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迪卡猪,系美国畜牧专家用长白、约克、在杜克、汉普夏等四个优良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的四系配套猪种。本文以母猪繁殖性能、母猪年产肉总重量和瘦肉总重量作为指标,来报道迪卡猪在贺县的生产性能。一、材料和方法 1、试猪:我场饲养的30头父母代检定母猪,与3头父母代检定公猪进行交配。观察其开产一年来的产仔情况。第一胎所产的健康断奶仔猪165头,育肥至平均180日龄结束,全部出栏,抽样作屠宰测定。 2、日粮营养水平:日粮配方根据我国  相似文献   

2.
综合治疗后备母猪瘫痪症郑四清(东莞市凤岗镇农业发展总公司东莞市511748)某猪场自1995年6月份以来,陆续发生37例CD系后备母猪(广大公司深圳种猪场引进的“迪卡”父母代种猪)不同程度的瘫痪。临床所见在该场中仅见80~100kg的CD系后备母猪患...  相似文献   

3.
正大岳阳有限公司生产的正大牌“151”猪精料和广西浓缩饲料厂生产的华桂牌猪精料均为肉猪精料,其消化能为3兆卡/公斤,粗蛋白质38~40%、钙3.5~4.0%、磷1.2~1.8%。我区各地都有售。由于采购鱼粉,豆饼等饲料较困难,贺县畜牧水产局种猪场自1989年9月开始试用“15l”精料饲喂母猪,至今为止取得了好的效果:100头迪卡后备母猪培育良好,后备母猪受胎率为98%,迪卡后备母猪平均活产9.67头/胎、仔猪初  相似文献   

4.
郭丽  李宁  张刚 《畜牧兽医杂志》2013,32(4):59-59,61
所谓后备母猪,就是指仔猪育成(2月龄)到初次配种前留做种用的母猪。1后备母猪的选择方法1.1父母后备母猪母辈必须来自产仔头数多、泌乳好、护仔性能好、哺育率高、断奶窝重较高的经产母猪;且生产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好、饲料利用率高等;选留2~5胎母猪的后代为宜。  相似文献   

5.
<正>在生产实践中,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必须做好后备母猪的选1留工作。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提高猪群平均窝产仔数、仔猪初生重、仔猪断奶重、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和抗病力。下面就如何挑选后备猪做简单的阐述。1父母代的选择通过查询养殖场系谱档案了解其父母及其直系血亲的生产性能,选择母性好、产仔多、泌乳力强、仔猪生长发育快、断奶体重大、适应性强,所生产后代饲料报酬高、增重快、肉质好、屠宰率高、第2~5胎的母猪的后代。  相似文献   

6.
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母猪饲养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键。迪卡猪具有生长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鲜嫩、繁殖力强等特点,我局从1998年3月从保定市太行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引进父母代迪卡猪一套106头,今年1月有23头母猪产仔,平均窝...  相似文献   

7.
(一)欧美发达国家高产母猪现有生产水平种母猪的生产能力比30年前提高了1倍左右(10~12头提高到20~22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其生产水平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二)规模化猪场母猪营养与饲养存在的问题1.种母猪的健康问题;2.后备母猪不发情,淘汰率高;3.妊娠母猪产仔数和有效产活仔数低;4.泌乳母猪采食量下降,断奶仔猪体重小;  相似文献   

8.
1993年6月中旬,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了一起猪的急性腹泻病例,经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PED),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一、流行情况1993年6月11日,本场11号栅饲养的一批正拟断奶的泌乳母猪,有2头母猪突然发生腹泻,以后自6月15日起,迅速蔓延至全场所有的泌乳母猪患病,该场当时37头泌乳母猪,除9头母猪仅表现为不吃料外,其余28头母猪均发生腹泻。泌乳母猪腹泻后,立刻致使所有吮乳仔猪腹泻,以日龄越小的仔猪死亡率越高,吮乳仔猪496头发病,死亡134头,死亡率达27%。6月15日起,全场所有断奶行猪也先后陆续发生腹泻,发病率100%,但未发生死亡。此次大小猪只腹泻自6月11日开始至7月5日结束,历程近一个月。空怀母猪、后备母猪及公猪未发病。  相似文献   

9.
饲养哺乳母猪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泌乳力,加快仔猪增重,提高哺乳成功率,而泌乳力是影响仔猪成活率和断奶体重的关键因素。普洱县城郊的一个个体养猪场具有存栏母猪120头、年出栏商品仔猪1800头生产规模,主要饲养“DLY”猪种。在饲养管理中,哺乳母猪泌乳力低、哺育能力不强、仔猪成  相似文献   

