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市(原太平县)新明乡三合村猴坑一带高山的猴村、猴岗、颜家三个生产队。是我市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猴魁创制于1900年,当时南京江南春茶庄设在太平县新明茶区的茶叶收购站,收购尖茶运往南京出售,获得高价,猴坑茶农王老二在凤凰尖用一芽二叶制出猴魁,规格好,质量高,为尖茶之魁首,因其产地在猴坑,所以称为“猴  相似文献   

2.
猴魁、魁尖与一级尖茶都纳属于“太平尖茶”,而魁尖是尖茶中的珍品,猴魁又是在魁尖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外形与内质均优异,而仅产在太平县新明公社的猴村、猴岗、颜家三队,历史上曾获“万国展览会”一等金质奖章和金牌以及全国赛会金质奖章,1983年,猴魁与魁尖再次被选评为国家名茶。太平尖茶的猴魁、魁尖与一级尖茶的区别有下面几个不同点。鲜叶质量上不同:猴魁嫩梢的生长形态与制成猴魁干茶的外形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嫩梢芽叶不仅肥壮,而且当第一叶初展时,这一芽二叶的嫩梢制成的猴魁,其外形就达到一挺三不”即芽叶挺直,两叶抱一芽,不散、不翘、不弯曲;魁尖虽也经过枝枝拣剔,采制标准与方法和猴魁雷同,但对芽叶的整齐度和嫩芽长短的规格要求不如猴魁那样严格,而  相似文献   

3.
茶农 《茶业通报》2004,26(4):184-184
自2002年开始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黄山区实施省级太平猴魁无公害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年来,黄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猴魁主要产地新明、龙口、三口乡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10月21日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进行验收。验收组实地考察了新明乡猴坑村茶场太平猴魁茶无公害示范茶园和茶厂,由方继凡场长全面介绍了猴坑村实施标准化示范区以来,猴坑村在组织化建设,换植柿大茶良种,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加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村民增强了无公害标准化意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增长。验收会上由黄山区质…  相似文献   

4.
猴魁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乡猴坑一带高山,是清末创造的一种历史名茶。主产区属黄山支脉,由凤凰尖,狮形尖,鸡公尖三峰构成的一个鼎形高山地带。茶区茶园生态环境得天独厚,茶叶品质奇特,风味叫绝。有学者用“猴韵”一词表达或赞美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我区大宗传统优势产品,也是我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全区有三分之一的农民收入来源于茶叶,因此,在全区农业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全区现有茶园面积2935hm2,有19个乡镇87个村生产茶叶,历史上以新明、龙门、汤口、清溪、桃源5个乡镇及汤家庄、汪王岭、民主、朝阳、湘潭6个产茶行政村为纯茶区,产量占全区的78%。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产茶地区也在扩大,太平湖、广阳、乌石、耿城等乡镇也产茶,历史上(1982年)最高年产量达1981t,现为1000t左右,其中太平猴魁、太平魁尖、黄山毛峰等名优茶数量占总产量的80%左右,年茶业总产值3000万元左右。1我区茶业…  相似文献   

6.
太平猴魁,中国绿茶(尖茶类)的极品名茶、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她独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太平县)。太平猴魁茶产地条件好要求高。主产地高峰鼎立,群山环抱,林木苍郁,翠竹婆娑,常年云雾缭绕,宜茶环境得天独厚。生产太平猴魁的茶园必须符合五项条件:①柿大茶茶树品种;②土壤属变质页岩风化的乌砂土;③高山茶园,海拔300m以上;④茶园朝向背阴或半阴半阳;⑤茶园周围植被覆盖率90%以上。太平猴魁茶采摘、制作。太平猴魁茶采摘之考究,原料标准之严格,加工制作之精细,在我国名茶中亦属魁首。有定时采摘、茶棵四拣的采摘技术;有芽叶八不要的枝枝过…  相似文献   

7.
历史名茶太平猴魁香飘百年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中旬,专程到盛产历史名茶的太平猴魁主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的猴村茶场、省科委太平猴魁生产基地、中明茶叶公司等单位,深入茶园、制茶厂、农户现场参观茶叶采摘、太平猴魁加工,并与茶农座谈,查阅有关资料,听取区、乡、村的介绍,较全面的了解太平猴魁茶的过去、现在及今后打算。1太平猴魁的历史黄山区1983年前为太平县,建县于唐天宝7年。1984~1987年改名为县级黄山市,1988年改名黄山区辖属地级黄山市。太平县种茶历史悠久,据史志记载,早在唐天宝年间(742~755年)已把种茶作为主业。《太平县志》载“太民难于…  相似文献   

