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金针菇的栽培有瓶栽、袋裁、床栽、箱栽等方式,但以袋栽为主,一般都采用17×38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袋后培养基表面留17~20cm作为套筒之用,这种方法栽培的金针菇常出现菇体色泽深,尤其是基部近1/3呈枯黄色,大大降低了商品价值,同时塑料袋的利用率不高,增加了生产成本.我们近年来在实验中摸索出了一套袋栽套袋技术,生产的金针菇产量高,质量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塑料袋栽培金针菇是一项适应我国国情的金针菇代料栽培工厂化生产的新技术。这一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快了我国金针菇生产的步伐,形成了大宗化的商品生产。但是由于各地对这一新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一,各地的产量和质量相差非常悬殊。因此,笔者据自己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及一些主产区的经验,总结出塑料袋栽培金针菇的十大技术关键,简述如下,供参考。一、掌握特性:在自然条件下,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它比香菇、平菇等食用菌分解木材的能力弱些。坚硬的树木砍伐之后,没达到一定的腐朽程度是不会长出子实体的。金针菇所需要的碳素营养都来自有机碳,如纤维素、木质素、淀粉、有机酸等等,其中以淀粉的利用率为最好。金针菇所需要的氮源以有机氮最好,如蛋白胨、氨基酸、尿素等等。对无机氮中的铵态氮如硫酸铵也能利用,但对硝态氮的利用最差。氮素过高反而有碍于子实体的生  相似文献   

3.
李建英  张婉如 《食用菌》1996,18(2):11-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金针菇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此我们从1993年开始用农副产品进行塑料袋栽培金针菇试验,先后采用金针菇、金针92和黄金针三个品种。为了筛选出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本省气候条件栽培的优良品种,我们于1994年1月进行了三个金针菇品种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袋栽江山F21白金针菇优质高产的几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 ,随着食用菌行业的不断发展 ,利用塑料袋培育金针菇 ,以其工艺流程简单 ,生物学效率高等优点 ,已被广大食用菌生产者所采用。但在栽培过程中往往出现金针菇子实体质量差 ,产量低和杂菌污染严重等问题 ,笔者根据我所近几年来用塑料袋培育江山F2 1白金针菇的情况 ,将其优质高产的几个主要环节介绍如下 :1 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 栽培时间选择必须考虑两个原则 :其一前期菌丝生长阶段要有利于菌丝生长发育 ;其二后期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为子实体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自然条件下 ,栽培过早 ,易遭高温烧菌 ,导致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5.
白金针菇再生法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近年来,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在各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两种栽培模式:一种是以塑料袋为栽培容器的袋栽,以福建省为代表;另一种是以塑料瓶为栽培容器的瓶栽,以台湾省为代表。目前国内主要以第1种为主,大多厂家采用再生法栽培。采用再生法栽培的白金针菇鲜菇菌盖、菌柄和基部色泽完全一致,菌柄粗细均匀,长度基本一致,成品率高,商品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1],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在棉籽壳袋栽金针菇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土灶灭菌,塑料袋扎口制种,松口通气发菌,覆报纸喷水增湿出菇”的高产技术,1987年栽培1万余袋,生物学效率达87%,88年栽培近20万袋,成品率为93%,生物效率82%。现将其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重视菌种质量:袋栽菌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菇的产质量。为了提高菌种质量,除了严格操作规程外,首先要选好菌株。根据我们从上海农科院和三明真菌所引进的几个菌株对比试验来看,以三明一号金针菇的产量高,质量好,适合本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金针菇生产发展较快,一般都采用塑料袋栽培。为了提高袋产量,笔者在支持农业户的家庭栽培过程中,对出过三潮菇的菌袋采用调头出菇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明河  岳全礼 《食用菌》1996,18(4):33-33
金针菇(Flammulina veletipes),是秋末春初发生的一种耐寒性、朵型较小的木腐伞菌。栽培技术由瓶栽发展到袋栽和生料床式栽培。但由于金针菇出菇阶段管理技术复杂,产量较低,也制约了金针菇栽培的普及。为此,我们于1993年10~12月对金针菇袋式栽培出菇阶段的管理技术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150%的生物效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北方园艺》2012,(3):156
正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许多人认为,采用25cm×50cm的塑料袋筒栽培金针菇为好,但宽袋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影响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要求。所以,还是以17cm×33cm的塑料袋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特点,利用聚丙烯塑料袋为栽培容器,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效益高、操作简便等特点,现将金针菇再生法工厂化袋栽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选择原基形成快、子实体丛生、根部不粘连、出菇密、菇蕾多、生长整齐,菇柄光滑硬挺、粗细均匀,菇体洁白晶亮,菇盖圆整、盖小不易碎,口感脆嫩、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育高蛋白低脂肪的金针菇良种,我们对5个金针菇菌株进行了栽培比较以及营养成份的分析,现将实验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金针菇E_5、E_(5-2)、E_(5-3)、E_2、E_(10)菌株,前3个菌株系本所选育,后2个菌株从外省引进。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指导金针菇生产中试用了再生法栽培,收到了高产优质的效果,每袋(干料约300克)可收制罐用的鲜菇200—300克,还能根据市场需要及罐头厂收购量合理安排产菇袋数。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准备材料:(1)栽培容器:采用16×38厘米或17×40厘米的塑料袋,袋厚聚丙烯为4—5丝米、聚乙烯为3.5—4.5丝米。(2)菌株是采用笔者选育的出菇快、再生力强、能耐高温、产量高的金针菇112、129、301、98和99号,特别是98和99号菌株(原菌株从  相似文献   

