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是实现减贫、脱贫的重要手段,厘清不同收入来源对贫困的影响效果,对针对性采取措施解决农村贫困问题、防止脱贫户返贫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村居民收入与贫困的理论逻辑分析,利用2010-2018年全国23个未脱贫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贫困的影响.结果 表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对减缓贫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转移净收入对减缓贫困作用不明显;不同收入来源对减缓贫困的边际贡献依次为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不同收入来源对贫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具体表现为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同一地区内部之间的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为基础,建立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差异,研究了不同收入水平条件下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特点。结果表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被当前阶段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特点得以验证;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日益升级;生活质量和消费品种类是各收入水平组间消费差异的重要体现。所以,要增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优化农村居民其消费结构,需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培育良好消费环境,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西北园艺》2006,(2):31-3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近期研制出“长效控释树脂包衣尿素”,即控释尿素。控释尿素中的氮素被膜包裹,土壤水分可以通过包衣膜上的徽孔慢慢地渗入,依靠包膜内外养分浓度的梯度差使氪素向土壤中转移供作物吸收。当尿素被作物利用后,树脂包衣壳可降解,还可在水分充足时吸收、贮藏水分,田间干旱时,囊中的水能够释放,进而起到节水保墒抗旱作用。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相关关系或线性关系,而是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不同表现出阶段性变化。我国省际面板门槛模型的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显著的基于农村人力资本的"三门槛效应";我国劳动力整体人力资本水平不高,仍有一半省份人力资本水平在第二门槛以下;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存在显著的东中西区域差异,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力应该按照人力资本水平的不同进行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5.
付思雨 《中国果树》2022,(4):129-130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农村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体育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对于推动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居民社会文化生活、满足农村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均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从战略层面看,它更是关系全民健身计划全面推进、“健康中国2030”目标实现、体育强国建设伟大进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李高明 《中国果树》2023,(4):164-165
<正>农村地区的体育及健康行为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农村居民体育运动和健康状况的改善,其主要内容包括推广农村居民运动规律、传播健康知识、培养运动习惯、提高健康意识等。由于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经济水平和资源状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教学理念、方法、成效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市,也导致农村地区体育及健康行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现象,且普遍存在体育及健康意识薄弱、教学设备设施欠缺、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有不足10%的显著水平的格兰杰单项原因关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不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从长期趋势看,云南省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重庆农村经济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本文综合多家观点,对重庆农村经济发展提出“实施资本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民工经济,完善捉村金融秩序、加大农村金融投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西南园艺》2014,(1):48-48
(1)制定《巴南区都市效益徒业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各级资金2.5亿元支持都市效益农业发展。捉业总产值达60亿元,同比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647元,同比增长13%。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要把江西建成沿海发达地区的“三个基地 ,一个后花园”(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 ,群众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的战略构想。在我国加入WTO以后 ,我们认为在我省果业重点发展脐橙、南丰蜜桔产业是我们应对国际果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我国的食用菌生产空间布局也进行着改变。基于2003—2015年我国各地区(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描绘并分析了我国食用菌生产空间的变迁轨迹,而后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食用菌生产转移的因素进行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食用菌生产的空间布局从我国中、东部地区向东北地区转移的迹象较为明显,而食用菌的生产整体呈现空间正向效应,即某一地区的食用菌生产会受到周边地区的正向影响。在所引入的变量中,木竹材产量占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占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食用菌的生产集中度呈正相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生境质量是评价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研究不同地形梯度生境质量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能为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8年阜平县土地利用数据,应用InVEST模型、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地理探测器对阜平县生境质量水平进行测度,从空间分异和梯度效应2个角度对生境质量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对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驱动因子探测以及交互作用探测分析。结果表明:(1)阜平县生境质量空间分异显著。阜平县生境质量整体偏低,生境质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及西北部高中山地区,生境质量低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区。(2)阜平县生境质量等级分布梯度效应显著。地形梯度Ⅰ~Ⅲ级内,阜平县生境质量呈现出递减趋势;地形梯度Ⅲ~Ⅴ级内,生境质量呈现出递增趋势。(3)高程与坡度为阜平县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主导影响因素。高程与坡度对生境质量的影响明显大于人为因素,高程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大于单个驱动因子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阜平县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城乡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之际,农村居民文化艺术消费水平持续上升,文化艺术需求也随之上涨。为切实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艺术消费需求,促进农村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建设发展,我国正加快对农村文化艺术需求及其发展潜力的调研,统筹规划,多措并举,以期更好地推进新时期我国农村文化艺术创意市场及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海拔对新疆野杏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影响,探讨野杏有性器官发育与海拔的关系及其决定程度,分析该种群对垂直生存环境的适应性。【方法】于2021年7—8月,在新疆新源县吐尔根杏花沟野杏林1100~1600 m的范围内,由低到高平均间隔约100 m划分Ⅰ~Ⅴ级海拔梯度设置样地10个,监测环境条件,对野杏果实和种子性状进行观测。【结果】新疆野杏果实大小、种子大小均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小,呈显著负相关;果肉色泽、果实品质、产种率均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决定程度分析表明海拔梯度的变化主要影响果实的纵径、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色度角,种子的鲜质量、干质量、纵径、产种率,果实5个性状的76.6%和种子4个性状的63.0%受海拔梯度的影响。【结论】海拔梯度的变化显著影响新疆野杏的果实性状和种子性状,其中海拔梯度对果实纵径和种子纵径的直接作用最大。野杏的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差异反映了环境变化引起的繁殖投入的调整,从而适应生存的环境。研究结果可以为野杏种群分布适应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产业结构与家庭规模视角分析广西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从其发展规律中找出整体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途径。分别利用基尼系数、区位商、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农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但收入分布向正态分布靠拢;家庭人口规模缩小成为农民收入提高与结构调整的催化剂;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在第一产业成为专业化产业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成为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无法提高的致命点。建议针对不同的地区从政策转向、劳动者素质、优化产业结构和完善基础设施4个方面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介绍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提出加大对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力度,尤其要改革户籍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夏树让 《中国果菜》2010,(11):60-60
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困难和误区,指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育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高台县自2007年开始,先后在全县8个乡镇37个村不同海拔梯度内(1350~2300m)进行了设施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  相似文献   

19.
潘英 《现代园艺》2023,(15):19-22
为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校园绿化对学生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学生焦虑情绪程度,运用焦虑自评表(SAS)对学生性别、年级、专业、情绪缓解程度等因素梯度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疫情期间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等梯度水平下,校园绿化对学生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有差异,对不同校区学生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差异显著,对不同性别学生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校园绿化对学生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显著,对博士和居住校外学生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坡位对油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冀西北不同坡位油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位土壤理化性质差异。结果表明:(1)冀西北油松林土壤容重在1.01~1.09 g/cm3之间变动,土壤容重坡上普遍高于坡下,二者差异显著;垂直梯度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2)土壤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43.48%~61.48%,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坡上与坡下差异显著,平均来看坡下高于坡上。(3)土壤持水能力坡上与坡下差异较大,坡下总体高于坡上,其土壤饱和持水量最大相差108 t/hm2。(4)土壤养分坡上和坡下总体差异显著,均呈现坡下>坡上;从土壤垂直梯度来看,全氮、全磷与有效磷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全钾、碱解氮与速效钾在土层垂直梯度上变化不明显。有机碳随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小,土壤pH值坡上与坡下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