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板栗密植园如何控制树冠缓慢扩展,或将近郁蔽时缩小更新,是保持植株生机旺盛,延长盛果期年限的重要工作,本试验以回缩修剪为重点进行了探讨。 试材为株行距2×3米的12年生树和株行距1×2米、1 ×1.5×3米及1×1.5×3.5米的8年生树。设:全株大枝回缩;全株间枝回缩;全株大枝回缩加环状剥皮三个处理。回缩程度均截至距地面1米左右处,缩去3-4年生部分不等。处理时期设全年三个时期(4月底、5月底、7月中旬)以及隔年进行。 结果以4月底(新稍长8厘米左右时)进行全株回缩效果最好,处理后发枝长度适中,一般在40-80厘米之间。间枝回缩和回缩加环剥效果…  相似文献   

2.
苹果梨不同栽植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株行距2m×3m、2.5m×4m、4m×5m、5m×7m(对照)不同密度范围内,苹果梨前期产量与密度呈正相关;6年生树产量和密度存在着y=-2134.75+170.49x-0.88x~2的数学模型。苹果梨最佳密度范围66-111株/亩;密度在66株/亩更有利于树体后期生长、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1984年我们承担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杏树早期丰产”课题,经三年的栽培试验,现已初见成效。 一、基本情况 共引进杏15个品种。1984年春在蒙阴县旧寨乡西彭吴村定植1年生半成品苗22亩, 1152株,株行距为4 × 2、 4 × 3和4 × 4n三个密度;在禹家庄子定植1.16亩,113株,株行距3 × 2m。 1985年春又在坦卜镇东西屋村定植23.9亩,1770株,株行距3×3m。以上三个试验园均为青石山梯田,土层深20-60cm。由于定植后浇足水,并覆盖地膜,成活率达97%。在加强了土、肥、水管理基础上,又采用了一系列促花措施,当年成花株率为47%,第二年即有产量,第三年大量结…  相似文献   

4.
五龙红是新选育优良短枝型苹果品种。近年来,我区发展约1万亩,占苹果幼树的50%,其中:(1)董家埠120亩,1983年建园,地势平坦;共栽五龙红8900株,授粉品种金矮生2000株:栽植方式是8行主栽品种,2行授粉品种,株行距2.5 × 3m,亩栽89株。 1985年3年生时,开花株率60%,总产果1000kg,平均亩产100kg;至1988年(6 年生)全园总产量17.5万kg,平均亩产1508.5kg,市外贸部门收购出口后单价比普通红星高0.3元。(2)五龙涧村200亩,是典型的山地果园,株行距2.5 ×3.8m:授粉品种金矮生、秋红。4—6年生,平均亩产125kg,平均单价比普通红星高0.20元。 现将五龙红苹果…  相似文献   

5.
于1985年春建10亩红富士苹果密植园。砧木为益都林擒,品种为长富2号,株行距3×3m。密植园采取了深翻改土,大穴定植,加强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综合病虫防治等措施。4年生平均亩产901.5kg;5年生平均1224kg/亩;6年生平均3570.5kg/亩,最高株产量达到102.5kg。在丰产园结合进行了不同修剪程度试验和促花试验。结果以轻剪(只对主枝延长头短截,其它枝全部拉平甩放)效果最好,无论干周增粗、短枝数量以及总产均优于中剪(对主、侧枝延长头短截,背上枝、过密枝疏除)和重剪(除短枝外每枝必剪)。促花试验表明:(1)当年旺枝扭梢以5月下旬效果最好,成花率90%,6…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县新红星发展面积已达万亩以上。亩栽74~111株,采用细长纺锤形整枝。1986年春,本县隋坊村三户村民在同一地块定植了7亩新红星苹果园,株行距为2.5m×3m,亩栽88株,定植的苗木质量相同,当年定干高度均为60cm。其中两户6亩园(简称甲园),冬季修剪时对中干及其分枝(一年生枝)长放不剪,春季对分枝进行拉枝,拉枝角度一般为80度左右;另一户1亩园(简  相似文献   

