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机播油菜的适宜播期和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油菜与移栽油菜相比具有生育期短、总叶数少、扎根深、抗倒能力强、单株个体生长量小、群体优势显著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油菜的机械化收获。在适宜播种期和最适种植密度范围内直播油菜也同样具有较高的产量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在10月20日以前翻种.无论是杂交油菜还是常规油菜,都具有3000千克/公顷以上的产量水平.10月20日以后播种产量急剧下降+主要表现为单株生长量偏小、一次分枝数少和单株产量低。试验结果还表明,在适宜播种期内。无论是杂交油菜还是常规油菜.种植密度以37.5万-45万株,公顷产量最高。直播油菜虽然个体生长量小.  相似文献   

2.
油菜是通江县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20万亩,平均亩产达130kg,总产量达2.6万t,产值达6500万元,2009年总产量达2.8万t,创我县油菜生产新高。然而10年前,我县油菜生产不仅面积少、规模小、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青海农技推广》2009,(4):F0002-F0002,F0003
油菜是门源县传统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门源油菜以规模大、品质优而成为青海省油菜产区。种植品种以浩油11号、浩油5号和门源小油菜为主,年种植面积达26.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油菜总产值达13486.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8.7%。  相似文献   

4.
小油菜是湟源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全县种植面积O.27万公顷,平均产量132—150万千克/666.7m^2,最高产量达200—225万千克/666.7m^2。小油菜产区属高寒山区,无霜期短,干旱、虫害、冰雹,低温等,自然灾害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县的农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5.
门源地区是北方白菜型小油菜发源地之一,种植油菜自农业垦殖以来就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有"门源油,满街流"的美称。现已建成"门源盆地农业综合开发油料基地"、"油菜万亩高产示范区"等,为门源地区小油菜发展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本文通过对门源地区白菜型小油菜的生产规模、生产水平、生产效益和产业化状况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小油菜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地域辽阔,全省耕地有近66.67万公顷,每年各类病虫害发生面积93.33万公顷次以上,尤其是小麦条锈病、麦茎蜂、油菜菌核病、茎象甲、黄条跳甲、露尾甲、油菜角野螟等重大病虫,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传播快、危害严重。目前各地的病虫防控大部分还是以农民单户分散防治为主,往往效果差、效率低、防治成本高,特别是油菜生长后期病虫害防治,小型手动喷雾器根本无法进入油菜田。  相似文献   

7.
互助县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香玲 《现代农业》2009,(11):15-16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之一.也是青海省主要的油菜集中产区和杂交春油菜制种区之一。全县总面积3423.9平方公里,下辖19个乡镇,294个行政村,7.44万户农户,37.37万人口,农业劳动力19.51万人口。总耕地面积89.24万亩,其中油菜种植面积36万亩以上.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8.
中加双低油菜质量标准体系比较及我国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油料作物.世界种植面积2500~2600万hm^2.总产3600-3900万t。全球油料作物中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第二位,仅次于大豆。世界油菜主要种植区域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其中亚洲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5%,中国是世界上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高的国家,种植面积733.3万hm^2.总产1100~1200万t,占世界油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30%左右,同时也是油菜籽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北美洲约占25%.主要集中在加拿大:欧洲占26%左右;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有少量油菜生产。  相似文献   

9.
临夏州是一个农业地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蚕豆、油菜等农作物。油菜是我州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和第一大油料作物,是城乡人民食用油的主要来源。20世纪90年代种植面积0.67万hm^2左右,产量低,品质差,近年来引进示范推广了华协1号、青杂2号、互丰010等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1.67万hm^2左右,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主要分布在莲花山、太子山、  相似文献   

10.
岐山县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岐山县第一大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666.7hm^2,总产0.4万t。岐山县人口46.1万,年均需油菜籽0.43万t,而现有的油菜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消费的需求,每年要从外地调入油菜籽300万t左右,  相似文献   

11.
原梅 《中国农垦》2009,(10):75-75
今年,内蒙古海拉尔垦区73.5万亩油菜将通过谷物干燥机提高产品品质和安全性,这至少可减少损失1500万公斤,增加效益3675万元。 油菜是海拉尔垦区的主栽作物,今年种植面积达113.87万亩。由于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和成熟期比较集中,给收获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相似文献   

