15和乙醇浓度95%,在此条件下油葵饼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可达到12.86%。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处理小麦胚芽球蛋白以提高其功能性质.研究了超声波处理对小麦胚芽球蛋白理化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后,小麦胚芽球蛋白的巯基和二硫键含量、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加,小麦胚芽球蛋白的疏水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都降低;当超声波功率大于900 W时,由于小麦胚芽球蛋白重新伸展,疏水基团暴露增多,引起疏水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增加.此外.超声波功率对小麦胚芽球蛋白的溶解度有显著影响,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加其溶解度明显增加.因此,通过选择适宜的超声波功率水平能够改善小麦胚芽球蛋白的理化和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10.
对微波辅助提取脱脂米糠中菲汀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菲汀提取率的影响,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根据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45℃、微波功率210 W、微波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用正十二硫醇改性小麦蛋白生产啤酒标签胶的最佳生产工艺,以黏度、黏结力和抗水性作为评价指标来研究温度、料液比、反应时间及改性剂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单因素试验探讨了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情况,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5℃、料液比1∶5、改性剂用量0.6mL、反应时间80min和反应pH值7.5。改性后小麦蛋白标签胶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野生蒲公英为材料,研究提取蒲公英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考虑加热温度、pH值、料液比和加热时间等单因素对叶蛋白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叶蛋白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pH值为9、温度为40℃、料液比为1:25、时间为1h的提取条件下,蒲公英叶蛋白可溶性蛋白提取率可达84.1%。该研究确定了蒲公英叶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蒲公英天然叶蛋白生产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酶法从白酒丢糟中提取蛋白质,并进行营养评价。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了时间、pH值、加酶量和料液比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酒糟中蛋白质的酶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4、pH值7.0、水解时间10h和纤维素酶添加量为4 000U/g。该条件下,酒糟中的蛋白质提取率为23.59%。营养评价结果表明:丢糟蛋白中含有18种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63.37,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李辉  苏罡  康东华 《农业机械》2012,(33):67-70
本文以大米为原料,主要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大米蛋白的工艺。在确定大米蛋白最佳等电点为pH值5.5的基础上,考察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浓度、固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频率等单因素对大米蛋白提取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饲料酸模为原料,进行了叶蛋白提取工艺的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提出发酵酸法提取叶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叶蛋白提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及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黑花生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获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花生中的蛋白质和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84 W、温度45℃、料液比1∶9、提取时间8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黑花生蛋白质的提取率为29.25%,色素含量为5.75 mg/g。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味牛肝菌多糖提取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即: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4h、料液比为1:40;进一步运用正交试验对多糖进行纯化条件探索,最后确定了多糖纯化条件为:Sevage试剂添加量为糖液体积的0.2倍,氯仿与正丁醇体积比6:1,蛋白脱除次数为4次,提取量为3.41%。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以香蕉、白砂糖、脱脂奶粉等为原料加工香蕉口味果汁乳饮料的工艺,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香蕉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和稳定性进行研究,确定了香蕉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白砂糖6%、香蕉果肉20%、脱脂乳粉6%;最佳稳定性条件为:CMC0.09%、海藻酸钠0.08%、琼脂0.08%。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热榨春油菜菜籽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菜籽蛋白,考察了料液比、pH值、超声功率、提取温度、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pH值12.5、超声功率800W、提取温度35℃、超声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菜籽蛋白的提取率达76.57%,提取的蛋白质纯度达72.08%。其中pH值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最大,料液比次之,超声功率的影响最小,且pH值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以脱皮率和脱皮芝麻中蛋白质NSI值为考核指标,确定的芝麻湿法脱皮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碱量1.5%,碱液浸泡温度60℃;以压榨饼残油和蛋白质NSI值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螺旋榨油机低温压榨生产脱脂芝麻蛋白和芝麻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入榨水分9%、压榨温度65℃、压榨次数5次和榨轴转速30r/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芝麻饼残油为14.73%,芝麻饼蛋白NSI值为7.39%。冷榨芝麻饼的蛋白质NSI值较压榨前无明显变化,且色泽浅,风味清香,经粉碎后是优良的食用蛋白粉。脱皮冷榨芝麻油的品质优于国标一级芝麻香油和一级芝麻成品油的质量指标,特别是其色泽、酸值和过氧化值显著优于现有芝麻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