8.
太平魁尖为尖茶中的珍品,主要产于黄山区新明乡和龙门乡,1983年被评为国家名茶,1988年又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牌。该茶价廉物美,在铜陵、合肥、芜湖等地畅销不衰。魁尖要求茶梢叶肥状的一芽二叶为原料,经杀青、烘干而成。春尖与夏尖有区别,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秦大东 《茶业通报》2011,(4):150-152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北麓黄山区(原太平县)的猴坑、猴岗和颜家村。全区现有猴魁茶园2287hm2,产量672t,产值21780万元,均价324元/公斤。其中,核心产区产量6500kg,均价3000元/kg,产值1950万元。太平猴魁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0.
杜起洪 《茶业通报》1996,18(4):37-39
福建发展尖型茶生产的可行性探讨杜起洪(福建省三明市经济作物局365000)尖茶系安徽特产,除久享盛名的太平猴魁外,还有径县提魁、特尖,宁国的黄花云尖等。产区较集中在皖南山区、销区除安徽本省外,在京、宁、沪、津等大都市也有较大的市场,且市场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1.
泾县特级尖茶,主要产在茂林、南容一带。这里自然条件好,气候温和,全年日照为1,400多个小时,雨量充沛,年雨量1,45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5℃—17℃,相对湿度平均在85%以上,山高树多,土壤肥沃,一般都是乌沙土质,PH 值在4.5—5.5之间。产地紧靠太平猴魁地带,相传1900年太平猴魁在南京南洋劝业会和农商部颇受欢迎时,特级  相似文献   

12.
名茶猴魁1985年又获得商业部优质产品奖,如何进一步提高“太平猴魁”的产量与质量,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首要问题。笔者就猴魁茶园的修剪作一肤浅探讨。猴魁产区的茶园大都是丛植,树龄都在50—60年以上,有的条栽茶园虽只2多年,开垦质量差,栽后管理粗放,未老先衰,又未进行合理采摘,树势下降,茶树普遍存在四种情况: 1、顶芽稀疏,采摘面小,出现二层楼,鸡爪枝多,稀的每平方市尺只有83个芽头,单产低。  相似文献   

13.
孙曼曼 《茶业通报》2007,29(1):32-33
茶叶生产一般分春夏秋三季,我区夏秋茶产量约占全年生产量的六成左右、产值约为总产值的四成,抓好夏秋茶生产,提高夏秋茶产值及利用率,对农业增收、茶农致富、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为此,黄山区茶业局组织人员对全区夏秋茶生产进行了为期半个月全面调研,现总结报告如下。1黄山区夏秋茶生产现状1.1尖茶产区(以生产太平猴魁为主的产区)1.1.1夏茶采摘比重较小,秋茶不采尖茶产区全年采制重点是春茶的太平猴魁,每亩只采制十几斤。夏茶低档奎尖和尖茶基本不采,太平猴魁生产区的三合村夏茶奎尖每亩低于10kg的就没有人愿意采摘,夏茶采…  相似文献   

14.
《茶业通报》2010,(2):60-60
<正>2010年5月10日,经2010年中国(芜湖)第五届国际茶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组织的茶叶专家的严格评审,黄山太平茶业有限公司选送的"金魁牌"太平猴魁获本届茶博会最高荣誉"茶王"称号。  相似文献   

15.
太平尖茶以香高、味纯、汤清、色绿、入口甘甜历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山东市场畅销不衰。其中,太平猴魁、太平奎尖曾多次荣获国际和国内、部、省级的金、银质奖。因此,长期以来,尖茶经营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在指导思想上一贯侧重于重经营轻生产、重效益轻质量、致使太平尖茶的产量下降,质量不够标准。目前,国内茶叶市场销售疲软,尖茶的经营也面临着危机,为确保尖茶质量,巩固尖茶的市场地位,应在生产上抓好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谢世荣 《茶业通报》1999,21(2):20-20
近几年来各地都在挖掘整理、开发创新、提高各种名优茶,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而名优茶的开发,涉及面广,现介绍太平猴魁的开发建设情况。众所周知,太平猴魁早已蜚声中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展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奖状,1989年在中国首届博览会上又获得金...  相似文献   

17.
李翬 《茶业通报》2005,27(3):103-103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茶叶无公害和有机茶生产战略,建立了太平猴魁和黄山毛峰无公害生产基地1300多hm2,有机茶园200多hm2,而茶叶螨虫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尤其是肥水管理较好的茶园受害程度更为严重,已成为危害茶树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根据无公害茶叶生产要求,我区植保站从2001年开始,在新明乡“太平猴魁”生产基地连续进行了多项农业防治措施,提高了生态系统调控功能,控制了螨虫的发生,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1螨虫发生情况和危害状通过多点调查,黄山区茶叶发生危害的螨虫主要有茶橙瘿螨和茶跗线螨。1.1茶橙瘿螨发生普遍,若螨体淡橙黄色,成螨体橙…  相似文献   

18.
云尖属绿茶的尖茶类,是徽州近三年来新创名茶之一,独特风格,优良品质,夺得了湛与尖茶之王——猴魁并肩比美的盛誉。前年七月在黄山接待中央负责同志时,再次受到赞许,被列为其它名茶之首。云尖的品质特征是:二叶抱一芽,芽肥毫显,含而不露。色择翠绿、匀润,芽叶扁  相似文献   

19.
人们提起安徽的茶叶,就不禁会联想起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太平猴魁、涌溪火青等等在国内外颇负盛名的香茶来。安徽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远在唐代就已经是我国著名的茶区了,当时茶园遍布、品质优异,一直流传发展到今天。安徽茶区主  相似文献   

20.
2002年黄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整合“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茶叶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恢复并提高黄山茶声誉,他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首先,申请原产地保护认证,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扰乱市场;其次积极争取发布了黄山市、安徽省“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地方标准,现又发布了“黄山毛峰”农业部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这无疑对保护这些知名茶叶品牌起到了极其有益的作用,值得借鉴。黄山市紧抓茶叶品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