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择雏鹅为保证有良好的饲养效果,必须对雏鹅进行严格的选择。要求健康雏鹅外貌特征符合品种特征,出壳时间正常、体质健壮,体重大小符合品种要求,群体整齐;脐部收缩良好,绒毛洁净而富有光泽;脐部被绒毛覆盖,腹部柔软;抓在手中挣扎有力,感觉有弹性。弱雏则表现为体重过小;脐部突出,脐带有血痕;腹部较大,卵黄吸收不良,腹部有硬块;绒毛蓬松无光泽,两眼无神,站立不稳,挣扎无力等。雏鹅的选择时间最好在出壳后12~24小时,这时雏鹅的绒毛已干燥,能站立活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禽种业》2008,4(6):52-52
种鹅舍要宽敞明亮,每天要清洗食槽、水槽以及更换垫料,保持垫草和舍内干燥。鹅舍要安静、卫生、环境良好,严防阴冷潮湿,要特别注意鹅舍保温。 早期(1~1.5月龄):对刚选留的种鹅要进行调教,使之合群,以舍饲为主并结合放牧饲养,根据放牧场草质优劣状况和鹅群的膘情,每日补料50~100克,公鹅补料量应多些。料以配合料为主,青料作补充。  相似文献   

3.
在种鹅产蛋及孵化季节,除了大型种鹅场外,有很多农户也饲养了50-500只不等数量的种鹅。提高产蛋数是提高种鹅饲养的关键环节。只有采用科学饲养技术,种鹅才能多产蛋。这里主要介绍两项关键技术,一是要有高产蛋率的种鹅,二是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种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商品鹅的品质,要想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严格把好选择种鹅这一环节。加强对种鹅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后备种鹅是来年发展养鹅生产的基础,加强后备种鹅冬季的饲养管理,是夺取来年养鹅效益的重要保证。加强后备种鹅冬季的饲养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适当补料。当年选留的种鹅正处在生长发育和长毛换羽的重要时期,必须要加强饲养管理,不宜过早粗饲。应根据鹅群的具体膘情进行适当补料,一般以每日玉米面50克-100克为宜。  相似文献   

6.
鹅的健康养殖涉及到场地饲养环境、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兽药使用、动物防疫、饲养管理等多个环节,必须在各个环节找到关键的制约因素并加以选择和控制。一、鹅场的选择鹅场地面要平坦,向南或东南稍倾斜,背风向阳,场地面积大小要适当,土壤结构最好是沙质壤土,这种土壤排水性能好,能保持鹅场的干燥卫生。地势要高燥,最好有树木荫蔽,排水方便,不受洪涝灾害影响,尽量减弱严寒季节冷空气的影响,并有利于防疫、处理粪便、排除污水等。了解鹅场所在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如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气温、降雨量与积雪深度等情况,夏季最高气温超过40℃…  相似文献   

7.
韩俊彦  张秀莲 《新农业》2006,(10):38-39
三、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后备种鹅是指从70~80日龄起到母鹅开始产蛋或公鹅开始配种之前的鹅。刚从中鹅选留转群的后备种鹅,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与换羽期,既需丰富的营养,又要防止过肥和性成熟过早,因此,其饲养管理要点有独特之处,其核心是围绕后备种鹅的限制饲养进行。  相似文献   

8.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兰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4):214-215
介绍了后备母猪饲养管理要点,主要包括有:选好后备母猪;加强引种后管理;采用诱导发情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1.养鹅前期准备选择好场地,搭建好鹅舍,准备好供暖设施,添置常用设备和器具,搞好入舍前消毒。2.雏鹅阶段饲养管理(1~25日龄)选购优质舒城“四季鹅”鹅苗,保持适宜育雏温度,合理调教饮食,实行分群分圈饲养,适时放牧游水,注意疫病预防和敌害。3.育成期饲养管理(25~60日龄)以放牧为主,补饲精料为辅,加强运动,给足营养。平时要保持鹅舍清洁干燥,消毒用具,勤换垫料,注意观察鹅群健康状况,做好疫病防治工作。4.育肥期饲养管理(60~70日龄)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每天逐渐增加高能量精料的饲喂量,逐渐减少放牧时间,要供应充足饮水,减少运动,保持圈…  相似文献   