7.
1973年我所在红壤丘陵山地进行宫川早生温州蜜柑密植试验。栽植密度包括每亩60株(11尺×9×9),80株(11尺×8×7.5),100株(11尺×8×6),120株(10尺×6×6),240株(5尺×5)五种不同处理。每种密度栽一区,每亩60株的面积为1.53亩,80株的1.46亩,100株的1.47亩,120株的3.25亩,240株的1.37亩,试验地共计9.64亩(实际利用面积9.08亩)。于1973年3月17~18日定植,全部成活,并且都抽生了三次梢,其中有60%抽生了四次梢,已具备了幼树的雏形。现将第一年柑桔培育经过与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1979年开始,我们在过去小面积苹果矮化栽培的基础上,扩大发展到28400亩,其中矮化中间砧8400亩,元帅系、烟青、绿光等短枝型20000亩。具体情况如下: 1979年春,在汪疃镇天奋村建矮化中间砧苹果园10亩,株行距2×3米,亩栽111株。品种为‘红尼卡”(郑州果树所引种),基砧淄博海棠,中间砧M4和M7。定植第二年花株率12.1%;3年生花株率达98.7%;4年生验收产量,平均亩产575公斤;5年生平均亩产达到2694.4公斤。 198 0年春在茼山乡西武林村建立矮化中间砧苹果园16亩,株行距2 × 3米。其中新红星12亩,基砧淄博海棠,中间砧M9;烟青、富士等24亩,基砧淄博海…  相似文献   

9.
以2011年春季定植的矮化中间砧苹果成品苗(3年根1年干的‘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设置7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 m×3 m、1.5 m×3 m、2 m×3 m、0.75 m×4 m、1 m×4 m、1.25 m×4 m和1.5 m×4 m),细纺锤形整枝修剪,自栽植第2年,连续7年调查7种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冠层光照分布、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树龄的增长,不同栽植密度下树干粗度和总枝量逐年增加,不同处理间树干粗度无显著差异,第7年1 m×3 m和0.75 m×4 m两个栽植密度下树体总枝量超过140万条·hm-2,第8年均超过140万条·hm~(-2)。栽植前期(第2~4年)各栽植密度树体短枝比例不断增加,长枝比例不断减少,第5年各栽植密度枝类组成趋于稳定;综合稳产3年(第6~8年)树体的枝类组成数据,4 m行距的短枝比例明显高于3 m行距,长枝比例略低。树体冠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由高到低的株行距处理依次为1.5 m×4 m(63.87%)、1.25 m×4 m(61.44%)、2 m×3 m(61.27%)、1 m×4 m(59.19%)、0.75 m×4 m(55.79%)、1.5 m×3 m(53.67%)和1 m×3 m(49.37%);相同栽植株数下,4 m行距处理低光效(相对光照强度小于40%)的区域比例显著小于3 m行距。比较前5年的累计产量,以行距4 m和1 m×3 m的最高。综合稳产3年的结果情况,大果率(单果质量 200 g的果实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以4 m行距和2 m×3 m的最高。各栽植密度下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综上,采用4 m行距,1~1.25 m株距,树体成形快,稳产后树体结构合理,冠层光照充足,低效光区比例少,前期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Ⅱ、煤烟污染对柑桔影响田间模拟试验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本所真武实验场柑桔园进行,周围无大的污染源。试区面积1.5亩以上,中性紫色土。试材为20年生锦橙,冠径3×4米,株行距3×5米。并增设锦橙、红桔、四季柑和温州蜜柑同龄幼树参试,树高约0.5  相似文献   

11.
1992年4月12~15日,我们在仪征市张集林场对1hm2(公顷)定植成活的实生板栗进行了就地高接,1993年即开始结果,预计666.7m2(1亩)产50kg,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计划性密植 定植前深翻改土,并按每666.7m2施入土杂肥5000kg、菜子饼150~200kg、磷肥150kg。定植时期为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萌发前,实行计划密植,即栽植时密度按株行距1.5m ×2m、每 666. 7m2定植 223株,以后根据生长情况间伐或移栽。第1次间伐或移植按2m × 3m株行距留株,每 666. 7m2  111株.第 2次间伐或移植按3m×4m、株行距留株,每666.7m2 56株。2就地高接 板栗栽植后固树体内…  相似文献   

12.
2000年春季,我们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早熟油桃新品种“艳光”和“早红宝石”的半成苗(茎粗0.7厘米左右),666.7平方米栽222株(株行距为1米×3米),进行密植、早产、高效的试验。于2001年5月油桃成熟时经专家组测定,产量超过了1000千克/666.7平方米,现将其结果总结如下: 一.合理密植 采用株行距1米×3米,666.7平方米栽222株的密度进行,旨在提高单位面积上的早期发枝量,以增加早期产量。过稀,叶面积指数低,不能早丰产;过密,成本和技术含量等因素不易推广使用。密度与单位面积发枝量和产量的调查如下: …  相似文献   

13.
<正> 国光苹果在平泉县山地栽植,色泽鲜艳品质优良,但因其幼树萌芽率低,枝量少,生长偏旺的特点,是制约其早结果、早丰产的主要因素。为此根据各地试验的单项技术进行综合应用,并于1990年和1991年进行了大面积示范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为平泉县杨树岭镇狮子沟村三、四组,是1987年春栽植的苹果,株行距3×4m,面积236亩,总株数为13000株,主栽品种为国光。因栽植后的二、三年按基部三主枝半圆形整枝,为适应栽植密度的需要,自1990年起,改造成双层五主开心形的小冠形。  相似文献   

