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逸茗 《上海茶叶》2006,(1):44-44
上海市闸北区永和小学,于1998年开始开展少儿茶艺活动,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将“客来敬茶”这一文明礼俗在学校、班级推广、普及。让学生通过茶艺活动,从小懂得一些茶知识,学会一些茶礼仪,掌握一些常用的沏茶方法,发扬文明礼貌,培养高尚的情趣与气质。虽然与其他较早开展少儿茶艺活动的学校比,起步较晚。但在上海市茶叶学会和上海市中小学茶艺教研组关心支持下,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几位茶艺教师的精心指导,少儿茶艺活动在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颇有特色;并走进家庭,走向社区,成为上海市屈指可数的有名的少儿茶艺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2.
逸茗 《上海茶叶》2006,(3):41-41
闵行区梅陇镇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在小学教育中颇有特色,曾先后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闵行区精神文明单位、闵行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被列为上海市数学、语文教学实验基地。8年来,学校以茶文化教育活动为抓手,充分挖掘茶文化中的内在教育功能,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大力培育民族精神,组织师生从茶世界里识乾坤,以茶修德,以茶益智、以茶会友、以茶冶情,努力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2005年被授予上海市“少儿茶艺”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3.
《上海茶叶》2007,(4):I0001-I0001
十五年来,上海少儿茶艺从小到大,从一个区遍及到十几个区,从一所学校辐射到近二百所学校,发展至今,全市已涌现出三万多名小茶人。 十五年来,上海少儿茶艺开展了数十次茶艺表演大赛,其影响遍及全国播及世界。小茶人的足迹走遍了祖国各地及香港、澳门,以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相似文献   

4.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日子。在举国上下欢庆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上海少儿茶艺创建十五周年的大喜日子。 十五年来,上海少儿茶艺从小到大,从一个区遍及到十几个区,从一所学校辐射到近二百所学校,发展至今,全市已涌现出三万多名小茶人。  相似文献   

5.
《上海茶叶》2005,(4):36-36
1999年,黄浦区回民小学在老西门街道的帮助下成立了校少儿茶艺队,并在复兴东路清趣阁成立了少儿茶艺实践基地。之后,又进入区少儿茶艺培训领域。在社会的支持、纳入正规的教学研讨轨道,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不到一年校茶艺队就在市区少儿茶艺中崭露头角。正如校领导所说,我们起步较晚,但由于赶上了好时光、抓住了好机遇,因此发展得比较快。  相似文献   

6.
《上海茶叶》2007,(4):I0002-I0003
11月4日,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上海市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茶叶学会在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召开上海市少儿茶艺十五周年庆祝大会。对培育和推广少儿茶艺作出显著贡献的七十位老师、小茶人及茶界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尤其是对近年来开展少儿茶艺取得显著成效的十所特色学校进行表彰。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长三角少儿茶艺邀请赛颁奖仪式,于5月11日在大宁国际商业中心广场隆重举行。上海市茶叶学会理事长黄汉庆、秘书长周星娣出席了颁奖仪式。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少儿茶艺研讨会暨少儿茶艺邀请赛上,上海市闸北区洛川东路小学、水和小学、黄浦区回民小学、应昌期围棋学校、闵行区梅陇中心小学,联合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出倡议《弘扬茶文化,学做小茶人》。倡议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乐勤 《上海茶叶》2007,(4):14-15
最初,我对茶文化一无所知,认为喝茶是男教师的天性。但是就在我担任大队辅导员的那年,1993年6月,沪北新村小学茶艺队的队员来我校展示。她们精湛的表演,令学校的领导、老师、同学都赞叹不己,同时也使学校萌生了创立一支中学生茶艺队的想法。因此,作为大队辅导员的我,  相似文献   

