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生态需水量是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而提出的,是近年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生态需水量研究进展基础上,介绍了生态需水量的概念、特征与分类,并总结了生态需水量的主要计算方法,同时就常用2种计算方法(Tennant法和曼宁公式估算法)及其在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生态需水量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从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两方面探讨了热点问题,围绕生态水文模型、驱动机制与演变规律、河流生态资产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关系模型、生态调度模型和生态流量预警等关键技术,提出了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模式;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根据河流现有生态状况,首次将海河流域平原河流划分为干涸沙化、水质污染和生境破坏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河流特点和修复目标,分别用植被需水定额法、75%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和槽蓄法计算了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海河流域平原河流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8.12 亿m3,相当于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的8.4%.最后将上述四种计算方法分别与Ten-nant法进行了比较.用植被需水定额法计算的干涸沙化型河流生态需水量结果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4%~5.5%,远小于Tennant法的最小生态需水量;75%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计算的水质污染型河流所需的生态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比为15%左右,略高于Tennant法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用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计算的滦河生态需水量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百分比为6%,接近于Tennant法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槽蓄法计算的生态需水量结果与河流水量修复目标密切相关.总的说来,本文所采取的计算生态需水量的方法在海河流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陈顺胜  刘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56-10456,10489
分析了河道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商丘市生态水系工程包河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并对生态需水量对生态水系工程建设可行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国内外一些学者曾用田间试验和某些计算方法求算并研究作物需水量和需水规律。本文采用文献[3]中的有关公式和北京地区的气候,物候资料,应用电子计算机求算了北京地区通县、延庆,平谷、顺义、大兴、房山、古北口、门头沟、海淀等9个不同类型产麦县(区)的冬小麦生育期间逐旬的及全生育期的需水量。根据计算的系统需水量资料,对北京地区冬小麦需水量进行了时空分布特征的探讨。在对冬小麦需水量与降水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冬小麦的合理灌溉对策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对湿地生态需水量的计算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采用生态功能法分别对天津滨海新区湿地补给地下水需水量、湿地土壤需水量、湿地植物需水量和生物栖息地需水量进行了计算,最后得出天津滨海新区湿地的最低需水量为1.78×109~2.77×109m3,最适需水量为5.39×109~8.08×109m3,最高需水量为12.07×109~14.09×109m3。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Tennant法更适合计算大伙房水库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对Tennant法计算标准进行修正,考虑了河流丰、平、枯水文变化特征,采用典型年逐月径流量修正Tennant法计算的生态需水量,不仅体现了天然河流水文变化特征,使计算的最小生态需水量更科学、更合理,而且减少了大伙房水库一些不必要的弃水,减轻供水期,尤其是枯水年供水期的水量分配压力。  相似文献   

8.
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概述与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口湿地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计算湿地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就更加重要。介绍了河口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并以双台子河口湿地为例计算了其最大、最适和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对双台子河口湿地的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乌梁素海生态补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乌梁素海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确定恢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生态补水量。【方法】在分析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功能法,依据湖泊蒸发量、渗漏量以及污染物控制需水量,推求了乌梁素海最小生态需水量,根据湖泊水量平衡原理,对乌梁素海的生态补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在确定的乌梁素海排水量及排放污染物情况下,使COD达到Ⅳ类和Ⅴ类水标准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6.31和17.41亿m3,相应的生态补水量分别为30.87和11.97亿m3;使氨氮达到Ⅳ类和Ⅴ类水标准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8.1和13.31亿m3,生态补水量分别为22.66和7.87亿m3。【结论】恢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需根据湖泊容积和修复计划分年度补水。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民勤县天然植被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干旱地区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为区域生态用水与经济用水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针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降雨量少、植被退化、盖度降低等现状,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干旱区受破坏非完全覆盖的天然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计算植被生态需水定额,扣除有效降雨后得到生态缺水定额,再结合遥感解译的不同类型植被的生态植被面积,获得植被生态需水量和生态缺水量。【结果】民勤县植被适宜和最小的生态需水量在枯水年分别为7 652.0万和4 045.3万m3,平水年分别为7 554.9万和3 994.0万m3,丰水年分别为6 546.3万和3 460.8万m3。植被适宜和最小的生态缺水量在枯水年分别为6 040.3万和2 433.7万m3,平水年分别为5 714.6万和2 153.8万m3,丰水年分别为4 220.4万和1 331.4万m3。【结论】利用FAO提出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植被生长期各月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与利用热脉冲法所得结果差异较小,说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可靠,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干旱区。  相似文献   

