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竹叶兰(Arundina graminifolia)具有重要的药用、景观价值,对分布在深圳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典型群落进行调查,样方物种数共41种,隶属于19科37属。重要值排名前5的分别为竹叶兰(49.77)、猪笼草(25.84)、金丝草(25.78)、芒萁(17.34)和石菖蒲(14.85)。Shannon-Wiener Index(h)为1.22。竹叶兰的野外分布范围较狭窄,并呈片段化,不同群落中时常有其他兰科植物共存。建议对该类岩壁特色植物群落整体保护,形成独特的"画壁"景观。  相似文献   

2.
以盐地碱蓬、千屈菜、芙蓉葵3种耐盐草本景观植物为试材,研究了莱州湾西岸盐渍土中耐盐植物的生长规律及脱盐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成活率和盖度很高;对株高、地径和单株质量的监测结果表明,各植物在5~8月为生长最快的时期,进入8月后生长变缓;各植物脱盐率为5.40%~6.10%,其中盐地碱蓬脱盐效果最好;3种植物各有景观特点,适宜作为景观植物在盐渍土绿化方面推广。  相似文献   

3.
2021年9月8日,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正式公布实施。其中兰科杓兰属除被列入一级保护的暖地杓兰及未列入名录的离萼杓兰外,所有种都被列入二级保护。全世界杓兰属植物约50种,广泛分布在欧亚和北美。我国是该属植物的主要分布区,目前已记录39种,其中20余种为我国特有的种类,经作者多年野外进行植物多样性考察,已收集到四川黄龙保护区内分布的杓兰属植物12种,对其依次简述,供读者了解四川黄龙保护区及邻近山区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多姿靓影。  相似文献   

4.
绣球茜草(Dunnia sinensis Tutch.),中国特有种,国家II级保护植物,具白色变态叶状体,甚为美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及园林开发潜力。通过对分布于广东南昆山的绣球茜草的野外群落、生存环境进行系统的野外调查,结果表明:绣球茜草主要分布在公路两侧向阳处,呈带状、片段化;群落内主要是草本植物,以蕨类和禾本科植物居多;成株抗逆性较强,但其种子萌发力很低,幼苗抗逆性差;可结合绣球茜草良好的药用和景观价值,在就地保护的基础上,将其开发成园林和药用植物,充分利用其价值,以达到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硬叶兰健壮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基质对硬叶兰组培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假植15 d棕榈树皮+樟树皮+兰石处理的成活率最高,为81%,木屑+草木灰+兰石处理的成活率为72%,植物残根+草木灰+兰石处理的成活率为75%,泥土+兰石处理假植15 d后成活率为0;假植45 d后棕榈树皮+樟树皮+兰石处理的株高、叶长、叶宽和茎粗均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6.
汉中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开发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海龙 《北方园艺》2011,(9):100-102
汉中市共分布野生兰科植物34属57种,分别占到陕西省的87.8%和68.3%,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兰属中的春兰和惠兰、独蒜兰属的独蒜兰,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有传统贵重中药天麻、白芨等。汉中市野生兰科植物总体资源量大、分布广,有着悠久的兰科植物栽培和开发利用历史,但近年来由于盗挖滥采现象较为严重,建议加强保护,建立野生兰科植物基因库,并加强人工栽培进行开发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对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分布、生境特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区内共有兰科15属22种,占河北总属和总种数的71.43%、78.57%,以陆生型为主(19种,86.32%),有国家Ⅱ级保护兰科6种,濒危3种,易危2种,资源相对丰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应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区内兰科植物种类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为小莲花池、百草洼和大坑,分布集中的海拔为1300~1800m;区内兰科除角盘兰外,其余均在林下有分布,有9种兰科分布在疏林或草地,腐生兰主要分布在华北落叶松林中;本研究对现有的保护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1年对3年生金冠苹果用带木质部芽接的短枝型新红星品种,进行了不同解绑时间的调查。解绑时间设接后1周、2周、3周、4周、6周、8周和不解绑8个处理。每处理20株,共160株,平均每株树接6个芽,共960个芽。调查看出:’解绑时间对嫁接成活率影响很大。接后不解绑和1周后解绑,均未成活;接后2周解绑成活率仅16.9%;接后3和4周解绑,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1.8%和90.4%;接后5周、6周、8周解绑,成话率又依次下降,分别为83.6%、82.1%、.79.6%。分析原因接后过早解绑,由于接芽容易抽干、皱皮,降低成活率;而接后解绑过晚,往往造成倍芽也降低了成活率,即使接…  相似文献   

