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安徽合肥周边无公害养殖基地长临渔场、丙子渔场主要养殖模式为草鱼、鲫鱼混养,一次放足,多次捕捞,同池分阶段饲养,前期以草鱼养殖为主,后期以鲫鱼养殖为主。年初草鱼放养规格为每尾100克、250克、500克不等,放养密度约400尾/亩;鲫鱼放养规格为50尾/千克,放养密度2000~2700尾/亩。年初  相似文献   

2.
成蟹池塘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成蟹池塘养殖中的水质理化因子、蟹种的放养密度、投饵量、河蟹的生长速度、死亡率以及河蟹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等,为河蟹养殖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黄鳝工厂化养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养殖方式,它改传统的有土养殖为无土养殖,室外养殖为室内养殖,静水养殖为流水养殖,与传统的有土养殖相比,它具有管理方便、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其生产技术指标为:投放规格25-40克/尾鳝苗l-1.5公斤/米‘,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经过4-5个月的饲养,70%的个体可长至IOO克以上,饵料系数1.5-1.8,以目前原料成本计,生产成本15-20元/公斤。技术要点如下:一、选择有洁净水源的地方建池养殖地分室外和室内两种,面积2-20米’/口,地深0.5米,他内用水泥抹光,地埂上建…  相似文献   

4.
<正>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条件:试验共设2~3个点,分竹簖和网簖,每只176~200米~2。 (二)围网工艺与下围方法 1.竹簖:分上、下两层。下层为竹簖,制作方法是把毛竹劈成宽1厘米、高1.5米的竹片,用6~8道棕绳编织成竹排,竹片与竹片间隙为1~1.5厘米(1根2~3级毛竹可编2~2.5米长度的竹挂,需0.25~0.5公斤棕绳)。上层用3×2网线编结的2.2厘米网目的聚乙烯网,网高1.5米,装上、下网纲钢绳4.5毫米,上纲处装1米防逃网,用5×12聚乙烯绳为纲。下网方法先把竹排插入泥  相似文献   

5.
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高档水产营养佳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市场前景广阔,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出口水产品,远销日本和港澳地区。近年来,随看工业生产的发展,水域环境受到了极大破坏、野生泥‘鳅资源日益枯竭。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泥鳅的人工养殖逐步得到了发展,在我国农村养殖业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使广大养殖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泥鳅的人工养殖、特介绍以下几种泥鳅养殖模式。l土池单养模式1.l…  相似文献   

6.
香鱼属鲑亚目、香鱼科、香鱼属。香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身体上绿色,背缘黑色、两侧及下侧为白色。香鱼成鱼体长30cm左右,重50~150克,最大的可达500g。香鱼为1年生小型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其背脊上有一条充满香脂的腔道,具有浓厚的诱人香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市  相似文献   

7.
对虾健康养殖(钦州)示范区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农业部下达的“建立全国对虾健康养殖 (钦州 )示范区”项目于 1 999~ 2 0 0 0年在钦州市尖山镇实施。根据示范区的环境和池塘条件 ,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达到了高产、高效、防病的目的 ,并通过了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的验收。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材 料   1 .池塘条件  示范区池塘 3 5口 ,总面积50 1亩 ( 1 5亩 =1公顷 ,下同 ) ,都是利用咸酸田改造而成。其中 ,养虾池 3 1口 ,计 3 69亩 ( 1 3口为新挖虾池 ,其余为已经养殖 2年的虾池 ) ,蓄水池 4口 ,计 1 3 2亩。蓄水池与养虾池的面积比例为 1∶2 .8。虾…  相似文献   

8.
刘朱新 《内陆水产》2003,28(3):13-14
鲟鱼养殖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常出现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和商品率低等不良现象,严重制约了鲟鱼养殖业的发展。本人在多年的鲟鱼养殖研究中,掌握了较为成熟的养成技术,并将该技术向养殖户推广,取得了明显的养殖效果。现将地下水养殖鲟鱼试验总结如下。1条件与方法养殖环境试验在本所鲟鱼养殖开发基地进行,水源取自2口10米深的机井,水温为21~25℃,pH值为5.93,氨氮、亚硝酸氮未检出,水的总硬度为96。鱼种和商品鱼养殖设施试验利用20口总面积为2600米2的闲置鳗鱼养殖池,并进行适当的改造,在池底投饵处用水泥浆打成光滑,每口池面积1…  相似文献   

