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依据鸭生理特点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鸭业快速发展,鸭传染性浆膜炎严重危害养鸭业的经济效益。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一种接触传染、分布很广的败血症。只有依据鸭的生活习性、生理特点,分析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原因、病理解剖特征。注重消毒灭源,做好疫苗的免疫接种,对症治疗,合理用药,综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才能有效控制本病,降底损失,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的一种常见细菌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特征,其病原菌被称为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简称RA)。自郭玉璞于1982年首次报道本病以来,国内各地均有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报道。随着贵州水禽产业的发展,养鸭业也日益壮大,鸭病发生对养鸭生产的危害日渐严重,在鸭的常发病中,鸭传染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性病变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目前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本病已在世界许多集约化养鸭的国家发生,给养鸭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病,在五夫镇也叫包心病,是由鸭感染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病会引起鸭的死亡、体重减轻等症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五夫镇当地每年养鸭数量一般在20万羽左右,以小型专业户为主,鸭传染性浆膜炎每年时有发生,特别对一些新的养殖户由于认识不足,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感染耐过的鸭多变为残鸭或僵鸭,生长受阻,饲料报酬低,养殖户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带来很大损失,直接影响养鸭户的经济效益。现将我县蛟洋乡1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2~5周龄雏鸭(雏鹅)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控制和消灭本病,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鸭疫里氏杆菌是导致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主要病原,感染家鸭、野鸭、雏鹅、火鸡和野鸡及多种其他鸟类。该病是一种接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为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疫巴氏杆菌病等。目前各养鸭省区均有发生,发病率与死亡率特别高,是危害养鸭业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鸭业的迅猛发展和禽产品贸易的扩大,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已经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控制和消灭本病,对于促进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孙龙  孙晴 《广西农学报》2021,36(1):32-33,56
鸭球虫病是鸭群中常发的传染性疾病,致死率20%-70%,对养鸭业危害极大.文章以一家肉鸭养殖场发生鸭子死亡,确诊混合感染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为例,详细报道鸭球虫病的临床诊断、解剖情况、实验室诊断情况,以及治疗、治愈效果,为养鸭业预防诊断治疗鸭球虫病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养鸭大国,在众多鸭易感疫病中,鸭坦布苏病毒是最新发现的疫病,该病毒快速传播,导致养鸭业经济受到巨大损失.鸭坦布苏病毒是由黄病毒科的坦布苏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传播快、发病急、死淘率高等特点.肉鸭和蛋鸭是该病毒的主要受感染群体,肉鸭感染后会出现站立不稳、倒地不起、头部震颤等神经症状,淘汰率为15%...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小鸭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可引起小鸭的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穆阳区域的养鸭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但笔者临床实践中发现鸭疫巴氏杆菌病对养鸭业威胁很大,它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严重的病症之一。现将鸭疫巴氏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解病变、治疗以及在预防上应采取措施作一叙述,为养鸭业主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得益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鸭肉、鸭蛋及其制品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养鸭发展迅速,但养鸭业的发展也受到各种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制约。鸭瘟(DP)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传染性疫病之一,该传染病对养鸭业危害较大,给我国肉鸭及蛋鸭养殖业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鸭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鸭霍乱俗称"摇头瘟",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呈地方性流行,多春秋季发病,一旦发病,死亡快、传染性高,对养鸭业危害很大。2010年10月26日,接到湘西州古丈县某养鸭户报告,他在围塘圈养  相似文献   

15.
庄耿理 《农技服务》2009,26(7):77-7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当前危害养鸭业最大的传染病之一。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方法,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丹 《福建农业》2007,(9):27-27
近年来,阳头养鸭业发展较快,但鸭的传染病时有发生,其中鸭疫巴氏杆菌病对养鸭业威胁很大,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严重的疾病之一。现将鸭疫  相似文献   

17.
鸭瘟病毒是引起鸭、鹅等禽类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可造成鸭群规模性死亡,严重影响养鸭业的发展。就芜湖县某鸭场鸭瘟的发病情况,阐述鸭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总结鸭瘟的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广大养鸭大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在广大养鸭区域广为流传,成为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其特点是耐药性多变,药物控制效果差,血清型众多,免疫效果参差不齐,各种菌株的致病性亦有差异。综合近年来的研究状况,针对北京地区鸭的特点,对其病原、流行病学、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病,是由于鸭感染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已成为危害养鸭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其主要病变为全身的浆膜面发生纤维素性的炎症,病鸭无法站立等病变特性,急性病变以死亡为转归,慢性病变多会耐过,但是失  相似文献   

20.
韩华 《中国畜禽种业》2012,8(6):151-15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病毒致死性最强,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发生于雏鸭,临床表现为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80—100%),剖解病变特征主要为肝脏有明显的出血点、出血斑.是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