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调研发现高县蚕桑产业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蚕桑产业模式单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强化蚕桑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强蚕桑资源利用,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加速蚕桑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科技化发展;落实蚕桑支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城固县张骞墓的申遗成功,给城固县经济发展和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何利用机遇突破产业瓶颈,寻求产业再次腾飞,是每个蚕桑技术人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对城固县蚕桑产业的优势和机遇展开论述,并在分析城固县蚕桑产业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固县蚕桑产业寻求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即通过大力宣传,取得各级各部门的政策支撑;狠抓先进技术推广,提升产业经济效益;扩展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规模化程度;充分利用企业的带动和反哺能力,带动蚕桑产业发展;抢抓机遇,力争扶持资金。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蚕桑产业化的进程,做大做强“中国蚕桑之乡”,针对武胜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成效、蚕桑产业发展模式的经验、蚕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策做强产业、进一步完善机制降低风险、着力促进产业融合多元发展、继续加强宣传打造品牌的发展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武胜县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影响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原因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中技术服务不到位、产业化程度不高、蚕茧深加工能力薄弱等现状和存在的各环节互不协调、工业废气污染严重、蚕区劳动力缺乏等问题;提出健全蚕业管理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蚕业产业化水平、深化蚕桑产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优化蚕桑产业布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蚕桑综合利用等发展玉林市蚕桑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建琴 《蚕业科学》2017,43(3):361-36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桑生产国,但蚕桑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包括了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2个方面,产业转型指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产业升级指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就是要从传统蚕桑产业走向现代蚕桑产业,其产业转型主要通过充分利用产业链各环节上的各种资源,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来实现;其产业升级则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攀升价值链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蚕桑技术创新和蚕桑新技术推广共同托起了蚕桑产业的发展,蚕桑科技创新是蚕桑产业得以进步和升级的不息动力,蚕桑新技术的推广是蚕桑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蚕桑技术推广体系是新技术、新成果的宣传车和播种机,一代又一代的蚕桑技术推广人员为蚕桑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但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蚕桑作为大农业的一个弱势产业,其产业地位受到了动摇,蚕桑技术推广体系的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弱化,出现了一些困扰体系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廖先谋 《蚕学通讯》2019,39(1):40-43
1年度工作总体情况,2018年河池综合试验站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鲁成首席科学家的带领、体系各岗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结合蚕农技术需求,积极开展蚕桑产业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工艺的研发试验示范,较好地解决蚕桑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临岐片区(临岐镇、屏门乡、瑶山乡)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明确了临岐片区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出了临岐片区在保护好蚕桑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向发展规模大户、家庭农场和工厂化养蚕转型,创建蚕桑专业合作社,走蚕桑休闲观光、蚕桑产业复合经营、多元化经营之路等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榆林市蚕桑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子铭 《中国蚕业》2010,31(2):27-29
分析榆林市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阶段应紧紧抓住"东桑西移"工程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技术储备等方面的优势,科学制定好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广蚕桑实用技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蚕桑产业龙头企业等加快榆林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召开全省蚕种产销工作会,其目的一是交流各蚕区生产情况,共同商讨发展现代蚕桑产业的有效措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要抓住当前蚕桑产业市场行情看好的有利时机,搞好桑园管理,提高蚕桑业综合效益;三是要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落实2007年蚕种供应计划及整个蚕桑生产工作,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加快发展现代蚕桑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简要阐述了江苏蚕桑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江苏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推进江苏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苏蚕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沁县蚕桑产业市场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巧凤  张瑞 《四川蚕业》2011,39(1):45-45,57
分析了沁县蚕桑产业的现状,指出了蚕桑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蚕桑产业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3.
胡智明  王先燕 《中国蚕业》2020,(1):37-42,48
介绍了越南蚕桑产业经历的起步发展阶段、衰退萎缩阶段、恢复发展阶段、波浪式发展阶段,论述了桑园与蚕茧生产、蚕种生产和供应、生丝生产与贸易等蚕桑生产以及桑树品种、蚕品种、蚕桑生产技术应用等蚕桑科技方面的概况,并结合态势(SWOT)分析法对越南蚕桑产业进行了分析,认为越南蚕桑产业发展具有自然环境优越、劳动力充足、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蚕桑产业链完整、蚕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等优势和越南政府高度重视蚕桑产业、越南国内外茧丝绸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惠及沿线国家、中越两国经贸合作稳步发展等机会,同时也存在桑园布局分散、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品种资源比较匮乏、生产方式落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有竞争力的品牌少等劣势和国际生丝市场的价格波动、国际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国内其他产业的劳动力竞争、国内其他农作物的土地竞争、优良蚕品种的数量和质量限制等威胁。提出了发展越南蚕桑产业的对策:加强规划引导,优化蚕桑产业布局;培育龙头企业,提升蚕桑产业组织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蚕桑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蚕桑科技推广;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蚕桑产业科技水平;开展高效综合利用,提升蚕桑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4.
何丽萍  张江红 《北方蚕业》2007,28(2):49-50,52
以阳城县蚕桑产业发展为例,总结了该县通过实施蚕桑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四大战略,促进了蚕桑产业的发展,增加了蚕农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这对北方地区发展蚕桑产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2年蚕桑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11年我国蚕桑产业的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2012年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稳定蚕桑生产规模、提高茧丝质量与生产效益,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宏观调控、稳定茧丝价格,加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整合发展蚕桑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蚕桑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改革蚕桑产业体制、实现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等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祥云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加辉 《中国蚕业》2011,32(4):52-55
云南省祥云县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经几起几落,现已初具规模。但离做大做强祥云蚕桑产业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分析当前祥云县蚕桑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优化布局、稳定发展、加强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加大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等促进祥云县蚕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总结分析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区蚕桑产业的前景进行了设想和展望,并就制约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了科学系统分析,同时提出了一系列蚕桑产业提升和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促进浙江省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7月23日,茅临生副省长主持召开了全省蚕桑产业发展座谈会,研究分析近两年来全省蚕桑产业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茅临生副省长充分肯定了蚕桑列入省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后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蚕桑在我省仍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要大力实施优质工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在产业组织化、产业品质提升、农技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蚕桑通报》2013,(1):7
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主办、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承办的"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2012年终总结与人员考评工作会议"于2012年12月27日至29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各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以及部分团队成员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田恒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田副院长代表承办单位对来自全国蚕桑产业界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田副院长介绍了我院的基本情况,并重点介绍了蚕桑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和在  相似文献   

20.
曹爽  汪源  陈涛 《中国蚕业》2024,(1):30-34
蚕桑产业一直是我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民族产业,也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为推进贵州省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对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桑园管理不规范、产业配套设施不健全、资源综合开发不充分、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规范桑园管理、完善设施设备、拓展综合利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市场意识的高效生态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建设规划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