9.
浙江近海贝类养殖及其碳汇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浙江近10年来(2004-2013)近海贝类养殖的产量、结构、碳汇强度及其在全国所占比例。浙江近海贝类养殖年均总产量为68.46万t,主要贝类所占比例为蛏35.75%、牡蛎18.33%、蚶17.77%。全国年均总产量为1100.47万t,主要贝类所占比例为牡蛎33.99%、蛤29.65%、扇贝11.28%。浙江近海贝类养殖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只有6.26%,但蚶产量占全国的40.45%,蛏占全国的34.65%。近10年,浙江贝类年均固碳量为6.29万t,全国年均固碳量为95.97万t,占全国年均固碳量的6.55%。浙江贝类固碳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蛏在各种贝类中年均固碳量最高达2.29万t,其次是蚶1.14万t、牡蛎0.99万t。  相似文献   

10.
鲆、鲽鱼类室内水泥池养殖,具有管理方便、产量稳定等优点,近年来在威海发展迅速,成为渔民致富的好途径,但随着养殖规模、数量的不断增大,由于受养殖技术及养殖条件的限制,时常出现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病害频发、养殖成活率低等,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对鲆、鲽类室内水泥池养殖疾病的防治,必须采取以防为主、及时  相似文献   

11.
海水深水网箱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网箱是指在相对较深的海域,即通常在水深15米以上的海域设置和进行水产养殖活动的网箱,是近年来在我国沿海迅速发展起来的养殖设施。2001年7月,我站会同中鹿岛海珍品养殖场共购入4只HDPE重力全浮式圆形塑料深水网箱,泊置在中鹿岛海域。2002年4月,分别放养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黑鲷等鱼类养殖。经过近5个月的试养,鱼类生长良好,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网箱结构、固定泊置、抗浪抗风、养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现将项目的技术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海区条件本项目养殖海区选择在玉环中鹿岛海域,该海域为半开…  相似文献   

12.
江国强 《海洋渔业》1999,21(2):82-82,81
<正> 海鳗为近海底层鱼类,适应性强,属广温、广盐性鱼类,系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尤以浙、闽、粤三省沿海产量最多。它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为上等食用鱼类。海鳗天然苗种资源丰富,开展海鳗养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近年来对虾养殖业陷入低谷,开辟一条虾塘养殖海鳗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在福建省水产厅、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下,作者于1996年10月至1998年7月在福建省霞浦县沙江镇海洋村开展了虾塘养殖海鳗的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美国红鱼(Reddrum)学名为眼斑拟石首鱼(Sciaenopso-cellatus),又叫红拟(黑斑)石首鱼、红鼓鲈、斑尾鲈,属鲈形目,石首鱼科,体形与大黄鱼、黄姑鱼相似,主要差别在于体色微红,尾柄基部带有黑斑,故台湾又称其为黑斑红鲈。本公司于1999年4月25日放养体长为7.6cm的红鱼幼鱼,经温室暂养58天后放入地位,用美蛙膨化颗粒饲料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饲养,获暂养成活率79.2%,平均日增重率11.6%;后期养殖单用冰鲜海杂鱼投喂。于11月28日井塘,90%以上的成鱼可上市,平均尾重600.sg、日增重率6.7%。实践证明:红鱼生长快…  相似文献   

14.
安徽天长地处高邮湖畔、上承淮水,下泄长江,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经水产技术推广站的示范推广,在沿湖乡镇开展了稻田养殖青虾。稻田养殖青虾,具有投资少、收益高,管理方便的优点。稻虾共生互利,稻田为虾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及一定的天然饵料。虾可疏松土质,吞食害虫,粪便可以肥田;增稻产虾、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1稻田建设1.1稻田选择:稻田要地势平坦、保水保肥性能强,靠近湖区、水源充沛、无污染巨排灌方便易行,土质以壤土、粘土为宜,稻田不宜过大.3-5亩即可。1.2开环形沟:沿四周田埂内侧开挖一环形沟、沟宽3…  相似文献   