11.
流域生态需水研究体系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生态需水研究是科学管理水资源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广受国内外关注.在定义流域生态需水的概念基础上,针对国内外生态需水研究现状,提出了包含四级的生态需水研究体系,从流域角度对比分析了水生态系统和旱地生态系统以及二者地下水系统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认为流域生态需水尚需要在生态需水的内涵和研究内容、时空尺度效应、“三水”耦合关系、计算方法、非常规水资源利用、3S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适应现代水资源流域管理的理念基础上,完善生态需水研究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线性生长假设利用极端温度计算日积温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积温是评估区域热量资源和测算生长发育进程的重要指标,准确计算日积温是作物模型中有效模拟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科学调控田间水肥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基于生物生长发育速率对温度的线性假设和日极端温度论述了目前流行的2种日积温模型的利弊,并在正弦模拟温度日变化计算小时温度的前提下,引进以时积温改进日积温模型的方法.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日均温法可能导致真正的日积温被高估或低估和日极值法可能高估日积温,然后以实例分析和论证了3种日积温模型与真正的日积温间的差异,得出时积温方法计算日积温误差相对最小的结论.为准确估算日积温,建议基于线性假设和日极端温度计算日积温时采用这种时积温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外农林业集水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现状,以提高雨水与地表径流的利用率为目的,较详细地阐述了应用于农林业集水技术的理论。在介绍国内外的集水技术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组成一套完整的集水技术的各个主要部分出发,总结了国内外集水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其在农林业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集水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农林业集水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Real coded Accelerating Genetic Algorithm(RAGA),Chaos Algorithm(CA)were used to solve the sensitivity index of Jensen model which is one of models of crop 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After comparing with the outcome of Least Square Regression(LSR),the result showed that RAGA not only had high accuracy and more effective,but also saved calculating time.The authors provides new effective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index of crop water production function.  相似文献   

15.
土壤有机碳组分化学测定方法及碳指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土壤有机碳组分化学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宜使用范围,基于前人研究,对近年来使用较多的KMnO4氧化法、改进的Walkley-Black氧化法、酸水解法测定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全面综述,重点阐述了3种方法测定有机碳组分的优缺点,探讨了有机碳组分测定方法发展对碳库管理指数(CMI)计算方法的完善,以及不同测定方法分类的有机碳活性组分和惰性组分在固碳指数(RI)计算上的差异。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比较了3种方法在近19年(2001—2019年)的引用量,以及近10年(2010—2019年)利用这3种方法进行CMI和固碳研究的引用趋势。在比较3种方法优缺点和引用趋势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KMnO4氧化法适合用于土壤活性有机碳测定和CMI的计算,且使用20 mmol·L-1 KMnO4能够有效规避该方法的多数缺点;改进的Walkley-Black氧化法适合用于土壤固碳研究和CMI的加权计算;酸水解法适合于以探究生化稳定性为目标的有机碳活性组分和稳定组分测定。最后,展望了未来在有机碳组分测定方法的发展方向、提高土壤固碳潜力和建立碳库评估新模型上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旨在为揭示土壤质量动态变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优化生长假设利用极端温度计算日积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积温是评估区域热量资源和测算作物生长发育进程的重要指标,准确计算日积温是作物模型中有效模拟和预测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科学调控田间水肥管理的基础.本研究以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反应的优化假设为前提,对比分析基于日极端温度通过日均温估算日积温的2种方法、温度日变化正弦模拟得到小时温度并以时积温改进日积温模型的方法,与温度日变化曲线和三基点温度围成的真实有效的日积温的差异.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日均温法可能导致真正的日积温被高估或低估和日极值法可能高估日积温,然后以实例分析和论证了3种日积温模型与真实有效的日积温间的差异,得出时积温方法计算日积温误差相对最小的结论.为准确估算日积温,建议基于优化假设和日极端温度计算日积温时采用时积温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物种间和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作物种间和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对于发展节水农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概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表达、测定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介绍了影响作物WUE的内部因素包括作物种和品种、解剖结构及生理学特征及各自的作用机理, 并提出了今后提高作物WUE尚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膳食纤维具有多种营养功能特性,在维持膳食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其水溶性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目前,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综述了膳食纤维的定义及性质功能,重点介绍了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膳食纤维提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如何净化养殖池塘水质、改善养殖水体环境质量已成为渔业养殖环境和生态研究的重点。阐述了池塘水质净化方法研究的进展,着重讨论了各种水质净化方法的处理原理和处理效率,并就水产养殖水体处理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方法在水土资源系统中应用,概述引入SD理论的水土资源系统,论述SD在水土资源利用模拟、承载力评价、优化配置、生态系统仿真、水土资源复合系统模拟等领域应用及现实意义。针对SD方法在水土资源系统中应用现状,从研究体系、模型和方法等方面分析SD方法在水土资源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法、多角度及多维度展望发展趋势,以期SD方法与水土资源系统融合,为今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