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严德文 《中国林业》2009,(20):49-49
安徽省旌德地区上世纪80年代营造的杉木林,现已多数进入成熟采伐期,为了适应林业发展形势,降低成本投入,增加林农经济收入,选用何种树种对迹地进行更新,以营造高效速生丰产林,就成为我们林业工作者首要考虑的课题。2002年以来,在黄山市林科所林业专家的指导下,我们选取了毛竹实生苗作为迹地更新树种。经造林实验分析,毛竹实生苗造林成本相对于大竹母造林成本每亩可节约150元,  相似文献   

2.
冯骥 《中国林业》2009,(1):56-56
安徽省旌德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营造的杉木林,现多数已经进入成熟采伐期,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林业发展形式,增加林农经济收入,选用何种树种对杉木迹地进行更新,以营造高效速生丰产林,是我们林业工作者首要考虑的课题。2004年3月,在安徽省黄山市林科所林业专家的指导下,笔者选择了杉木采伐迹地进行了4种速生阔叶树种造林更新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迹地人工更新是消灭荒山、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地方财源、壮大林业产业和增加林农收益的主要途径之一。迹地人工更新主要是“三大迹地”,即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森林病虫害迹地。浙江一带的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原树种以松木、杉木、柏木为主,森林病虫害迹地原树种以马尾松、黑松为主,还有部分受鞭角华扁叶蜂危害的柏木及柳杉。我们总结20多年来从事迹地人工更新的实践,认为较成功的迹地人工更新最主要的技术是:造林设计时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并注重更新树种的乡土化、阔叶化和多样化。只有这样培育的森林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大的生长量、较高的蓄积量、经济效益好、森林功能多和物种资源较丰富的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方军 《安徽林业》2010,(1):51-51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由于其萌生能力强,其采伐迹地更新时的树种选择成了当前林业生产上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杉木采伐迹地栽植南酸枣形成针阔混交林是戴公山林场在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树种选择的实践中进行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程长 《安徽林业科技》2009,(2):45-45,19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杉木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随着林龄增长,部分杉木进入了主伐期,这些林分林木老化,生产力下降,急需更新采伐。上世纪,杉木采伐迹地更新树种主要以马尾松为主,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其林分生长不好,效益不佳。如何营造人工杉木二代林的问题是我们林业急于解决的课题。2001年,笔者对30公顷杉木采伐迹地,进行不同更新模型试验,并对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进行了定期测定比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适宜树种,我们通过6个树种幼林期试验及对采伐迹地土壤肥力分析,初步得出30年生的落叶松皆伐迹地更新班克松、椴树、水曲柳及重茬落叶松用材林均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平原试区生态林业体系林种、树种的结构布局,最佳模式以及提高林地生产力的研究成果。这对平原农业林业如何选择最佳模式的配置,走高效生态林业的发展道路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非木材材产品的开发,退化地的恢复,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营造,对人工林退化问题的新认识。这些都是现代林业发展对造林树种选择提出的新要求。云南具在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树种资源,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非木材林产品的开发,退化地的恢复,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营造,对人工林退化问题的新认识,这些都是现代林业发展对造林树种选择提出的新要求。云南具有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的树种资源,为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丰富云南的造林树种,需要在开发乡土树种,加速引种工作,发展珍贵用材树种以及开发树木新用途等方面作出努力。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根据高效优质生态林业建设的需要,东辽县从解决思想认识、抓好种苗繁育、依靠政策倾斜,增加科技含量,积极示范引导等工作措施入手,加快了全县树种结构调整步伐并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正面临大面积采伐更新的问题,其采伐迹地更新树种选择严重影响林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本文以塞罕坝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更新树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更新树种生长表现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华北落叶松生长表现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对比树种(云杉、樟子松、桦树),并且4年内保存率也均高于对比树种,因此,根据一、二代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表现,可以确定塞罕坝地区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树种应优先选择华北落叶松。  相似文献   

12.
全椒县国有林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0.4万亩,经营的主要树种为松、杉和阔叶树为主,这些树种生长周期长、见效慢.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用苗的需求增加,我县各国有林业生产单位利用土地资源优势,选择立地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采伐迹地发展了林苗两用林.  相似文献   

13.
矿山迹地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矿山迹地上引种30多种阔叶树种,营造植被恢复试验林,通过生长比较,找出海南红豆、海南蒲桃等树种为适生树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辽宁省迹地更新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新时期林业的发展要求和林业建设主导功能的多元化,提出不同的迹地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杂交鹅掌楸迹地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掌楸又名马褂木,落叶乔木,是木兰科鹅掌楸属仅存两种中的一种(另一种为北美鹅掌楸)。叶大如掌,形如马褂,干形通直,是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也是优美的园林绿化观赏树种,是迹地更新特别是针叶林采伐迹地更新较适宜树种。  相似文献   

16.
杉木林迹地不同树种更新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杉木人工林连栽容易引起产量下降和地力衰退等问题,对杉木林采伐迹地采用火力楠、湿地松和马尾松进行更新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火力楠为更新树种形成的人工林生长快、蓄积量大,林下生物多样性丰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较大的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快。火力楠是杉木林采伐迹地更新较为理想的树种。  相似文献   

17.
洪平 《中国林业》2010,(10):57-57
安徽省旌德县现有杉松成熟林、渐熟林16.5万亩,每年采伐后形成0.6万商采伐迹地,杉、松针叶纯林二代更新造林树种的选择,是困扰该县林业生产的一大难点,是制约该县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高效林业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目标,中心要求是提高经济效益.发展高效林业的途径多种多样:如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推行珍稀乡土树种,发展油茶、茶叶、水果、木本药材等经济林;发展林下产业,实施林下种养以及森林食品开发利用;提高森林经营强度,进行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间伐;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区等为载体发展生态旅游等等.就安化而言,优化树种结构,大力培育珍稀树种,是发展高效林业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效林业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目标,中心要求是提高经济效益。发展高效林业的途径多种多样:如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推行珍稀乡土树种,发展油茶、茶叶、水果、木本药材等经济林;发展林下产业,实施林下种养以及森林食品开发利用;提高森林经营强度,进行低产低效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间伐;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保护区等为载体发展生态旅游等等。就安化而言,优化树种结构,大力培育珍稀树种,是发展高效林业最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农业科技110林业服务站成立于2005年7月,是依托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的。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是海南省唯一的集科研和推广为一体的省级林业科研院所,在海南珍稀濒危树种的研究和保护、热带树种引种驯化、海南乡土树种培育、纸浆林速生丰产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在海口云龙、南海大道、屯昌枫木、五指山等拥有2000多亩的林业科研示范基地,在全省各市县的林区均拥有科技示范点或联系点,同时拥有一批省内技术拔尖的林业科技人才(科技人员112人,其中高、中级职称50人),为林业服务站提供了技术支持、人才支持和科技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