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阳盆地夏花生茎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盆地常年花生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其中夏花生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平均单产260kg/亩左右,种植面积居河南省第二位,总产第一位,不仅形成了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和产品交易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2.
广西合浦县常年种植无公害花生17万亩,年产量3.5万t以上,是广西重要的油料生产基地.由于区位优势明显,农民有种植早花生的习惯,每年5月中下旬起就有大量的鲜花生销往全国各地,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每亩鲜花生产量达600~750 kg,产值达到1500~2500元.  相似文献   

3.
阳江市常年花生种植面积达30多万亩,大部分在春季种植,秋季种植面积也10万亩以上,正因如此,部分农民对秋花生种植技术掌握不过硬,造成产量不高不稳.本文结合阳江市的气候、土壤等情况对阳江市秋花生的种植技术进行总结和概括,提出通过选用良种、精细整地、合理密植、适期播种、施足基肥、早追苗肥、巧施花肥、及时排灌、防旱防渍、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4.
合浦县是广西花生的主产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hm2以上,生产花生干荚果2.7万t以上。近几年来,合浦县农业局对无公害花生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大力创建无公害花生生产基地和开展无公害花生产地认定,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无公害花生的生产。合浦县无公害花生生产基地已于2004年7月通过了广西农业厅的认定,生产规模7406.7hm2,是广西首个通过认定的无公害花生生产基地。现将合浦县无公害花生标准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科学选地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地势平坦、土壤结构疏松、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耕作层深30cm以上的轻壤或砂壤地…  相似文献   

5.
<正>大名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50万亩,总产12.5万吨,被誉为中国花生之乡,面积、总产均居河北省第一位。花生主产区受种植习惯以及适宜种植面积的限制,花生的比较效益高于小麦玉米,重茬面积高达39.8万亩。与此同时花生的病虫果率明显增加,百果重、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均有所下降。大名县近几年逐步探索出了一套重茬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正阳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素有"中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中国花生之都"之称,由于常年种植,出现土壤酸化、连作障碍等,影响花生正常生长,在花生上使用能百旺,可以调节花生正常生长,促进花生增产.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花生已成为方城县的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之一。为更好地发展花生产业,笔者进行了一系列思考。一、花生生产现状方城县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5万亩左右,其中夏花生10万亩左右,春花生45万亩左右,春夏花生平均单产350kg/亩。2020年,花生种植面积达59万亩,总产23440万kg,产值11.7亿元,种植面积和总产居南阳市第一、河南省第三,连续8年成为方城县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作物。种植的品种主要有远杂系列、豫花系列、驻花系列及宛花2号等。主要品种类型是小果型,中大果型品种面积较少。花生已经成为方城县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对于南阳市、河南省花生乃至油料生产都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钦州市钦南区东场镇常年种植甘蔗面积达5.2万亩以上,产量26.1万吨以上,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之一。近年来,在东场镇农业技术部门积极工作下,全镇种植甘蔗面积逐年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并形成产业化发展。但在种植甘蔗中受到螟虫的危害,导致甘蔗品质下降、产量偏低,严重影响到甘蔗产业的发展。螟虫危害甘蔗还有加重的趋势,造成甘蔗因螟虫而减产,损失惨重。防治甘蔗螟虫危害,已刻不容缓。但部分  相似文献   

9.
花生是广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300万亩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阜新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面积近800万亩,种植的作物以玉米和花生为主,玉米种植面积近450万亩,花生种植面积200万亩左右,由于阜新属于半干旱地区,常年降水量偏少,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主,抗旱性较强的花生特别适合在阜新种植。近几年,花生种植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如连作障碍、花生叶部病害发生严重、烂种现象严重等。春季花生在播种后,由  相似文献   

11.
地膜花生是淮阳县的主要春播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为提高土地、光能利用率和复种指数,我们进行了地膜花生||朝天椒||越冬花椰菜一年三熟立体种植模式的研究。经过4年在王店乡梁桃行政村的试验、示范,目前该模式下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00亩,一般亩产花生350kg,干辣椒125kg,花椰菜1500kg,亩纯收入3000元左右(3年平均),深受种植户的欢迎。现将该模式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东航 《福建农业》2004,(4):5-5,40
惠安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是福建省花生主产区之一,花生种植是农民家庭种植创收的主要作物之一。全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保持在12万亩左右,花生产量在1.8万吨上下。本文就我县花生生产现状及花生产业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3.
花生是山东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由于受近几年花生价格上扬的影响,花生面积不断扩大,连作种植普遍,花生病虫草药害发生有所加重.严重影响了花生产量和品质。近两年来,我们针对花生生产中存在的病虫草药害突出问题,探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经济安全的花生病虫草药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甘蔗/花生间套作带状种植条件下,采用不同播期处理研究甘蔗/花生间套作的生态效应及其对花生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花生播期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其中IS3处理(甘蔗播前15d种植花生)增产效果最佳,并且对甘蔗的产量及各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间套作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增幅为57.66%~85.69%,有效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其中IS3、IS4(甘蔗花生同期播种)、IS5(甘蔗播后15d种植花生)处理中硝态氮含量降低24.33%~26.76%。同时,间套作中适宜的播期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整体代谢活性与群落结构多样性,改善田间小气候。各生态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花生产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甘蔗/花生间套作播期,会产生显著的增产效果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大名县是河北花生之乡,全国油料百强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50万亩,总产12万吨,麦套夏花生面积近40万亩,占总面积的80%,总产的70%,麦套夏花生面积的稳定和单产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全县花生的总量。就目前花生栽培来讲,花生仍属劳动密集型作物,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农民外出打工,  相似文献   

16.
唐山市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18万亩左右,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天气条件(温、湿度)急剧发生变化,使花生在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发生程度表现逐年加重趋势,从而导致花生丰产、稳产性差,严重时出现绝产、绝收。2008~2010年在唐山市滦县小马庄镇晒甲坨村进行花生病虫害防治试验,试验面积20亩。通过有效防治、促控技术结合,使花生产量得到明显提高,亩增产10%以上。其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大名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50万亩,总产12.5万吨,被誉为中国花生之乡,面积、总产均居河北省第一位。花生主产区受种植习惯以及适宜种植面积的限制,花生的比较效益高于小麦玉米,重茬面积高达39.8万亩。据研究,花生连作2年,平均减产19.08%;连作3年,平均减产33.4%;连作4—9年,平均减产在20%以上,减产幅度基本稳定在连作3年的水平上。与此同时花生的病虫果率明显增加,百果重、含油率和蛋  相似文献   

18.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福清市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亩左右。由于花生除榨油外,还可以加工成多种美味食品,经济价值较高。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每年供种季节,花生种常常供不应求。为了提高种植花生效益,现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冯希省 《现代农业》2008,(10):33-34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常年花生种植面积4.1万亩,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为丘陵旱薄地种植。近年来通过在科技局立项实施《花生新品种试验与开发》《万亩优质花生生产示范开发》等科技项目,通过设立试验,研究并推广配套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为了稳定提高旱薄地春花生产量,课题组针对纯旱作条件下旱薄地花生种植方式,从耕作制度、抗旱保墒、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形成了丘陵地区纯旱作条件下旱薄地花生“十项”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1万公顷。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是来宾市种植的经济作物中仅次于甘蔗、花生的第三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25万亩。大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和脂肪的总量占60%左右,居各类栽培作物之首,且市场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4元。因此,发展大豆生产越来越被当地农民看好。为将来宾市大豆生产做大做强,必需筛选出适应本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