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荒野景观为城市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传统城市景观营造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先阐述荒野景观的基本定义,再进一步对国内外城市荒野景观营造的案例进行梳理,得出结论为,城市荒野景观的营造类型大致分为移植式、模拟式和放任式;最后提出展望,探讨未来城市荒野景观营造的可能性和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福州中建海峡商务广场屋顶花园景观文化营造为例,探讨屋顶花园景观文化设计构思和指导原则,阐述景观文化营造应包括山石文化、水文化、新中式景观文化与生态文化,并结合施工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屋顶花园景观文化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营造要点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城市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营造内容的同时,总结出现阶段城市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营造的常见问题,包括成熟应用的植物种类较少、岸边植物的生态景观作用被忽略、植物种间搭配不合理以及冬季水生植物的生态及景观效果欠佳等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改善城市人工湿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现状,指导后续人工湿地的植物景观营造,提升城市人工湿地植物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大清河两岸景观营造为例,阐述了城市滨水带景观的设计与营造及河岸带的设计展望,指出该滨水带景观的现状与文化的营造上的不足,如河水污染的治理不够、照明系统的不完善。针对以上问题,强调大清河两岸应加强景观的营造,注重生态维护以及对滨水的利用,建设亲水平台等,完善滨水带景观。结合园林功能,对大清河上游、中游、下游提出具体的景观营造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朝阳大凌河风景区植物景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对风景区内植物景观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提出了丰富植物季相景观、增加植物景观层次、营造多样植物景观空间、营造冬季植物景观特色、增加植物景观科普知识的提升策略,为今后指导大凌河风景区植物景观质量的提升与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背景下,分析乡村景观营造中植物的应用,从乡村植物的要素、特色、营造原则及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为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低碳理念是指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是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提出的新时期生态发展理念。在高校校园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低碳理念,结合校园实际环境,设计符合校园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景观营造方案,树立科学合理的景观营造理念,完善现有景观营造内容,并改进营造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提高我国校园景观营造水平。  相似文献   

8.
"八景"是我国古代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地域特色鲜明、结构稳定的景观形式和文化现象,属于园林文化的范畴,是我们认识、研究古代景观营造的重要渠道。当今城乡景观面临"千城一面、万城同景"的尴尬局面,营造兼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城乡景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厘清"八景"文化概念的基础上,以安阳"八景"为例,分析"八景"文化对当今景观营造的现实意义,为地域性景观营造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张婕 《花卉》2020,(8):35-36
当代水景观的营造已经逐步脱离单纯的美学范畴,逐步发展为以水文化为基底,融合生态安全、现代科技、地域历史遗产和人文关怀等多方面功能的综合性水景观建设。以海绵城市以及城市水景观的营造,阐述水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水景观建设的耦合关系。从对海绵城市中水文化载体景观化营造方式的探究以及河道景观与城市共生案例的分析,旨在为现代水景观设计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以沈阳科普公园景观改造为例,对公园绿地景观营造方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为公园景观营造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背景下,分析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与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景观营造原则以及不同地段植物配置模式2个层面对乡村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探讨,旨在为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尤其以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尤为突出。合理布置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好土地资源,结合景观营造,形成良好的空间环境品质,让人们对城市地下空间产生亲切感,促使地下空间能够更好地使用和开发。从城市地下空间景观环境特点、问题、构成要素等来看,未来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必将朝着艺术化、生态化、多样化方向发展,课题研究以期为同行研究者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结合城市地下景观营造的意义和实际案例展开探讨,展示出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相似文献   

13.
寇新园 《现代园艺》2024,(1):156-158
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注重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三景通过“五感”综合作用于人的感官与心灵,为缓解大学生学业压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求学环境,高校景观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基于此,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校园“声景、光景、香景”的景观营造手法,并提出若干建议,从而提升高校景观品质,营造高质量的景观空间,希望为各高校景观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营造出系统性、多样性、功能性的城市广场植物景观,本文对城市广场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现状、功能、原则及布局方法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广场性质和类型提出具体的景观营造模式和细部处理手法,以期为各种城市广场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建设发展中,为满足城市居民居住需求,居住区"开放式"模式得以推广应用。开放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也随之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关注。如何营造开放式居住区植物景观,逐渐成为优化居民区内容结构的重要部分。以开放式居住区植物景观为主题,以开放式居住区植物景观配置原则入手,简要分析了开放式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宋代画家郭忠恕的《摹王维辋川图》和明代画家仇英的《独乐园图》,从选址、建造手段、植物配置等方面,浅析山水画中的景观场景是如何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营造天人合一的景观环境.旨在从中国山水画中的景观营造理念,为现代美丽乡村景观营造的处理手段提供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爽  董昆  宋立洲  殷庆瑞  王征  卜源 《现代园艺》2022,(2):84-85,88
相对一般园林,寺庙园林承载着更多的历史,有其特殊的文化价值.以香山碧云寺绿化景观营造为例,从植物材料配置、空间组织、种植手法等方面,探索寺庙园林植物景观中的禅学意境表达,为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的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指出商业步行街植物景观在美化街景、营造空间方面的功能,基于此提出了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并结合成功的建设实例、针对具体的街道提出了植物景观营造模式,以期为商业步行街的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校园特色植物景观是彰显校园环境特色,具有较大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校园绿化植物群落景观。营造校园特色植物景观具有提升校园环境优美度、提高学校社会知名度和提增师生员工自豪感等意义。常见校园特色植物种类主要为观花类和彩叶类植物,其景观设计形式为丛植、片植和列植。高校校园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具有特色植物景观的高校以及特色植物种类均较少。营造校园特色植物景观的途径和方法有选择适宜特色植物、做好特色植物群落规划布局和景观类型与生境设计、注意新老校区营造方法差异等。  相似文献   

20.
花境要求以艺术构图手法与生态学原理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植物景观,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常在公园、居住区、休闲广场等绿地中与其它景观元素共同营造不同类型的花境植物景观。本文结合华南地区花镜营造以及实践进行分析,为整体设计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