10.
豁眼鹅是有关专家近年来培育出的著名蛋用鹅种,其羽毛纯白,适应性、抗病力强。产蛋量高。受精率在85%以上。经我场试养表明,用其作母本与中型鹅杂交。其杂交后代生长快;公鹅可作为肉用仔鹅,饲养60~70日龄上市。 种鹅的饲养。①雏鹅饲养(1~30日龄):24天前  相似文献   

11.
《农民致富之友》2006,(10):32-32
种鹅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商品鹅的生产,因此发展养鹅生产,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严格把好选择种鹅这一环节,加强对种鹅的饲养管理。一、雏选雏选是对刚出壳的雏鹅根据其外貌特征进行选留,选留体质健壮,绒毛光泽好,腹部柔软无硬脐,卵黄吸收良好的健雏。  相似文献   

12.
雏鹅是指4周龄以内的小鹅。这个阶段由于雏鹅体弱,抗逆性差,所以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较高,需要饲养人员特殊照管。养育好雏鹅,提高其成活率,应抓好以下十条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现因无商品化疫苗供应,也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对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临床上应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本文分别从加强饲养管理,科学使用鸡新城疫疫苗对鹅进行免疫接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1加强饲养管理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烈性、高度传染性病毒性疫病,目前,鹅副黏病毒病还没有特效药物,这就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 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养育早春鹅的黄金季节,一般饲养60-70天,平均体重达2.5千克以上。饲养早春鹅主要抓好以下措施:一、小鹅的饲养“鸭要腥,鹅要青”,小鹅爱吃叶菜类饲料。小鹅开食可将青菜切成细丝,拌到半生半熟的碎米饭里,一般碎米饭占  相似文献   

15.
冬鹅11月开孵,12月出鹅苗,春节前后上市。冬鹅饲养周期短,增重快,经过2个多月饲养,每只鹅体重可达4~6千克。要养好冬鹅,在鹅生长发育各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很重要。雏鹅。刚出壳的冬鹅苗,放入垫有柔软干草的筐、篓或纸箱内,加盖旧衣物或被单,留一个小孔通气,利用鹅苗自身发出的热量保温。  相似文献   

16.
1育雏期饲养技术鹅从出壳到28天龄为育雏期,此期雏鹅生长迅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此时,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可以促进鹅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残次鹅的数量,降低死淘率,所以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1育雏室的准备育雏之前,对育雏室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相似文献   

17.
随着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养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及对肉食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养鹅已成为投资少,见效快的热门养禽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鹅是比较易于饲养的禽类,鹅以食草为主,属节粮型水禽,疾病少,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同时具有建设投资少,生产周期短,饲料报酬高,适应性强,产品经济价值高,效益显著等特点。由于鹅的粗放型饲养特点,鹅产品属绿色食品,在畜禽养殖中,以肉鹅的饲料报酬最高,饲养最为经济。因此,养鹅业在今后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业,但由于广大农民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养鹅效益不能充分体现,甚至亏本。为此,笔者根据多年对养鹅技术的深入调查研究,指导养鹅的实践经验。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养鹅业的成败,关键在于育雏。由于雏鹅的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善健全,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力较差,抗病能力较弱,必须加以精心的饲养管理。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可采取如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冬鹅11月开孵,12月出鹅苗,春节前后上市。冬鹅饲养周期短、增重快,经2个多月饲养,每只鹅体重可达4~6千克。要养好冬鹅,在鹅生长发育各阶段采取针对性措施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刘斌 《新农业》2010,(3):16-17
<正>一、种公野猪的饲养管理单圈饲养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圈舍。圈舍应加高、加固,除保持清洁干燥、冬暖夏凉外,更要保证公猪运动空间。加强运动可促进食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特产报》报道,我国已加入WTO,在未来的时间里。鹅将成为国内外市场的主打产品,国内也必将掀起新一轮养鹅热潮。鹅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而我国养鹅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优良的鹅品种,种源充足;水草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绝大部分地区都具备饲养鹅的条件;鹅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