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连续四年的试验研究,对更新幼竹施用激素后,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比对照竹的笋-幼竹总生物量、发笋数、高和基径分别提高1.47-1.52倍、13-18%、24-55.8%和30%。1-3度幼竹生物量占74.71%,高对照27.76%。有显著作用的措施是激素种类和浓度,最佳综合施用措施是-萘乙酸或2-4-D-50PPM,施3次和施尿素。在经济困难地区可用-萘乙酸或2.4-D20PPM,施2次和施碳酸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主食竹母竹移植更新复壮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移植母竹到更新幼竹林内,不但可使开花竹林提前复壮,而且起的异龄的异种混交,防止今后不同时开花带来的大熊猫缺食危机和弥补幼竹更新不均或缺苗现象,缺苞箭竹移植母竹第4年时高188.8cm,基径0.71cm超过更新16年幼林高,径60%73.1%,冷箭竹移植母竹第3年高,径分别达62.5cm和0.45cm,分别大12年生更新幼竹高,径21.5%和55.1%,移植母竹9-19年即可复壮成林。如用适生大  相似文献   

3.
早竹地面覆盖技术通过6种不同覆盖材料对早竹的笋期、笋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影响和试验,结果表明:6种不同覆盖材料均提早了始笋期,延长了笋期,增加了笋产量和产值,其中以竹叶和龚糠较为理想,与对照相比,其试验林地始笋期分别提早了64日和56日,延长了笋期分别为47日和41日,产量、产值纯收益的增长率竹叶为60.2%、259.4%、266.6%6.6%,其效果最佳,砻糠次之。  相似文献   

4.
白夹竹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林  杨大胜 《经济林研究》1998,16(4):9-11,19
经观察,白夹竹鞭梢生长期6-11月,鞭分布在土壤上层1-15cm。鞭年生长1m左右。笋芽3-4月萌动,笋从5月初长出地面至5月底不再出笋,历时28天左右,每公顷大年笋10000个左右,上林率为29.54%,虫退笋率为43.98%,自然 笋率为26.48%,上林率,大年高于小年,初期,盛期出笋高于末期出笋。竹笋从出土到长成幼竹,历时60天左右,竹笋高生长,一般夜晚稍大于白天,笋箨有吐水同象,1985  相似文献   

5.
更新复壮技术有利于大熊猫主食竹(拐棍竹、冷箭竹)竹笋的地径和株高生长,提高竹子发笋率,增加竹笋生物量。并且随着离实验年限的递增,影响效果呈递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拐棍竹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7-1991年,对拐棍竹生物学特性及其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拐棍竹于4月10日开始发笋,当年6月中旬高生长基本结束,高生长指数期是5月20日-6月10日之间高生长节律呈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其方程式为:Y=378.246/1+151.35e^-0.47432x,6月底后,竹笋-幼林开始了枝,叶生长,当年发枝轮数为17轮,一轮中约发8枚小枝,一小枝当年发叶4-5枚,建立了单株  相似文献   

