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喷施不同用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奇宝对大豆多效唑药害的缓解效果,结果表明:在大豆受到中等水平的多效唑药害条件下,喷施7.5~480 g/hm2的奇宝可以缓解大豆药害症状,促进大豆节间伸长,株高、结荚高度增高,叶片的光合能力增强,百粒重提高。但以7.5~60 g/hm2的用量对大豆产量的恢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分析多效唑对大豆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喷施多效唑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豆茎秆伸长,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可以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实粒数,大豆真叶期、三片复叶期、五片复叶期、盛花期各喷施多效唑20g/亩增产效果最好,亩增产13.9kg,增产率7.2%。前言大豆生长发育阶段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如营养生长过于旺盛,而生殖生长缓慢,造成大豆徒长,植株郁闭,落花落荚,甚至倒伏。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多效唑是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对作物生长具有控制效应,可以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作物产量。为进一步研究多效唑对大豆的影响,2010年,我们继续采用不同多效唑用量,在大豆不同生育时期进行叶面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可以抑制大豆茎杆伸长、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百粒重,大豆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450g/hm2增产136.5kg/hm2,增产率为5.0%;大豆盛花期喷施15%多效唑300g/hm2增产111.0kg/hm2,增产率为4.0%。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夏大豆的生物学效应及增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多效唑是植物内源激素赤霉素的拮抗物,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枝发生,使植株健壮、抗倒。为了研究多效唑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大豆增产新途径,于1990~1991年在夏大豆花期进行了喷施多效唑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在罗山县高店乡进行。供试大豆品种为中豆19。多效唑为15%可湿性粉剂,上海联合化工厂生产。试验地黄棕壤,肥力中等,前茬小麦。1990年用200ppm多效唑分别在始花期(7月22日)、始花后7天、盛花期(8月5日)每亩50kg液以背负手摇式喷雾器均匀喷雾,以喷清水为对照。1991年用0、100、200、300ppm多效唑于始花后7天(7月27日)喷施。从施药当日起,小区定点10株,每隔7日测定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处理后的第10天测定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两年试验均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等行距种植,6行区,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不同用量对商豆6号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喷施不同量的多效唑对商豆6号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喷施多效唑应于分枝期效果较好,每亩用量40g,对商豆6号的株高、底荚高度和主茎节长度都有降低的作用,对大豆分枝数、结实率,增加结荚数、荚粒数、粒数有增加的作用,喷施量过大,反而减产。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和高美施对大豆和水稻增产作用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美施和多效唑对大豆和水稻增产机理初步探讨认为,高美施和多效唑对大豆和水稻的代谢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增加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含量及其活性,同时对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等性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垦鉴豆28号为研究对象,针对造成大豆低产低效的原因,确定适当的喷施时期,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多效唑在大豆生产上的效应,为进一步推广多效唑在大豆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试验结果表明:垦鉴豆28喷施多效唑最佳时期是初花期。  相似文献   

8.
分析多效唑对大豆部分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期喷施多效唑可以有效地抑制大豆茎秆伸长,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可以增加大豆茎粗、降低空瘪率、增加大豆实粒数,大豆真叶期、三片复叶期、五片复叶期、盛花期各喷施多效唑20g/亩增产效果最好,亩增产13.9kg,增产率7.2%.  相似文献   

9.
盛花期喷施多效唑和氮磷钾肥对夏大豆的保荚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大豆盛花期叶面复舍喷施多效唑和N,P,K肥既可促进植株横向生长,抑制纵向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又可有效补充植株N,P营养,提高叶片和花荚N,P含量,与单喷多效唑和单喷N,P,K相比,可更有效地改善植株营养,减少花荚脱落,提高产量。经复合喷施处理夏大豆花荚脱落率51.8%,对照降低24.3%,单株荚数增加24.0%,增产18.6%。单喷多效唑和N,P,K肥分别比对照增产11.7%和9  相似文献   

