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森林法》确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和加强森林科学经营的核心措施和关键手段。本文结合对国务院批准全国“十一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文件的学习,阐述了实施采伐限额制度对保障林业又快又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既往采伐限额实施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分析了“十一五”采伐限额在加强和促进森林科学经营方面的突出特点和主要变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辽宁省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的调查,总结取得的经验,找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即坚持实行限额的目标责任制;完善限额管理办法;修改森林经营技术规程,制定相应的标准;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人员的培训;改进检查办法和手段。保证限额采伐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依据《森林法》的规定 ,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行采伐限额制度。这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全面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 ,集中体现了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为有效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 ,促进各地在采伐利用森林资源中 ,正确地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 ,也是符合我国国情、林情的成功管理经验。从我区的情况来看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以来 ,由于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限额采伐森林的意识普遍得到…  相似文献   

4.
根据多年来开展森林资源消耗量调查和近几年来开展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核查工作的实践 ,分析了当前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论证了解决存在问题的七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林政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江西省执行森林采伐限额为例,剖析了该省在执行森林采伐限额方面好的经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森林采伐限额是采伐消耗森林、林木蓄积的最大限量。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森林法》确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核心措施和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手段。本文阐述了森林采伐限额的概念,分析了当前采伐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具体做法,以寻求最佳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保护好国家珍贵而有限的森林资源,达到科学经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全面完成我省森林资源第七次连续清查工作,是今年全省林业工作的“办好三件大事”之一。森林资源清查成果作为评价我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就的重要依据,对调整林业方针政策、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制定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指导科学经营森林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切实搞好本项工作,近期,省林业厅专门召开了全省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会议,会上,权志长厅长、孙承骞副厅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两个讲话对于完成全省森林资源第七次连续清查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任务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刊特此刊登,请大家学习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法>确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核心措施.分析了采伐限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革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原则与思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国家依据合理经营和永续利用原则,规定林木采伐限额的一种最基本的管理制度,对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梳理了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归纳了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制度效果、存在问题和完善建议,指出现有研究在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探索采伐权交易方面存在不足。未来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优化研究可从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角度开展,具体可从以下4个方面改进:1)贯彻分类经营,落实商品林处置权;2)科学编制采伐限额,合理分配采伐指标;3)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合理放权调整;4)落实三权分置,探索采伐权交易。  相似文献   

10.
依据《森林法》的规定 ,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行采伐限额制度。采伐限额制度的实行 ,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全面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 ,集中体现了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为有效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 ,促进各地在采伐利用森林资源中 ,正确地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管理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 ,也是符合我国国情、林情的成功管理经验。从我区的情况来看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以来 ,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限额采伐…  相似文献   

11.
森林采伐限额是采伐消耗森林、林木蓄积的最大限量。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确定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核心措施和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严格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多,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生态整体脆弱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确保国家国土生态安全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它是林业管理工作中的一道“高压线”,是经国务院核定的、各森林经营单位法定的人为消耗森林资源的最大限量,未经批准任何单位都不得突破。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市已经开展了7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发挥森林资源多功能效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区森林采伐限额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近年全国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汇总材料,分析了集体林区森林采伐管理中存在的采伐限额编制科学性不高,凭证采伐执行力不强、基础管理水平低、森林经营理念落后等问题,并提出科学编制森林采伐限额、创新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落实森林经营方案、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基层服务水平等有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对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森林经营者利益,以及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主要由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凭证采伐林木制度,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几部分组成。我国的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在经历了统一管理严格控制阶段和经营管理调整阶段之后,当前正处于经营主体改变前提下的试点改革阶段。从2007年试点工作启动至今,改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目前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改革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改革宣传力度不够,采伐限额编制不合理,采伐审批过程有待进一步简化,缺乏支持经营主体的信贷体系等。针对存在的问题,认为下一步的改革应该加大改革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采伐限额制定的准确性,简化采伐申请的审批程序,为林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等。  相似文献   

16.
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管理与采伐管理制度是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护森林资源最重要的途径。我国现有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是符合国情,需要我们继续坚持的。随着中国林业的快速发展,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开始出现不完善的地方,结合这一实情,该文调查总结了我国现行采伐管理制度,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森林采伐限额管理、采伐管理方式、审核审批程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分类经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本系统是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信息的全自动管理,实现了从数据输入、校对、档案管理、统计计算、打印输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研究成功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走上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管理的轨道。实验证明,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国家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已纳入我国法制化轨道。依法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是依法治林的重要内容。一、森林采伐限额的法律依据为了控制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 ,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1998年1月颁布实施的《森林法》明确规定了采伐森林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 ,同时规定了森林采伐限额编制的原则和程序等。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正式列入我国的《森林法》 ,以法律的形式在我国开始实施。1998年4月我国公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修订后的《森林…  相似文献   

19.
原森林法确立了以森林采伐限额、采伐许可证和木材运输证制度为主体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对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森林法修订过程中,关于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有两种意见。一种建议取消采伐限额,放开集体林或者人工商品林采伐许可和木材运输管制;另一种认为,采伐限额和采伐许可是保护森林资源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完全放开林木采伐和木材运输管制,可能造成采伐失控,森林资源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20.
对远安县近3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森林资源现状、动态变化规律及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提出了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大力推进林业工程建设、严格执行限额采伐制度、依靠科技兴林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