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苹果是新疆的重要农产品,发展苹果产业对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场是中国果市的风向标,作为中国高端消费的代表,上海消费者对新疆苹果的需求意向,对新疆苹果的生产和销售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调查发现,新疆苹果在上海苹果市场中所占份额很低,知名度不高、外包装档次低、假冒产品泛滥、营销网点偏少是导致上海市场新疆苹果消费量偏少的主要因素。同时,上海消费者对新疆苹果的消费还因收入水平、文化素质及性别不同呈现显著差异。美化、细化包装,树立新疆苹果高档水果形象,完善营销网络,强化宣传造势,是扩大新疆苹果在上海市场销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种质资源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新疆是苹果等多种落叶果树起源演化中心,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笔者系统介绍了近几年来在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以及‘库尔勒香梨’资源评价挖掘和创新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红肉和红皮苹果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和配套技术研发以及优质、耐贮、晚熟梨新品种创制,为苹果和梨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Roem.)可能是栽培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的祖先种,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的天山山脉,包括中国新疆伊犁的巩留、新源、霍城及裕民等,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本文对新疆野苹果的发生、分类学地位、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生存现状及核心种质构建与新疆野苹果的保护保存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这一珍贵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香气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巩留县莫合镇的新疆野苹果4个实生株系及国光、红星、富士、金冠等苹果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分析果实香气成分, 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结果表明, ①新疆野苹果含醇类等10类89种香气成分, 这些化合物单株间在种类和含量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品种主要香气的种类和成分基本一致; ②但乙醛等12种香气成分在新疆野苹果中没有检测到, 其中7种为栽培苹果特有的特征香气成分;③缩醛类和内酯类化合物在栽培苹果品种中没有检测到, 同时检测到1 - 丁醇、丁酸乙酯、辛酸乙酯和大马酮等4种化合物为新疆野苹果特有的特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园主要病虫害发生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素琴  楚敏  曹焕  李阳 《中国果树》2015,(3):74-75,82
新疆阿克苏地区是新疆苹果的主产区,病虫害是阻碍苹果生产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主要病害有苹果树腐烂病、苹果小叶病和苹果锈果病等,主要害虫有苹果全爪螨、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等。库克瓦什林管站地区苹果树腐烂病发生严重,并且出现苹果树腐烂病和苹果小叶病混合发生的现象,严重影响该地区的苹果品质和产量,建议在防治上采取多种措施并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阿克苏地区具有适宜苹果生产的气候条件,已成为新疆重要的苹果产区。本文阐述了阿克苏苹果生产现状及主要优势,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促进阿克苏苹果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疆野苹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Lebed.) Roem.]可能是栽培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的祖先,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的天山山脉,包括中国新疆伊犁的巩留、新源、霍城及裕民等,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本文对新疆野苹果的发生、分类学地位、群体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生存现状及核心种质构建与新疆野苹果的保护保存等作一综述,旨在为新疆野苹果这一珍贵资源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朱元娣  曹敏格  许正  王昆  张文 《园艺学报》2014,41(2):227-239