13.
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培生  蔡德华 《食用菌》1996,18(5):14-15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玉米芯资源,提高玉米芯栽培金针菇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在1994年筛选出适于玉米芯栽培的金针菇品种基础上,进行了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的探索,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再生法工厂化栽培白金针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在各地迅速发展,据生产的先进程度可分为二类:一是以塑料瓶为栽培容器的瓶栽,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栽培条件完全可控,以日本和台湾为代表;二是以塑料袋为容器的袋栽,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程度的机械化,但自动化程度低,控制温度为主,以福建省为代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合人防地道栽培的稳产高产金针菇当家品种,我们在三年多的试验基础上,1988年又引进了金针菇杂交19号进行地道栽培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株有金针菇杂交19号,由三明真菌研究所提供;三明1号(对照株),由湖北大学生物系提供(原菌株来自三明所).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78%,米糠20%,蔗糖1%,石膏粉1%,另加KH_2PO_40.15%,含水量70%,pH自然.(二)栽培方法采用熟料袋栽,栽培袋规格15×35×0.045cm的低压聚乙烯筒料制作,每袋装干料200g.拌料、装袋、灭菌按塑料袋制种常规法,采用单  相似文献   

16.
我省利用人防工事及室内袋栽金针菇已较普及,为了使金针菇的栽培不受人防工事及栽培室的限制,我们开展了室内养菌室外地沟出菇的两步栽培法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供试材料金针菇三江5号菌株,引自黑龙江集贤县农技高中。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8%、麦麸20%、糖1%、石膏1%。采用17×33cm(厚5~6丝)的聚丙烯塑料袋作栽培容器。(二)制栽培种每袋装干料400g,料含水量65~70%,装料不宜太实,以能打孔不变形为宜。采用塑料颈圈、棉塞封口.按常规高压灭菌、无菌操作接种。养菌室必须清洁、黑暗,室温保持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7.
金针菇又名冬菇,其含意是冬天生长的菇,生长需要低温.昆明夏季白天温度常在21~27℃,就国内外有关资料来看,栽培金针菇是不可能的.为解决昆明夏季栽培金针菇技术问题,我们于1988年从筛选耐高温品种、筛选耐高温栽培料配方和控制环境条件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将1989年的部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母种组织分离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生产部门及实验室中,金针菇母种制取一般常用组织分离法。我们多年来使用的金针菇母种组织分离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污染率很低,只偶尔有少量污染的现象,而且分离的菌种生长健壮良好,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三明1号。 1.2 培养基配方母种: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栽培料:棉籽壳88%,麦麸10%,石灰1%,糖1%。高压蒸汽灭菌。 1.3 设备器具超净工作台(或接种箱),高压蒸气灭菌锅,手术刀(刀片型号为GB2544-88),接种针,酒精灯。 1.4 试验方法栽培时用罐头瓶或塑料袋装栽培料,灭菌,接种后常规管理发菌、出菇、套袋。当金针菇有八九成熟时,把套上的塑料袋去掉,如是袋装的则把塑料袋口翻转往下,露出上半部菇柄和菇盖,放到阴爽、稍通风处晾2~5小时,待菇表面较干燥时即可使用。这是因为长期套袋过程中,袋内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9.
包水明 《食用菌》1998,20(5):28-28
在我们抚州地区,普遍采用棉子壳栽培金针菇。由于栽培金针菇后的棉子壳营养成分并未耗尽,况且用稻草栽培草菇产量低,主料处理麻烦,故而我中心近两年开展了用金针菇废料栽培草菇的研究,获得了高产,从而填补了我区夏季、初秋无鲜草菇应市的空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金针菇营养极其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工厂化袋栽金针菇,就是使用工厂化厂房、设备和技术人为创造条件,满足金针菇生长要求,实现周年栽培,获得优质、高产金针菇商品。江西章贡区及其周边拥有多家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企业,生产规模在2~6 t/d。现将工厂化袋栽金针菇技术与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在赣州市当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主栽品种有福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培育的金针菇8903、8904品种。8903品种菇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