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8 毫秒
1.
将层次分析法用于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评价,以社会经济发展、集镇建成区环境和乡镇辖区生态环境3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国胜乡评价指标体系,对国胜乡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国胜乡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重点在于社会经济发展,集镇建成区环境未达标指数较多,需加强建设,以达到环境优美乡镇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2.
创建中国环境优美乡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既重要也必要的措施。中国环境优美乡镇重在环境保护设施和生态治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有显著的拓展,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力。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因素是中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的物质基础,而环境优美乡镇的成功创建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3.
利用岱岳区各乡镇气象灾害调查资料及气象站和乡镇气象站观测资料,从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四个主要因子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价和区划,提高农村对暴雨洪涝灾害的抗御能力。结果表明,岱岳区洪涝灾害轻、低风险分布范围大,主要集中于中部、东南部,中、高度风险区分布较零散,范围小,这些乡镇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4.
余敦  付永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65-2066,2070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耕地质量的等级.结果表明,武宁县总体耕地质量较差,大部分乡镇的耕地质量等级为差或一般,只有少数乡镇耕地质量较好.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模糊综合评判法适宜用于耕地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山区城镇建设用地是土地资源利用中尤其需要给予关注的重要类型,对其集约利用状况评价及空间分异特性分析认识,是科学管理土地的基础内容。选取具有山区城镇的个旧市各乡镇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以Arc GIS为技术手段,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从利益强度指数、增长耗地指数和用地弹性指数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各乡镇土地利用空间差异较大,其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受区位发展、乡镇职能、乡镇支柱产业以及地形条件的影响较大,并与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海林农场被评价为“海林模式”在黑龙江农垦总局的113个农场中,海林农场是其中较小的一个,也是基础条件较差的一个。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农场几年来获得了“国家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2005年以来,北京市密云县认真落实首都水源保护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以创建国家生态县为平台,以建设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和新农村试点衬、推进村为载体,以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应突出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管长效机制及新农村整体提升工程三大重点,推进密云县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了解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组织有效性,分析制约其组织有效性发挥的因素,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以便为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及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改革和建设提供依据。采用组织有效性作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基于利益相关者方法,通过对与金沙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及其相关的农民、农技人员、乡镇政府、上级业务部门、农业企业或农民组织等进行调查问卷,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利益相关者承认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方面的突出作用,但仍有大部分利益相关者认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不能很好地实现其组织目标,乡镇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满足多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多数利益相关者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的现状总体评价表示不满意,因此可以得出其组织有效性并不高的结论。最后,对运用利益相关者方法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组织有效性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永嘉县委、政府提出创建生态永嘉的宏伟目标后,花坦乡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加强生态宣传教育,在保护好原有的古村落文化的同时,进行生态建设、环境治理,形成比较有特色的生态型乡村风貌。并努力把花坦乡建设成山川秀美、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乡镇。2005年花坦乡被评为省级生态乡,2007年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改革的进行中,乡镇一体化建设正在进行。加快农村的综合发展,对加强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畜牧业的发展在整个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乡镇畜牧业的发展也是其公共服务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乡镇服务体系,对建立乡镇一体化的建设作用同样巨大。本文主要对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体系进行探究,以期能够对乡镇的一体化建设,农业的综合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的12年多来,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活动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效应,有利于提升农村的生态文明水平,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该研究基于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分析了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的示范作用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盛周君  孙世群  倪小东  褚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91-9992,10000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模型对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开展生态省建设以来,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已建立的辽宁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18 年各环境要素监测结 果,对研究区辽宁省进行了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并利用GIS 软件直观的将评价结果呈现,为类似地区 不同时段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甘南州是青藏高原"中华水塔"的重要涵养地。其农牧村城镇化条件、城镇化功能、城镇化动力都具有区域特殊性。实施中心城镇优先发展战略,对化解甘南州城镇化弱质与建设资金短缺的区情,协调甘南州生态环境保育与区域发展,降低进城农牧民的转移成本和分享现代文明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心城镇的发展,为甘南州招商引资,吸纳、存留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最后从确定合理的城镇规模、增强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壮大城镇产业、注重城镇特色化建设、加强中心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等5个方面,提出了中心城镇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朱军  张海燕 《北京农业》2011,(36):126-127
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吉林省通化县兴林镇曲柳川村经济社会发展及优美村屯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兴林镇曲柳川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安市石垭镇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安市石垭镇194份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Pb、Zn、Ni)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将结果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进行对比,结果发现Cd和Hg含量在局部地区超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作为评价方法与标准,对项目区内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项目区并未受到8种重金属的污染,土壤总体尚清洁。  相似文献   

17.
刘建  刘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850-7851,7855
土壤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及时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方法较多,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还有待提高。综合标识指数法已在我国河流水质评价中得以成功应用,鉴于该方法既可给出待评价样本的环境质量等级,又可表达其单项指标超标的个数和整体是否满足给定环境质量目标的情况,将引入并应用于某地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至少与2种及以上其他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在玉门地区露地覆膜栽培条件下,对15个粮饲兼用玉米品种进行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作为饲料玉米的禾创599产量最高,垦玉101次之,分别较对照豫玉22增产47.1%、32.02%;作为粮食和干饲料玉米的垦玉101产量最高,为18373.60kg/hm2,禾创599次之,为17879.65kg/hm2,分别较对照豫玉22增产6.31%、3.45%。综合考虑认为,垦玉101、禾创599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可作为粮饲兼用型玉米可在玉门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三峡库区的万州区分水镇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该镇长江次级河流汝溪河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该河流的水质并不乐观。通过分析该河流流域范围内由于水土流失、畜禽养殖和化肥农药造成的面源污染现状,得出汝溪河的有机污染负荷COD>BOD>TN>TP,其中COD的贡献主要来自畜禽养殖和水土流失、BOD的贡献主要来自畜禽养殖、TN和TP的贡献主要来自化肥农药。从水环境的角度提出了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整合畜禽养殖点、建设沼气池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等应对面源污染的措施,有利于保护汝溪河水环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分水镇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保护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破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