 以新疆地区不同居群的52份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eb.)Roem.]、9份中国苹果品种(Malus × domestica subsp. chinensis Li.)、1份森林苹果(M. sylvestris Miller)种质为试材,进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ITS)和叶绿体成熟酶K(matK)基因的测序分析。从GenBank中获取了11个苹果栽培品种、14个塞威士苹果、26个苹果属其它种及1个外类群欧洲梨(Pyrus communis)的ITS及matK序列。利用MEGA(ver. 4.0)计算不同序列间的碱基组成频率、简约信息位点数、转换/颠换比率、序列间成对距离,以最大简约法与邻接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新疆野苹果”与“中国苹果”的ITS序列长度在589 ~ 594 bp,含有148个简约信息位点,转换/颠换比率(R)为1.029;MatK序列长度为1 451 ~ 1 461 bp,没有复制子Ⅱ序列,含有16个简约信息位点,转换/颠换为1.442。ITS分析将中国苹果、新疆野苹果(来自中国新疆)和塞威士苹果(来自GenBank)聚类于一个大的发育枝内,新疆野苹果5个居群的系统演化按新源、巩留、霍城和塔城的先后次序发生。MatK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将中国苹果和新疆野苹果聚类在一个大的发育枝内,但自展支持率低。由此说明,中国苹果由新疆野苹果驯化而来。matK不适于栽培苹果种内的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野苹果叶片为试材,采取改良CTAB法提取基因组,参照基本PCR反应体系,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了各成分不同的浓度梯度对新疆野苹果SSR-PCR扩增的影响,为新疆野苹果的遗传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SSR扩增的最佳体系为10×PCR buffer 2.5μL,dNTP 0.2mmol·L~(-1),0.2mmol·L~(-1)引物,0.5UTaq DNA聚合酶,100ng DNA模板。并用此优化体系对154份新疆野苹果进行了稳定性、普遍性验证,扩增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花卉》2017,(16)
受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和自然变迁的影响,新疆野苹果分布即发育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对此类宝贵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积极利用,成为了目前研究的当务之急。以新疆野苹果为实例,讨论了目前新疆野苹果的发育状况,对野外生长过程的繁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了说明了目前野苹果自然繁育的基因遗传特征。为新疆野苹果的生长发育和良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新疆野苹果响应NaCl胁迫相关基因。【方法】以新疆野苹果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150 mmol·L~(-)处理48 h后的新疆野苹果幼苗叶片及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对照相比,NaCl处理48 h时,新疆野苹果幼苗叶片中差异表达基因为3 364个,其中1 745个DEGs在盐胁迫响应中上调表达,1 619个DEGs下调表达;根系中差异表达基因为3 808个,其中1 057个DEGs在盐胁迫响应中上调表达,2 751个DEGs下调表达。新疆野苹果叶片和根系中所共有的差异基因有2 095个得到注释,这些基因共涉及44个Pathway,富集最显著的Pathway主要有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果糖和甘露糖代谢、丙酮酸代谢等。【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和qRT-PCR验证发现,新疆野苹果受到NaCl胁迫后,在糖酵解过程中TPI、FBPase、pckA、PPDK等基因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糖酵解途径在新疆野苹果应答NaCl胁迫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果农之友》2003,(9):44-44
市场名称品种名称元/千克安徽阜阳国光苹果3.00江苏丰县国光苹果1.40新疆通汇国光苹果1.00北京岳各庄富士苹果4.00北京新发地富士苹果4.70北京八里桥富士苹果4.00北京大洋路富士苹果2.60天津红旗富士苹果3.20石家庄桥西富士苹果4.75晋大同振华富士苹果4.00牡丹江蔬菜富士苹果3.00合肥周谷堆富士苹果5.40江苏连云港富士苹果2.00深圳布吉富士苹果4.90东莞市果菜富士苹果4.00新疆北园春富士苹果3.80安徽舒城富士苹果1.00石狮农产品富士苹果4.00闽福鼎农贸富士苹果4.00甘肃康家崖富士苹果1.00新疆通汇富士苹果2.50晋大同振华蜜桔1.60大连双兴蜜…  相似文献   

13.
