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 2010年,我市充分发挥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的优势,始终把设施蔬菜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增长点来抓,现在,我市蔬菜产业正朝着科学有序、合理布局、生产绿色蔬菜产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蔬菜产业作为武威市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实施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通过阐述了武威市蔬菜的发展现状和生产优势,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水资源缺乏、自主产权品种较少、市场信息不畅通、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品牌作用发挥不够等突出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坚持质量优先的蔬菜产业发展取向、坚持用绿色发展的理念统领蔬菜产业发展、创新蔬菜产业发展模式、推进蔬菜生产基地向优势区域聚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对蔬菜产业的支撑能力、强化蔬菜产品的区域品牌建设等发展对策,旨在为推动武威建设蔬菜产业强市和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武威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学》2006,(4):10-11
蔬菜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近年来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许多地区蔬菜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4.
以全国蔬菜产业发展为背景 ,讨论南京市发展蔬菜产业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 ,所面临的机遇 ,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提出在发展蔬菜产业中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以全国蔬菜产业发展为背景,讨论南京市发展蔬菜产业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所面临的机遇,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提出在发展蔬菜产业中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蔬菜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又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副食品。蔬菜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在种植业中最具有活力。河南省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蔬菜产业的发展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域优势。近年来,河南省蔬菜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已从保障城市供应的篮中小菜发展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大产业。正确分析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对提高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推动蔬菜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家口地区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型产业,但蔬菜种植用水量大,部分蔬菜产区用水日趋紧张,水环境条件恶化。通过分析张家口地区缺水、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污染不断加剧和蔬菜灌溉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说明该区域水资源已不能继续支撑未来蔬菜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出根据当地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和布局,补给基础设施建设,保护水源生态和改革水价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滦南县是冀东平原农业生产大县,具有蔬菜产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并且有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和良好的蔬菜产业基础,蔬菜产业已成为该县农业经济支柱之一.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滦南县蔬菜产业发展步人了快车道,设施蔬菜比重逐年增加,蔬菜品种多样,特色蔬菜生产已现端倪,蔬菜种植模式因地制宜,一镇一品、一...  相似文献   

9.
灌阳县年种植蔬菜9355hm2,总产15.54万t,年产值16146万元,平均667m2产值1151元,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7%,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详细分析灌阳县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并根据实际提出发展蔬菜产业的5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格尔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出发,分析格尔木地区农业向城郊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的状况。在农业生产中,利用自身的优势,依托城市,围绕格尔木的建设,大力发展以蔬菜生产为主的城郊农业,丰富我地居民的菜篮子,提高我市蔬菜自给率、商品率,提高我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远发展,蔬菜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10%的比重,国内和国际贸易额以绝对优势居于农产品前列,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发展蔬菜产业对丰富居民"菜篮子",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地处雷州半岛的广东省湛江市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该地区冬种蔬菜产业及设施农业的发展对整个北方冬季蔬菜的市场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分析湛江冬种蔬菜产业及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湛江蔬菜产业及设施农业发展的建议,为雷州半岛地区甚至粤西地区冬种蔬菜产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蔬菜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内在潜力 (一)四大优势:一是愈加突出的生态优势。江山地处钱江源头,山清水秀林茂,生态环境优越,农业生态环境受工业“三废”影响小,十分适宜生产无公害优质蔬菜。相反,占浙江省57.9%蔬菜面积的杭嘉湖、甬台温沿江沿海平原蔬菜产业带,由于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和工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工业“三废”向农村迅速转移,使农业区域的水、土、气生态环境受污染不断加重,农业环境质量在急剧下降。从而使我市发展蔬菜生产环境资源和生态比较优势愈加突出。二是丰富的资源优势。首先是耕地资源丰富,全市现有耕地35.8万亩,而同期蔬菜种植面积仅5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从芒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出发,分析了芒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芒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以冬早蔬菜为突破口,切实加强领导、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加快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发展外向型蔬菜产业等,使蔬菜产业成为芒市农业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5.
长岭县长岭镇下辖8个行政村,有农业人口1万多人。发展蔬菜是长岭镇多年来的优势和特色。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使棚菜产业驶入快车道。为此,他们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在经营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做大做强棚菜产业,使之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2003年,全镇新建大棚236  相似文献   

16.
蔬菜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设施蔬菜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本研究以黑龙江省蔬菜批发价格数据为基础,分析蔬菜价格整体变化趋势,并对代表性蔬菜价格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发现,2018—2021年蔬菜批发均价持续上涨,2021年批发均价为5.69元·kg-1,较2020年上涨9.59%。2021年蔬菜价格波动整体符合常年季节变化规律,但第四季度翘尾明显。黑龙江省菜粮面积比、种植规范性和效益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大发展空间。随着全省农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品牌战略的深入实施,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价格和档期优势为“北菜南运”提供有利契机。在发挥地域优势的同时,可通过蔬菜设施设备的研发、新品种创新、生产模式改良、储存加工能力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等对策,推进黑龙江省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17.
尚义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尚义县蔬菜产业发展脉络,从生态优良、错季上市、品种齐全3个方面分析尚义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就水资源集约化程度、标准化程度、组织化程度、设施蔬菜规模、短季蔬菜生产5个问题解析“尚义经验”,并对尚义县蔬菜提质发展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8.
蔬菜产业是除粮油外又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市蔬菜生产得到了迅猛发展,表现在产销能力显著提高,品种日益丰富;新品种、新技术得到较快的推广应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面积不断扩大,设施栽培面积初具规模,生产效益不断提高。通过对我市的蔬菜生产现状的调查和对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我市蔬菜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出了今后加快我市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市围绕长吉一体化,统筹实施“三化”、“三动”和“三城并进、二三产业并举”发展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调整,加快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长春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我市比邻长春的近郊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极大地促进了我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以蔬菜和花卉苗木为主的园艺特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并形成了以东湖镇黑林子村棚膜蔬菜产业园、卡伦镇任家村观光农业采摘园为代表的园艺特产业发展亮点,带动了周边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剖析了德宏州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以科技兴菜、农民增收为核心,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谐持续发展.以冬春无公害蔬菜外销为龙头,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市场,形成集团生产,促进"企业 市场 基地 农户"的蔬菜产业化发展,走"生态农业 优势资源 资本(资金、科技、人才) 市场网络"一体资本农业道路.使蔬菜产业成为德宏州农业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