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培养和造就党政后备人才,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如何实现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预期目标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目前,学界主要围绕大学生"村官"计划总体分析、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与基层组织建设、大学生"村官"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学生"村官"计划与历史上的知青运动的对比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淇县样本     
淇县,北接汤阴,南连卫辉.肘山腋水,风景秀丽. 2008年3月,"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而此时,作为河南省鹤壁市乃至全国"大学生村官"试验田的淇县,在"大学生村官"实践方面已经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3.
唐娜 《甘肃农业》2012,(7):45-47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党中央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采取的一项战略制度。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村官"知识丰富,朝气蓬勃,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活跃农村生活;大学生"村官"使得大学生接受基层锻炼,了解国情民意,培养了其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大学生"村官"可以优化农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提升村级组织干部文化素质。大学生"村官"计划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积极意义。作者针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郭勤英 《河南农业》2012,(18):43-44
中组部计划从2008年到2012年选聘10万名大学生"村官",每年根据各省区市的行政村数量分配选聘名额。这一举措不仅可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社会经济建设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从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在强调国家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支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大学生村官应具备的道德素质以及影响大学生村官素质提高的因素,并探讨了提高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担任村官,支援国家"三农"建设。由于目前的村官培养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上出现了培训、任职和出路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实现大学生村官计划预期的目标。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三度螺旋"培养模式,是促进大学生村官多元化发展、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的必然选择;建立大学生村官"三度螺旋"培养体系也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党和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地区担任村官,支援国家"三农"建设。由于目前的村官培养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上出现了培训、任职和出路等方面的问题,无法实现大学生村官计划预期的目标。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三度螺旋"培养模式,是促进大学生村官多元化发展、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的必然选择;建立大学生村官"三度螺旋"培养体系也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全国各地展开,并获得高校大学生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从1999年海南首次开展大学生村官计划算起,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经有9年的项目实践经验,笔者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的支持,大学生村官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活力,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大学生赴农村任职,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也为国家储备了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大田县"大学生村官计划"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专业不对口;合同期满后的出路存在不确定性等。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是让大学生村官干得好,留得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当考虑专业对口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等对策。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让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村官"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其能力和素质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和输出基地,在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问题的分析,积极探究高校培养大学生"村官"的有效途径,为广大农村地区输送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历史审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王天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208-11209
针对农村精英大量流失的现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辩证分析,最后就如何长期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北京远郊四个区县的四个乡镇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农村的履职情况,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助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村官"在遇到困难时会积极调整心态,寻求多元化的社会支持;总体上,大学生"村官"比较满意自己在农村的各项工作。同时也发现个别大学生村官存在心理适应等问题。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大学生村官初始创业的关键难题大多都在资金上,为解决这一难题,陕西省宁强县建立三项制度,探索出"创业培训+联合培育+金融支持"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新模式,为村官创业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建立"多层次创业培训"制度县委组织部协调劳动就业、金融等部门每年举办一期"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班",对培训合格的村官颁发了陕西省创业培训合格证,大学生村官凭借合格证可在金融机构得到5万至8  相似文献   

13.
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是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重大举措,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是也存在少数大学生"村官"找不到"支点","浮"在乡镇多,入住村里少等现象。大学生"村官"成长档案的建立健全加深了农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认知,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和使用的信度,增强了"村官"们主动服务"三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村官"是党和政府出台的一项重大人才培养计划,受到了学术界和全社会广泛关注。学界对大学生村官的研究,主要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历程、出台的目的、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相关问题研究进行综述,进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全国大学生村官工程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李义良副教授编著的《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一书于2013年12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自2008年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的首部系统论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国家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双赢战略。该文侧重于大学生村官信息素养培养与提高的探索,分析了大学生村官信息素养提升的必要性,提出了提升大学生村官信息素养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各地开展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对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新农村建设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当前,‘如何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所长’成为该项计划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运用管理学的激励理论对当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各项激励措施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察时局 《农家顾问》2014,(10):20-21
<正>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在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严把入口,好中选优",要"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村官的队伍结构,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整体素质"。未来2~3年内大学生村官将由现在的22万人降至15万人左右,由原先"一村一名"目标改为覆盖1/4的行政村。这是中组部首提大学生村  相似文献   

19.
林红秀  罗阳 《现代农业》2011,(4):101-103
从2008年开始,中央决定在全国普遍展开了用5年的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到2010年这实施的这两年里,大学生村官计划由于制度上的缺陷和现实的变化在实施中遭遇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文章以四川东北部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在西部地区的实施现状,发现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宣传力度、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以及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施效果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村官”的乡土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鹤壁市开始了"大学生村官"计划工作的探索.目前,全市879个行政村已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49%的村达到2名以上.面对大学生任村干部在全国由点到面的逐渐扩大,如何把好方向,抓住关键,确保此项工作稳步推进、健康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