14.
1 栽植 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发期 ( 3~ 4月 ) ,秋栽在苗木木质化至封冻前 ( 10~ 11月 ) ,黑莓以行株距 2 m× 1m ,6 6 7m2 (亩 )栽 330株为宜 ,红莓以行株距2 m× 0 .5~ 0 .8m ,6 6 7m2 (亩 )栽 4 0 0~ 6 6 0株为宜 ,以秋栽效果好。2 搭架引枝 幼苗长到 1.5m必须搭架引枝 ,每隔 5~ 10 m立高 1.5m立柱拉两道铁丝 ,下层铁丝距地面 1m ,将枝条引绑到铁丝上 ,呈扇形。3 修剪 防寒解除后 ,剪去 2年生枝顶端干枯部分 ,促发强壮的结果枝 ,同时疏去过密枝、病虫枝。当年定植苗新梢长至 4 0~ 6 0 cm时可进行摘心 ,增加枝量。结果树5…  相似文献   

15.
鲁北冬枣又叫苹果枣、冰糖枣 ,是优质晚熟鲜食品种。为获得早果丰产 ,提高经济效益 ,我们于 1996~ 1999年进行了密植栽培整形修剪试验。1 试验方法试验在无棣县西小王乡关家村进行 ,1996年春栽植。设 3个密度 ,即 0 .5m× 2 m、1m× 2 m、2 m×3m,面积各为 1hm2 ,树形分别采用两主枝开心形、细长纺锤形和自由纺锤形。2 整形修剪技术2 .1 两主枝开心形 干高 50~ 6 0 cm,两主枝伸向行间 ,开张角度 6 0~ 70°,树高 1.5~ 2 .0 m,各主枝上着生 3~ 5个结果枝组。幼树定植后 ,在距地面 6 0 cm以上定干 ,将树干上二次枝全部疏除 ,刺激主芽…  相似文献   

16.
常春 《西北园艺》2002,(1):28-28
栽植当年先定干,来年发芽再打短。 (株行距4m×4m,定干60cm,第2年发芽后短截促枝) 三年拉枝四年缓,重中之重在夏管。 (第3年拉枝,第4年缓放,夏管占80%,为四季管理之重)  相似文献   

17.
当前许多苹果幼树密植园,多以株行距2×3m或2×4m长方形方式栽植,由于头几年多按疏散分层形结构培养,仍然采用低定干、多短截、重“轰条”、多留枝的传统观点和手法整形修剪,以致出现长枝多、短枝少、成花难、结果少,质量差的现象,造成树冠内膛郁闭、树冠交接封行,从而影响树体通风透光。个别管理差的果园甚至出现“满树棍棒向夭长、什么树形也不象”的局面。为此必须下决心对株行距2×3—4m,5年生以前的幼树园片进行树形改造,将原来的疏散分层形改造成自由纺锤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86~1991年,我们在泰安市郊区黄前镇,进行了优质、稳产、高效益栽培试验。面积为30亩,双壁立架,株行距1×2.5米,多主蔓自由扇形整枝,中、短梢修剪,每平方米架面留10个左右新梢。3年生葡萄园亩产1100公斤,4~6年生葡萄园亩产稳定在2000~2750公斤。最大果穗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果树试验场 ,于 1 995年春季定植乔砧密植梨树3.33hm2 ,主栽品种为酥梨 ,南北行栽植 ,行株距 4m× 2 m,6 6 6 .7m2 (亩 )栽植 83株。采用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 ,使梨园达到 3年见花 ,5年丰产的预定目标。 1 999年 5年生 6 6 6 .7m2 (亩 )产1 390 kg,6年生达 2 2 70 kg。现将其早期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树体结构密植梨树采用的是宽行密植的单行栽植方式 ,树形为单层高位开心形。其树体结构为 :干高 6 0~ 80 cm,树高 2 .5~ 2 .8m,在中心干距地面 1 .6~ 1 .8m处留东西芽短截 ,形成的 2条直立长枝于 1 m左右处…  相似文献   

20.
满红 《烟台果树》2013,(2):56-56
株行距2~2.5m×3~3.5m适宜自由纺锤形,株行距2.5~3.0m×3.5~4.0m适宜改良纺锤形。1自由纺锤形1.1树体结构干高80~100cm,树高不超过3m,错落着生10~15个主枝。主枝粗度不超过主干的1/2。主枝间距20~30cm,无明显层次,主枝上不留侧枝,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主枝角度70°~80°,全树主枝下大上小。1.2保持中心干优势定干高度可适当提高,干高80~120cm。若定干低,中心干延长枝生长势强,侧生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