10.
多效唑对高密度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窄叶型品种中豆 2 9为材料 ,采用高密度种植方法 ,研究多效唑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密植时施用多效唑 ,大豆株高降低 ,花荚期根干重比例增加 ,茎干重比例下降 ,鼓粒期荚干重比例增加 ,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施用方法以在大豆花期叶面喷施 80mg/kg多效唑1~ 2次最好  相似文献   

11.
1990—1991年,在夏大豆始花后的不同时期用不同浓度多效唑喷施叶片,通过测定株高,茎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及产量,表明始花后7天用200PPM多效唑处理,对植株的矮化效应明显,并使茎粗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显著提高,其增产率在9.0—21.6%。  相似文献   

12.
<正>1.施用多效唑。多效唑又叫氯丁唑,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上施用多效唑,可使植株矮化,茎秆变粗,叶柄缩短,叶片功能期延长,有利于通风透光和防止倒伏,并能兼治大豆花叶病,一般增产20%左右。生产中,一般在大豆分枝到初花期,每667平方米喷施25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溶液25千克。2.施用亚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是一种光呼吸抑制剂,在大豆上施用,可有效降低植株呼吸强度,减少干物  相似文献   

13.
50%乙草胺乳油防除夏大豆田杂草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湖北沙隆达公司生产的50%乙草胺乳油防除夏大豆田杂草效果,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大豆田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防除以禾本科为主的杂草推荐用量1500-2000g/hm^2,以阔叶杂草为主推荐用量2000-2800g/hm^2。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PP333)对大豆生长发育调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多效唑(PP333)对大豆生长发育调控初步研究王彦丰(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公主岭136100)多效唑(Paclobutrazol)代号PP333是英国帝国有限公司植保部推出一种高效低毒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性的杀菌剂。它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的伸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的是,利用水培方法研究广谱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PP333)对大豆幼株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能够抑制大豆幼株的生长,即降低株高,减少叶面积,但增加茎粗.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加强.浸根处理严重抑制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多效唑对繁茂度不同类型大豆产量及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株型繁茂度不同的两个类型品种杂交豆5号和九农30为试验材料,初花期喷施900 g/hm2多效唑,分析多效唑对繁茂度不同品种类型大豆生理和农艺性状调控.结果表明,多效唑提高了不同繁茂度大豆品种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增加了茎粗、分枝数;降低了大豆株高、中部节间长度及叶面积指数,且对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影响差异显著.繁茂型杂交大豆品种,早发优势显著,叶面积指数较大,通过多效唑控制,降低了叶面积指数,增加叶片光合特性,防止徒长,利于田间透光,显著增加单株粒重、百粒重,从而显著增加产量.而收敛型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接近最适叶面积指数范围,喷施多效唑后,叶面积指数进一步降低,虽然增加叶片光合速率,增加百粒重,但单株粒重显著降低,反而显著减产.说明施用多效唑增产效果与大豆冠层繁茂度密切相关,应根据冠层发育特征在合理情况下施用.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丰油730油菜为材料,通过在油菜不同生长时期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探讨多效唑在油菜增产和抗倒方面的最佳施药时间与最佳用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量差异,用100 mg/L多效唑处理的油菜综合性状优异,产量最高;在不同时期施用多效唑处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薹高10 cm时喷施效果最好,经济性状较优,平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采用前期地膜覆盖,中期施用多效唑和摘心处理,后期喷施叶面肥处理,探讨提高大豆产量的途径,结果表明:采用大豆播前地膜覆盖,大豆生长中期(花前)采用多效唑处理同时摘去顶芽,后期喷施高效微肥的综合栽培措施,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用量多效唑对垦鉴豆28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垦鉴豆28为材料,研究同一时期喷施不同剂量多效唑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多效唑对大豆生育期没有影响,均能够降低植株高度,增加植株茎粗,缩短植株节间长度。其中喷900g·hm-2多效唑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29.53%。  相似文献   

20.
多效唑拌种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小麦不同用量多效唑拌种试验,分析了多效唑拌种对小麦植株性状、产量及构成的影响,明确了小麦多效唑拌种的增产机理,确定了多效唑拌种的最适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