新疆南疆盐渍化土壤苹果栽培极需抗盐砧木,作者以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和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Roem)为试材,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盆栽,研究其若干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胁迫强度下,从叶片细胞质膜透性看,八棱海棠比新疆野苹果耐盐潜力略高;从可溶性蛋白含量看,八棱海棠具有比新疆野苹果更强的抑制细胞脱水能力。叶片解剖观察表明,与新疆野苹果相比,八棱海棠的叶片组织结构在高盐胁迫下表现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野苹果成熟胚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新疆野苹果增殖及生根的最优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的增殖培养基为MS+0.4 mg·L~(-1) 6-BA+0.1mg·L~(-1) NAA,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1.0mg·L~(-1) NAA,组培苗利用水培练苗后移栽成活率为65%。该研究建立了以新疆野苹果成熟胚为外植体的快速繁殖体系,并比较了新疆野苹果在不同增殖、生根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以期为新疆野苹果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帮助,为其快速繁殖和进一步的遗传转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伊犁地区10个新疆野苹果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天然群体叶形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群体叶形性状在群体间和群体内都存在丰富的变异。新疆野苹果叶片长/叶宽(L1/A1)的变异系数为11.99%,在所有的性状中最稳定。所有性状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为XY1群体(17.18%),最小的为XY2群体(14.09%)。群体内个体间的广义重复力平均值为0.8877;群体间广义重复力平均值为0.7536,叶片长/叶柄长(L1/L2)、叶柄长(L2)的群体间广义重复力较小,分别为0.3022和0.5800,说明这2个性状在群体间的表现不稳定,易受环境的影响。10个群体根据叶形指标聚类分为4类,聚类结果和地域相吻合,说明叶形受环境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表明,贡献率较高的前3个性状分别为叶尖角α、叶基角γ、叶长L1,说明这几个性状参数在新疆野苹果的表型分类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作为野苹果表型分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和消费国,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50%.在陕西、山东、山西、甘肃、河南、河北、新疆等苹果生产优势地区,苹果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扶贫和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野苹果资源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SSR标记技术对新疆野苹果7个天然居群180份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新疆苹果的杂交育种及优良品种/品系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1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19条多态性条带,各居群内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9.84%~92.25%;居群水平上新疆野苹果的遗传多样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新源居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在7个居群中最大;种级水平上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51 6,居群内为0.468 9;新疆野苹果居群的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居群间和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分别为15%和85%,说明新疆野苹果居群的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野生苹果、小凡山八棱海棠、津轻和国庆苹果果实为试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果皮、果肉绿原酸含量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4种苹果幼果期绿原酸含量均高于果实膨大期;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除了国庆,其余3种苹果果肉绿原酸含量均高于果皮;小凡山八棱海棠果肉绿原酸含量达790.73 mg/kg,远高于新疆野生苹果、津轻和国庆。  相似文献   

19.
新疆野苹果与栽培苹果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1种新疆野苹果和5个栽培品种果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方法,测定了果实的香气成分及含量,并进行亲缘关系计算和主成分分析,旨在研究新疆野苹果与现有栽培品种在苹果驯化中对香气改良的作用,更好地利用香气资源育种。结果表明:试验共鉴定出6类67种挥发性香气物质,物质的量浓度高于阈值的有19种,其中2-己烯醛等10种为所有苹果共有,苯甲醛等3种为新疆野苹果特有,2-甲基丁酸丁酯等6种为栽培品种特有。经分析‘秦冠’拥有与新疆野苹果最低的相似性以及最高的香气质量。综合表明,新疆野苹果以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特有挥发性香气物质,‘秦冠’以优质的香气质量可能成为培育香气丰富和浓郁新品种的较好亲本资源。  相似文献   

20.
新疆野苹果分离群体的构建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建立合适的用于构建新疆野苹果遗传连锁图镨的分离群体,【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为材料,利用人工授粉方法构建了分离群体,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作图亲本多态性、杂种纯度和群体内部的遗传结构进行了检测。【结果】结果表明,新疆红肉苹果和‘红富士’的遗传差异较大;排除了15株不确定的个体,确定110株作为新疆野苹果遗传图谱构建的作图群体;株系间无重复现象;64对SSR引物组合在作图亲本间共检测到232个多态性位点,其中有191个位点在P<0.01水平上符合孟德尔期望分离比,占多态性位点总数的82.30%。【结论】选取该群体作为构建新疆野苹果遗传连锁图镨的分离群体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