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定编号:黔审稻2006001号品种来源:黔南州农科所用外引不育系内香3A与自选恢复系QN2017组配而成。产量表现:2004年贵州省区试早熟组平均单产606.41 kg/667 m~2,比对照金优77增产8.94%,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贵州省区试早熟组平均单产654.65 kg/667 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5.42%,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单产630.5kg/ 667 m~2,比对照增产7.08%,16个试点中15增1减,增产点次达93.75%。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42.3 kg/667 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7.26%,3个试点全部增产。  相似文献   

2.
Ⅱ优98杂交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1年参加云南省区试,平均产量10450kg/hm^2,比对照增产11.73%,达极显著水平,是10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唯一比对照显著增产的品种。2000~2001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平均产量8570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66%,达极显著水平。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稻新组合区试,平均产量9712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7.0%,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公司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9481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98%,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稻中熟组合孟两优2816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两优2816是用孟S与2816 R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属中熟感温型品种,表现出高产大穗,抗寒力强的特点.孟两优2816参加广西水稻区试,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861.2 kg/hm2,比对照金优207增产9.10%.于2011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区试,2年平均产量8735kg/hm^2,较对照九优138增产1.2%,2年增产不显著;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955kg/hm^2,较对照增产11.1%。2006年示范种植,大田表现为抗逆性强,条纹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等发生轻。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0609)。  相似文献   

5.
吴多新  叶凤 《种子世界》2007,(11):43-43
博Ⅱ优134是海口市琼山区种子公司配组育成的弱感光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4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晚季在海口市琼山区进行5.73hm^2生产试验,虽然遭受强“达维”台风的影响,但仍获得相对较好的收成,平均产量5279kg/hm^2,比当家品种博Ⅱ优15增产317kg/hm^2,增产幅度为6.38%;2006年晚季在海口市琼山区进行36.67hm^2丰产示范,平均产量7622kg/hm^2,比博Ⅱ优15增产1161kg/hm^2,增产幅度达17.97%。[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双低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油杂2号(原名2000 F 100 D)系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甘蓝型优质油菜两系杂交种,在云南省秋播油菜区试和示范种植中均表现出生长优势强、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早熟等优良特性。云南省区试平均单产3570.9kg/hm^2,比对照花油3号增产29.13%,示范种植中平均单产2445~5880kg/hm^2,比当地邻田或同田推广品种花油3号、花油6号、A弘等增产7.6%-53%,最高单产达到5944.5kg/hm^2,表现出了显著的增产效果。2005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农乐988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乐988杂交玉米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国审玉2008011,是由江苏五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占、生产、经销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6~2007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试,两年平均产量9346kg/hm^2,2007年试验平均产量9278kg/hm^2,比对照郑单958分别增产5.6%和4.8%。在2007年列席国家黄淮海夏玉米高产竞赛中  相似文献   

8.
新麦18由新乡市农科所育成。2002年参加河南省高肥冬水组、河南省南阳盆地组、河南省信阳稻麦两熟组区试,3组试验产量均获得第一,分别比对照增产10.9%、9.7%、15.2%,2003年参加国家、河南省高肥冬水组区试和生产试验,增产显著,并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般产量7500~9000kg/hm^2。该品种半冬性、  相似文献   

9.
深优957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育成的晚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0027)。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2.2d,比对照金优207长1.2d。株型适中,叶色浓绿,有效穗293万/hm^2,株高  相似文献   

10.
该品种为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国家黄淮海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8288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3%,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8951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8%,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3~2004年平均产量8601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3.5%。居第1位。2004年国家黄淮海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8727kg/hm^2,  相似文献   

11.
株两优02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和株州市农科所合作用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优质早稻父本ZR02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2000-2001年湖南省早稻区试每公顷平均产量7647kg,比金优402增产165kg,日产量69kg,比金优402高1.8kg。2001年南方稻区早稻区试平均产量7384.5kg/hm2,比金优402增产338.2kg,达极显著水平。2001-2002年在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示范栽培0.75万hm2,据各地测产验收平均单…  相似文献   

12.
甘薯新品种龙薯1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薯1号原系号C3-2,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1992年以岩粉1号为母本,龙岩7-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甘薯新品种。2001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龙薯1号丰产性好,增产显著。1998年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平均鲜薯42814.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9.5%,平均薯干达11302.5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7.43%,均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年又参加福建省甘薯新品种续试,平均鲜薯40962kg/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20.7%……  相似文献   

13.
李云昌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种子》2006,25(11):90-92
中油6303是利用陕2A不育系等为材料,以大粒作为实现高产和高含油量有机结合的纽带,经测交、诱变、杂交和回交等方法选育而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具有品质优、抗(耐)病性强、产量高、含油量高、稳产性好等特征。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2256,3kg/h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7.11%;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860.75kg/hm^2,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4.70%,含油量44.05%,理论产油量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31.26%。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224.2kg/h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8.96%,理论产油量比对照中油821增产32.22%。其种子芥酸含量0.33%,商品籽饼粕硫苷含量18.28 μmol/g,符合国际领先的加拿大优质油菜标准,2004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在我国冬油菜主产区(长江上游区)应用前景广阔的优质高效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14.
苏玉20是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测配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在2003年江苏省春夏播玉米生产试验中产量名列第一,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玉20制种一般选择在新疆伊犁地区,制种产量一般在4500~6000kg/hm^2,最高产量达8000kg/hm^2。  相似文献   

15.
B优827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配组育成。该组合2000~2001年参加四川省优质杂交稻区试,两年平均产量达8540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6.75%,居参试组第1位。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上游中籼迟熟优质组国家区试,平均产量9212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5.40%,居参试组第1位。经统一送样检测,B优827米质达国颁三级优质米标准,表现优质、高产、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6.
长玉19为粮饲兼用型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06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2004—2005年参加山西省玉米中晚熟区试,平均产量10048.5kg/hm^2,比对照农大108增产8.7%。该品种具有优质、大穗、多抗、广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两系超级稻两优293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配制的一个超高产组合,2006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湘稻审2006029。它是继成功育成两优培九先锋组合的基础上又一次质的飞跃,产量达1.2万kg/hm^2,米质优,但它的制种产量低,难以满足大面积推广的需要。我们科学采用过来三系制种技术和二系制种技术的成功经验,运用水稻异交栽培理论,  相似文献   

18.
《种子世界》2005,(3):15-15
安徽省农科院宣布,被命名为“杂优豆1号”的世界第一个杂交夏大豆,在该院选育成功,已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杂优豆1号”在安徽省大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为抗病、高抗倒伏、高产稳产等优势,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67.4kg/hm^2,比对照增产19.14%,蛋白质含量43.56%,脂肪含量18.96%,商品性好,示范产量达4179.0kg/hm^2。  相似文献   

19.
优质三系杂交香稻黔香优302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黔香优302是用香型优质三系不育系粤丰A与香型优质恢复系黔香恢302配组育成的优质三系杂交香稻。2003~2004年参加贵州省水稻区试和生产试验,区试平均产量8.13t/hm2,比对照汕优63低2.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84t/hm2,比对照金优63增产3.37%。稻瘟病抗性优于对照,耐寒性强,稻米品质达国标优质稻谷二级标准,200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香优302在贵州省内外示范推广,产量与一般杂交稻相当,栽培试验最高产量11.84t/hm2,其香型稻谷和稻米的商品价格较高,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10.22%,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点次为62.5%,最高产量213.00kg/667m^2。通过重庆市2002-2004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27.50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2%;已经进入重庆市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