10.
申江 《上海茶叶》2007,(1):36-36
二、少儿茶艺 少儿茶艺这枝奇葩,在中国茶文化百花园中,以其独有的魅力,在祖国大地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引起了中外人士关注,并赢得了社会大众的高度赞美。以茶艺美学的原理,剖析少儿茶艺之所以颇受人们的欢迎,是因为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审美价值和审美趣向,即东方人的审美意识、东方人的美感、东方人的审美观念,具有东方美学——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密切结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首次召开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标志的话,上海现代茶文化已经持续发展了20年。经上海茶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20年的来所取得的成就有目皆睹,特别是在海派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社区茶艺、职业培训和吴觉农纪念馆等五大品牌,更突显以茶艺为主体的海派茶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上海茶叶》2006,(3):36-36
首届全国茶艺表演电视大赛暨中华茶艺小姐评选活动上海赛区选拔赛决赛于2006年6月2日在享有“海上梨园”美誉的豫园戏苑拉开帷幕。本届上海赛区选拔赛由上海市茶叶学会、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上海华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并得到上海满堂春茶叶市场管理有限公司、华氏紫砂坊、安吉银羽茶业园、上海豫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上海应昌期围棋学校对本次大赛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逸茗 《上海茶叶》2005,(3):31-31
上海市应昌期围棋学校是由已故台湾著名实业家应昌期先生与黄浦区教育局共同投资建造的一所九年一贯制的特色学校。地处黄浦区中心,毗邻南京路步行街。  相似文献   

14.
《上海茶叶》2007,(4):F0003-F0003
由上海市茶叶学会和闸北区上海市馨悦茶学社和杭州市老年绿茶道队两支老年茶艺队伍联袂在上海大宁国际茶城,举行“2007沪杭两地老年茶艺交流”会。  相似文献   

15.
茶艺教学在长桥地区已有5年多的历史。 近年来,长桥街道加入了上海市茶叶学会,成为了单位会员,对茶艺教学给与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组建了“长青树老年茶道队”,茶道队曾参加“全国首届茶艺电视大赛暨中华茶艺小姐选拔赛”,参加“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和“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博览会”的茶道表演,表现不俗,富有创意,深得茶界专家好评。  相似文献   

16.
少儿是祖国的花朵,世界的未来和希望,她们的成长亦正处在长知识、长品德、长技能的朝气蓬勃时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时期。加强少儿教育,就是要创造良好学习环境是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从中华文化的魅力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启示与教育。当前全球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种能力,并与艺术渲染。同时,她还需要感悟和修炼。  相似文献   

17.
申文 《上海茶叶》2007,(1):35-35
人们习惯于对生活中的茶艺,搬上舞台向观众展示,谓之茶艺表演。后为了区分于表演内容的不同,便有了各种名称。诸如以茶类分为红茶茶艺、绿茶茶艺、工夫茶艺;以茶名分为龙井茶艺、碧螺春茶艺、普洱茶艺、茉莉花茶艺;以历史题材分为唐代茶艺、宋代茶艺、明清茶艺;佛教茶艺、道教茶艺;又分为生活茶艺、民族茶艺等等。在此基础上还出现各种名称的茶艺,如客家茶艺、农家茶艺、待客茶艺等等。主题茶艺则是在茶艺表演中涌现出的一种新的茶艺表演形式。由于它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颇有创意,又有一定的情节,给人有一种新鲜感,又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和共鸣,因此深得人们的欢迎。本文就主题茶艺的表演艺术方面的技巧,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申文 《上海茶叶》2006,(4):34-34
当今中国盛行茶艺,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的茶艺演示活动,这是中华茶文化繁荣和发展的象征,但是,茶艺虽传承于中国的传统茶道,却与古代的茶道又有所不同,可谓是一种中国式的创新“茶道”。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12日下午由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工会主办,吴中路小学协办的“品香茗,迎世博——茶与健康、美丽、智慧”的活动正在吴中校园的茶艺室里进行,参与本次活动的是徐汇区教育系统优秀女性代表。上海市教育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副主任朱晓娟、徐汇区总工会副主席兼女职工委员会主任陈华、徐汇区女职工委员会副主任沈培华、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朱建华等领导也出席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20.
海葆 《上海茶叶》2005,(1):37-38
现代茶艺美学是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对现代茶艺的美学原理、美学法则、形成和发展、茶艺的美学特征、审美情趣和审美取向、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等等,进行探索和研究,揭示茶艺美的本质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对于我们学习茶艺的人士而言,学一点茶艺美学是大有稗益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对茶艺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审美经验、鉴别能力、美学素质,和提升茶艺的美学思想。也有利于增强美感、或美学理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