9.
广西全区植物约有6000余种,其中主要珍稀植物有43种,保护好这些植物资源意义重大,常见的植物保护方法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3种,目前广西区也建立了众多自然保护区和植物园来保护植物资源,对区内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铁矿尾矿地类立地条件差,生态恢复难度大。选择适宜树种在铁矿尾矿地上营造植物景观,苗木成活率高、生长正常,矿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营造植物景观后,能提高铁矿尾矿表层自然含水率,降低其容重,提高其孔隙度;提高铁矿尾矿表层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丰富铁矿尾矿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1.
曾宋君 《花卉》2011,(2):30-30
华南植物园用了近10年的时间对珍稀濒危物种彩云兜兰(Paphiopedilum wardii)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包括野生资源的调查、迁地保护、无菌播种和组培技术及其野外回归等,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水生植物,属国家三级濒危保护植物。通过20余年来对海菜花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征的调查,结合栽培观察和试验,探讨了海菜花的濒危原因,提出了保护措施。海菜花濒危既有自身因素也有人为因素。首先海菜花固有的生物学特性限制了其种群数量的增加,其次是人类干扰、水体环境污染、富营养化、藻类的抑制和水生动物的啃食、人类过度采捞等成为导致海菜花植物濒危的重要原因。建议保护生长地的水资源,有效地保护海菜花的生长环境和种群,从而实现就地保护;开展海菜花引种驯化和科学研究,实施迁地保护,不断增加海菜花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3.
华文 《花卉》2013,(8):29-32
本刊上期《世界杓兰属植物介绍(一)》一文中介绍了杓兰属植物中的欧亚大陆种群,本文继续介绍杓兰属植物的北美大陆种群,主要有:1.羊角杓兰(Cypripedium arietinum)中、小型种类,株高20-30厘米;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坐地嫁接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核桃坐地砧嫁接建园宜在夏季采用方块形芽接和环形芽接方法嫁接;2种嫁接方法的成株率分别为71.4%和65.5%,秋季芽接效果不佳;选择适宜时期嫁接壮芽,嫁接时注意保护芽体,接穗萌发后及时解绑可有效提高嫁接核桃的成活率和成株率。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东江林场(广东东江森林公园管理处)位于广东省紫金县西部,与惠州市惠阳区、博罗县、河源市源城区、东源县毗邻,地跨5个镇。东江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雨量充沛,最高海拔513.2米,场内山水相依,沟谷中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本场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历经一年的野外调查中,发现了国家保护植物金毛狗、金线兰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兰科植物如阔叶沼兰、黄兰、深裂沼兰等10种.  相似文献   

16.
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易繁殖,成活率高,养护管理简单,成本低,地方特色鲜明,是乡村绿化美化不可替代的植物材料。菏泽有乡土绿化植物300余种,对其景观配置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原有乡土植物景观保护,加强乡土植物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有效利用,为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区植物景观资源调查与营造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百里杜鹃林地是人为破坏与自然演进结果下的具有特殊杜鹃花群貌景观的风景区.通过文献调查与野外考察,收集了林区主要的野生杜鹃花种类及常见的其他景观植物,并分析了景区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存在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并保护好这里的野生杜鹃花群落资源,丰富植物景观,延长旅游时期,针对林区地形地貌及现有植物资源,在植物景观营造方面提出了几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南川木菠萝(Artocarpus nanchuanensis S.S.Chang),为桑科菠萝蜜属常绿高大乔木,种群数量少,为我国珍稀特有植物。介绍了南川木菠萝野生资源种群生存、保护现状与迁地保护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银川市引入了大花萱草、北京夏菊和美国小菊3种宿根花卉。观测表明,大花萱草、北京夏菊和美国小菊的引种成活率分别为96.3%、92.7%和88.3%,扩繁成活率分别为85.0%、90.1%和88.3%,具有较高的适应性。3种花卉引入银川后,其株高、冠幅、直径等生长指标与引种地并无显著差异,花色也无差异,且均可以顺利越冬、繁殖,经济性状也无变化。表明3种花卉的引种是成功的,适合于在银川生长。  相似文献   

20.
喷施竹叶黄酮对辣椒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培法,研究了喷施竹叶黄酮对辣椒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喷施竹叶黄酮可促进辣椒的生长,其中50 mg/L浓度处理效果最佳,株高较对照增加97.5%;冷害胁迫后,50 mg/L竹叶黄酮处理的辣椒叶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增幅分别为15.7%、5.3%和7.1%,说明喷施竹叶黄酮能一定程度促进辣椒生长,并能提高其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