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结合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目标任务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分析广东省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现状、总体布局以及存在问题,探讨森林生态体系布局调整与优化对策,阐述构建五大森林生态体系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功能定位和建设重点,并提出了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建设的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经济体系是森工林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杨 《林业科技》2005,30(2):54-55
根据黑龙江森工林区的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提出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基础,建设森林生态经济体系构想,并介绍了森林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近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2007年初,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提出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构建三大体系的总体思路,第一次把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与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并列一起,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生态文化体系的框架确立了,但生态文化包含内容和外延广而繁,作为林业工作者来讲,开展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活动应从何做起呢?笔者认为要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当从发展森林文化入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业内和社会各界对生态文化的日益关注,对该领域的研究和探讨也不断深入。森林生态文化属于生态文化范畴,是生态文化的主体。福建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建设任务还比较艰巨。  相似文献   

5.
席璐  赵柯柯  王冰 《绿色科技》2020,(5):196-198
指出了生态福利体系建设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彭泽县为例,从城区生态游憩空间、城郊生态游憩空间、绿道系统、生态惠民林业产业等方面,分析了彭泽县森林城市生态福利体系的建设现状,并依据现状提出了可行的建设目标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森林概念的界定引出城市森林体系构建所遵从的基本原则,解析城市森林建设发展对生态城市和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建设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是综合解决各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广东森林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山、海、水、路、城为要素,构建广东森林生态安全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建议,为广东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森林公园是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主要窗口。也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窗口。在我国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今年,国家林业局党组更是明确提出把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一大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森工林区森林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实际情况,提出森工林区发展要走生态经济之路,要从以木材生产为核心转移到以生态利用为核心上来,建设森林生态经济体系,讨论了森林生态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梳理我国关于生态文明与森林文化及其体系间关系的已有研究,发现现有森林文化体系未能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阶段的客观需求,运用比较分析法对现有森林文化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据此进一步归纳出现有森林文化体系的缺陷;基于三维管理金字塔理论重构面向生态文明的森林文化体系,形成森林文化“内涵层次—活动领域—文明过程”三维体系,分析各维度的递进规律;提出在生态文明阶段应着力构建更能适应生态文明时期的森林文化内容,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布局与生态区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沙地因子和以级别最高的因子土壤风蚀程度为标准,呼伦贝尔沙地的生态区位重要性划分等级为重要,生态敏感级为脆弱区,并针对呼伦贝尔沙地分布特点提出了沙地治理的合理布局和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唐山市生态文化建设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提升全民生态环境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唐山市生态文化发展相关因素的综合分析,确立了依托资源、挖掘潜力、突出特色、注重效益、城乡一体等5项布局原则,提出了"四区六链九品百园"的唐山市生态文化发展框架,并探讨了具体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芦花冲生态经济沟的自然、社会、经济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结构,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对其进行农林结构、林种结构调整,并合理布局,解决了土地的合理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分析西藏湿地资源特点基础上,结合其自然地理条件、湿地生态结构与功能、湿地保护建设主要目标,并考虑与现有规划相衔接等因素,将西藏湿地分为藏北高原湖盆湿地保护建设区、喜马拉雅山麓—藏南山原湿地保护恢复区、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湿地利用示范建设区和藏东南高山峡谷湿地保护建设区,分析各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重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布局及其建设重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武汉城市森林发展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了武汉城市森林发展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上,根据武汉自然环境特点,确立了"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建设理念。在空间布局上,分析武汉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二轴二带,三环六楔,多廊多核"的城乡一体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并按照城市森林的建设圈层结构,将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划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圈、平原湿地产业圈和城近郊区景观圈三个生态圈层,对每个圈层建设进行了具体布局规划。同时,根据城市森林的建设内容,从"生态林、文化林、产业林"3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 Shenzhen is located in southern par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northern part of Jiulong peninsula. It is between 22o 26′ 59′′~22o 21′49′′ N and 113 o45′4′′ ~114o 37′21′′ E, east to Daya bay, south to Hongkong, west to Pearl River estuary, north to Dongguan and Huizhou. The area of Shenzhen is 2 020 km2 and the population in 2001 was about 4.687 million.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is 22.4 oC, and the annual mean rainfall is 1 523.5~2 206.6 mm. The annual mean…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在分析广东省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现状、生态修复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两屏三廊多点”布局,同时采取加强组织政策、资金机制、管理制度、技术人才、监测评价、宣传引导等保障措施,以实现广东自然保护地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8.
四川生态公益林建设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态公益林的区划布局、经营管理、资金筹措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赋予了林业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千岛湖的建设者通过50年的不懈努力,建章立制,分类经营,创新工作,以渔护水,打造了千岛湖一流的生态环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提供了佐证。针对千岛湖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困难,建议大力推进千岛湖林相改造工程,建设布点成网的森林休闲旅游项目,加强千岛湖山水资源保护,加大生态产业建设步伐,同时深化国有林场改革。  相似文献   

20.
构筑无锡城市生态走廊网络——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以生态优先为原则结合无锡市的自然人文特点、城市建设及其发展趋势,构建了无锡市城市生态走廊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