15.
史氏鲟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水产养殖》2000,(1):34-35
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属鳄形目、鲟科,是一种原产于黑龙江的冷水定居性鱼类,主要在北方养殖,因其具较高的经济、食用价值,近年来逐渐南移,并有成功的例子。下面就其养殖技术作初步的探讨。1种苗生产1.1产卵环境产卵地为面积40m2左右的水泥地,底质为沙砾,水深0.5-0.6m,水温21℃~25℃。1.2亲鱼选育雌鱼宜选用9龄以上,体重在15kg以上,成熟度到IV期末的个体,雄鱼选6龄以上,体重5kg以上个体,以可播出精液为佳。雌雄性比为1:2。1.3人工健产每年的5-6月为催产期,使用LRH-A为催产剂,雌鱼剂量为35-100ug/kg、…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水产养殖设施模式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徐皓  倪琦  刘晃 《渔业现代化》2007,34(6):1-6,10
作为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我国的养殖设施模式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应该在为健康养殖提供进一步保障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系统在"节水、节地、节能、减排"方面的功效。养殖池塘、流水型养殖设施、循环水养殖设施和网箱养殖设施是我国集约化养殖的主要设施模式。这些设施在发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在养殖水环境控制、水资源利用、生产系统效益、系统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或矛盾,没能发挥出现代设施系统在健康养殖和产业可持续发展上应有的作用。本文在对以上4种主要养殖设施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养殖设施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未来我国水产养殖设施模式的发展方向以及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包括池塘工程化生态养殖设施、节水型养殖设施、经济型循环水养殖设施、系统化深水网箱养殖设施等4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氮和磷平衡的负责任养殖模式下的养殖海区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氮(N)和磷(P)2种重要营养盐为研究对象,提出负责任养殖概念,建立了基于负责任养殖模式下的鱼、藻复合养殖海区的规划模型。这一模式下仅考虑人工养殖行为,饲料作为养殖海区唯一的营养盐输入途径,鱼类和经济藻类作为营养盐输出途径,不考虑海水交换、自然海区藻类营养盐吸收、野生鱼类残饵摄食和生物降解等因素引起的营养盐吸收和转化过程。研究表明,鱼、藻复合养殖模式可以实现负责任养殖行为,但鱼类和藻类养殖规模比例悬殊,藻类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 e)和鱼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的养殖面积比约为95:1,生物量比值约为30:1。单纯采用经济藻类养殖作为养殖海区营养盐平衡手段效果有限,可以考虑增加贝类养殖,加强海区营养盐转移功能。  相似文献   

18.
石斑鱼属于(鱼旨)科石斑鱼属,其种类有100余种,世界上的暖水海域均有分布。我国产的石斑鱼约有廿多种,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常见的有青石斑鱼(土鲙)(Epinephelus awoara(T.R.S))、鲑点石斑鱼(红鲙)(E.faris(Thunberg))、赤点石斑鱼(E.akaara(T.R.S))等。石斑鱼为肉食性、底栖性鱼类,多栖息于热带及温带底质多岩礁的海域,进行深浅洄游,,但活动范围甚小,喜欢吞食鱼类和虾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质嫩等特点,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体色美,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在港澳地区被视为吉祥之物,享有上等佳肴之美称。目前,在香港,重500克左右的石斑鱼售价达200元港元,若遇传统假节日,售价更高,是一种竞争能力较强的创汇品种。就目前的生产水平看,石斑鱼养殖虽然投资较大,但生产效益高,一般投入  相似文献   

19.
鮸状黄姑鱼 (Nibeamiichthioides)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姑鱼属 ,主要分布于南海和台湾海峡 ,福建广东沿海渔民俗称为鲈、白 ,是一种温水肉食性鱼类。状黄姑鱼能在 6~ 30 .5℃的水温范围内正常生活 ,最适生长水温为 1 8~ 2 8℃。适宜的盐度范围为 1 4~ 32。状黄姑鱼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营养丰富、肉味鲜美 ,鱼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在我国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已大面积推广网箱养殖 ,但在池塘中养殖状黄姑鱼方面的资料尚未见报道。 1 998年 ,天津市塘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从厦门引进状黄姑鱼受精卵进行人工育苗获…  相似文献   

20.
聂永佳 《渔业现代化》1998,25(6):8-8,10
我市是一个典型山区,池塘养鱼面积仅669.4公顷.平均单产1785kg.远远低干全省2977.5kg的平均水平。在怀化市科委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了山区池塘模式化养殖技术研究的试验示范,试验期1995~1997年平均每公顷产鱼达到13191.85kg、纯收入4.19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创造鱼类生长的忧良环境本试验单个池塘面积0.6~1.3公顷,个均水深2.2m;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水源为溪水或库水,水质清新;塘堤为混凝上或土堤,坚实不漏水;塘质为壤上,塘泥厚10~15CI。1;鱼池整齐现格.东西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