12.
油菜是光山县油料产业的主导作物。为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今年油菜种植面积达1.67万公顷,比去年扩大0.2万公顷。适时进行油菜间苗是培育油菜壮苗安全越冬,实现高产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一、为啥要间苗许多农民受“有钱买种,无钱买苗”的习惯影响,油菜播量偏大,特别是今秋土壤墒情好,气温高,出苗率高,成苗率高,如不及时间苗就可能形成大量的高脚苗,曲报苗、瘦弱苗,叶片少而小,苗情差。苗挤苗,争光、争水、争肥,形成苗荒。有的甚至冬前抽苔,极易受冻害。年后分校少,一柱香,花少荚少,产量低,造成“年前喜人,产量气人…  相似文献   

13.
除草剂防除春油菜田禾本科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自治区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由1993年的7.9万hm^2发展到2003年的28.0万hm^2。油菜种植前期投人少、易于管理.在坡地或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得以大面积种植.以减少在干旱年份的损失.因此油菜是一个适于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作物。但是目前我区在油菜田的化学除草应用较少.研究适合在我区推广的除草剂品种及配套应用技术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中芥酸含量在5%以下,菜籽饼中的硫甙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它是油、饲兼优的作物,也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好项目。发展双低油菜,不公有利于满足城乡人民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还可带动养殖业、加工业、蜂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02—2004年,我市推广双低油菜累计1.65万(1亩=1/15公顷。下同).使农民增加收入9000余万元。2005年全市的双低油菜的面积为4半万亩左右,占油菜种植面积的87.7%。在推广双低油菜过程中,我市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5.
常德市鼎城区位于洞庭湖西滨,环绕常德市城区,现有耕地面积7.7933万hm^2,其中水田69200hm^2、旱地O.8733万hm^2,全区总人口82.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05万人,农民人均耕地0.122hm^2,是一个以种植水稻、油菜、棉花、蔬菜、柑橘等农作物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区.  相似文献   

16.
小孢子培养在油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82年Lichter首 在甘蓝型油菜中进行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以来,国内外在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方面已取得大量研 成果,包括油菜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因素,小孢子植株的再生、成苗、大田移栽、染色体加倍等 近年来又对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加以了改进,笔者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 建立了大田条件下油菜高效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用该体系对甘蓝型油菜和新疆野生油菜的体细 杂种后代进行小孢子培养的出胚率达到300枚/皿以上,采用小孢子苗直接移栽大田技术,成活率 到89.0%。此外还成功构建了含127个DH系的黄籽油菜DH群体及含115个DH系的粒重分 离 体。  相似文献   

17.
<正>拱棚小油菜投资少,见效快,且对采收期不严格,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上市,但根据多年经验,元旦上市的拱棚小油菜效益较高,每667平方米收入1万元左右。现将元旦上市拱棚小油菜生产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适期播种小油菜是耐寒力较强的蔬菜,幼苗也较耐寒,在-3℃的低温情况下不会受冻,一般小油菜生长70天左右时间就可采收,因此,元旦上市的小油菜播种时间要选择在10月中旬左右。播种前5~7天进行施肥整地做  相似文献   

18.
信阳是长江中下游油菜优势生产区域,常年种植油菜16.67万hm^2,占河南种植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为确保秋冬播顺利开展,夯实油菜丰产基础,围绕油菜“秋发冬壮、高产保优”的技术路线,为油菜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湟中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总耕地面积6.05万公顷,其中水浇地面积1.78万公顷,占27.9%,无灌溉设施的浅山旱地面积2.67万公顷,占44.1%,脑山地1.7万公顷,占28%。油菜是一种适应性强、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作为湟中县第一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1.67万公顷左右,占总播面积的27%,探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产品品质,促进旱作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油菜新品种“秦优10号”丰产性及高效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我市的主要作物,由于近2年油菜籽价格不断升高,全市油菜种植面积从原来的20万亩扩大到30万亩,选用优质高产的油菜品种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高效农业的基础。近2年从我市销售的30多个油菜品种看,多、乱、杂现象比较严重,为使全市种植的油菜达到优质、高产、高效,我站对引进的油菜新品种进行了品比和示范试验及高效种植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