10.
仔猪早期断奶可以缩短母猪哺乳期,增加母猪年产胎次和产仔头数,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母猪的经济效益。 一、断奶时间。据试验在目前饲养条件下,以30~35日龄断奶较为适宜。这是因为母猪产后20天泌乳量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30~35日龄时泌乳高峰已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C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粘膜、浆膜等出血性素质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一般认为猪不易发生维生素C缺乏症。因此,各国猪的饲养标准均未将其列入。我场1991年3~5月份共有18头经产迪卡母猪所产184头哺乳仔猪及84头刚断奶小猪,发生维生素C缺乏症,经诊治,全部康复,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饲养情况:我场养有迪卡母猪100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迅猛发展,优良品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但引种后的良种母猪生产性能却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普遍存在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配种难、产仔少,死胎弱胎多、疾病多等问题,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许多猪场在生产过程中步入了引种-维持-退化-引种的怪圈中.如何发挥引进的良种母猪的生产性能,是当前许多猪场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提高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重要性 猪的繁殖性能主要包括产仔数、初生重、泌乳力和断奶窝重.猪场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母猪繁殖率的高低.一个年产万头的良种猪场,每年补充的后备母猪约有150头左右,因此提高初产母猪的繁殖性能尤其重要.以一个有1,000头母猪数的猪场为例,如果每头母猪年提供22头断奶仔猪,则该场的断奶仔猪数为22,000头,但如果每头母猪只育成16头断奶仔猪,则该场的断奶仔猪数为16,000头.2个猪场相差6,000头断奶仔猪,如果1头断奶仔猪600元计,则前一个猪场比后一个猪场一年中多收入360万元.因此,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是猪场盈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猪喘气病在我场1973年9月暴发,当时有生产母猪后备猪110头,其中有明显症状的37头,占34%。1974年发病仔猪280头,死亡仔猪142头,活埋病仔猪87头。当年仔猪育成率由上年的88%下降为47%,双月断奶种猪平均头重下降2.6公斤。另外种猪生长缓慢,延长了饲养期,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2月底,我市某养猪场3~5月龄后备公、母猪出现以咳嗽、气喘、流鼻血为主症的疫病流行,经我们深入调查了解结合细菌学培养分离镇检,确诊为嗜血杆菌引起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现将该病发生情况与防治介绍如下。至发病情况1995年11月,我市从北京原种场引进双月断奶的迪卡种猪一套,共计109头。(其中仔母猪100头,后备公猪9头)。分别在我市3个种畜场进行隔离饲养观察。1个多月后放在某场的56头迪卡仔猪相继出现咳嗽、气喘、呼吸急促、流鼻血等症状,发病初期,采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进行治疗,无效,未能控制该病的发生,反而很…  相似文献   

15.
1 后备仔母猪的选留 后备仔母猪的选留是获得母猪高繁殖率的基础,要以父母代的生产性能为依据,选择生长发育快、体型外貌好、饲料转化率高的公猪与产仔数多、初生重大、泌乳力强、育成率高、断奶重高和母性好的母猪所生的后代,选留的标准应符合本品种特征.选留应多次进行,初选应在仔猪28~35日龄,体重在7.5kg以上时进行,乳头和外生殖器官应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6.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要想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能力。1选择优良母猪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本大都采用杂种母猪。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要,内销商品猪场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选择后备母猪,体型应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  相似文献   

17.
法系大白猪产仔多、生长快、料重比低,经过我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说法。我场从北京华都引进的法系大白5308号于2002年5月30日顺利产下27头仔猪,当时因产到22头时母猪实在无力,最后5头助产但死亡,其余22头吃过初乳后寄养给其他母猪8头,至断奶共成活20头仔猪。这个特别的产仔数据引起了场领导重视,经查看档案得知5308号是2000年4月份引入我场,第一胎是2000年8月8日产仔14头,断奶成活12头;第二胎为2001年1月5日又产仔22头,断奶成活18头(寄养6头),第三胎为当年6月5日产仔22头,断奶成活17头(寄养8头),第四胎就是2002年5月30日产仔27头,断奶后…  相似文献   

18.
<正>本场19年5月投产,引进大白、长白、杜洛克纯繁,1 160头基础母猪,采用4周节律设计,每批次断奶210头母猪,月断奶仔猪2 200头,年断奶仔猪28 000头。本场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和污水处理区。生产区有2栋配怀舍、1栋产房、1栋后备母猪舍。本场后备母猪年更新率40%,后备母猪在场内培育。建群时猪流行性腹泻(PED)抗原抗原、抗体双阴性(如图1)。  相似文献   

19.
某5000头丹系母猪场平均窝产仔数在16头以上,多余仔猪需用奶妈猪来代养。为提升仔猪断奶成活率及母猪利用率,本试验选用5日龄仔猪使用智能哺乳设备代替母猪进行超早期断奶饲养。结果表明,5日龄超早期断奶模式的仔猪断奶重及断奶成活率可以达到猪场断奶要求,提升了母猪利用率。在实际生产中,该模式会大大提升猪场生产效率,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仔猪|补奶|超早期断奶|替代母奶  相似文献   

20.
施格猪是我国80年代初从比利时引进的优质瘦肉型种猪。其瘦肉率高,饲料报酬好、产仔率高,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1996年我场从深圳引进600头施格祖代公母猪,为探讨施格猪断奶重与个体重等生产特性,对我场纯种繁育的施格初产母猪进行统计分析。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 108头试验仔猪系本场12头初产母猪1999年4月所产。1.2 饲养管理 仔猪出生12小时内称其初生重、剪牙、断尾、打耳号。3日龄注射牲血素、5日龄开始补料,饲料为“福寿”牌“妈妈-7”,哺乳母猪统一用自配料,饲养管理相同。仔猪在产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