7.
1994年引种雷竹、早竹、高节竹、石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红哺鸡竹、台湾桂竹、黄甜竹、绿竹、四方竹等11个竹种。造林成活率、当年发笋率超过对照毛竹的有9个,平均成活率96.7%、发笋率49.4%;造林4年有8个竹种立竹度达到中型竹丰产笋用林标准。1996年移栽雷竹、早竹,造林3年立竹度达到了8030~9792株/hm2,销售母竹收入10800元/hm2,产出投入比1.12:1。本文介绍引种竹笋期、生长情况、经济效益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雷竹笋“一早两高”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雷竹林分进行调整立竹密度与竹龄结构、除草松土、分期施肥、人工灌溉及冬季林地覆盖共5项技术措施,使雷竹笋获得高产、早产和高效益;8种不同覆盖物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均提早始笋期41d,延长产笋期24~97d,增加竹林笋平均产量33.6t/hm2,产值34.23万元/hm2;经综合评定,砻糠覆盖为最佳处理,与对照相比,笋产量、笋产值和纯收益分别增长29.4%、270.3%和310.2%,投入与产出比为1:8。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王朗1985年大熊猫主食竹类引种试验以来,筛选出的四个适应性最强的种:石棉玉山竹(Yushania lineolata)、青川箭竹(Fargesia rufa)、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和冷箭竹(Bashania fangiana)及本地缺苞剪竹(Fargesia denudata)作材料,研究了各竹种当年生笋、一年生幼竹和二年生成竹的秆、枝、叶、箨和单株间以及与竹笋——幼竹期高径(D~2H)生长间的异速生长常数K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竹笋到一年生幼竹的各器官(组分)的K值进行相关性研究,探讨在竹笋——幼竹期K值的变化规律。另外还根据笋秆K_s值与缺苞箭竹比较,确定各竹种竹笋——幼竹期的长短及进入稳定加固期的时间,评价各竹种的适应性能力。结果表明:笋期秆异速生长最显著的是糙花箭竹,顺次为石棉玉山竹、青川箭竹和冷箭竹。一年生幼竹器官异迷生长缺苞箭竹向多枝性发展,青川箭竹枝与秆之间生长近似于线性关系,秆、枝、叶和单株间成均衡性生长,而石棉玉山竹、糙花箭竹和冷箭竹则向少枝大秆型发展。单株生物量累积速度的主要因子是叶的生长,其次是秆、枝。二年生成竹的K值出现明显的变化,各竹种经竹笋——幼竹期进入稳定加固期的时间是不同的,石棉玉山竹和青川箭竹一般为1—2年,糙花箭竹和冷箭竹约为2—3年。竹笋——幼竹期K值因种和不同生长年龄而发生变化。笋期(秆、单株)生长速度与其笋成竹的秆、枝、叶和单株K值成负相关,但是笋期异速生长越快,则竹笋——幼竹期越长,进入稳定加固期较晚。对于可塑性强, 较为敏感的竹笋——幼竹来说,时间经历越长,对环境的生态适应能力将会变大。生产实践中,可用笋期秆异速生长常数K_s的大小来确定各竹种其笋进入幼竹和成年稳定后的适应能力及适应程度。表中的数字模型可用来预测生物量。  相似文献   

10.
张卫国 《湖南林业》2001,(11):14-14
一、生活习性 竹小峰属膜翅目,广肩小蜂科,主要为害毛竹、箬竹,幼虫取食小枝管壁,刺激小枝管壁膨大成瘿。竹林为害后,营养不良,长势减弱,发笋减少,立竹头重脚轻,以致衰败枯死。 竹小蜂1年1代,蛹在虫瘿中越冬,次年3月开始羽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产卵,卵期8-10天,幼虫期4-5月,8月下旬9月上旬幼虫化蛹越冬。 二、试验方法 我们于5月上旬在祁阳县阳明山林场进行试验,采用钉子或铁钻在毛竹莞部离地6-9厘米的背风面打一孔,用注射器将40%的氧化乐果原液按每株2毫升注射,利用竹液向上运输将药液送到竹枝节,…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施肥量对金佛山方竹竹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施肥量的复合肥对金佛山方竹发笋株数和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发笋地径的促进作用较小,但是相对于未施肥,其发笋的地径也有一定的增加;不同留竹密度对其发笋株数、地径和发笋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留竹密度在2.3~2.5万株·hm-2,复合肥使施用量1~1.5 t·hm-2(0.1~0.15 kg·m-2)能有效促进方竹的发笋株数,增大发笋地径,从而提高发笋产量;留竹密度太多或者太少,施肥量太高都对提高方竹笋产量无益.  相似文献   

12.
许才元 《江苏林业科技》2000,27(1):45-45,52
早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江阴于1997年和1998年两次从浙江德清引种早竹33.33hm^3。由于严格掌握竹母挖、运规格规程,栽植后加强管理、成活率达90.4%。第1a出率率12%,第2a出笋85%,平均每株出笋6支,最多出15支,5 ̄6a即可满足园投产。  相似文献   

13.
红竹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竹Phyllostachys iridenscens Yao et Chen是一种笋用、材用,篾用均佳,产量和经济效益都较高因而值得推广种植的优良经济竹种。本文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寺林场对红竹生长,发育连续研究所得资料的系统总结,内容包括竹笋-幼竹,成竹、地下茎生长,新造红竹林的发笋特性,成竹质量和红竹的开花结实等。  相似文献   

14.
长沙地区3种优良观赏竹发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长沙地区观赏竹的引种培育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研究了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这3种竹的出笋、退笋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黄秆乌哺鸡竹发笋期在4月初,花秆早竹和花毛竹在3月中下旬,历期均为20~25 d,明显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3个阶段;同一竹种不同发笋时期的发笋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黄秆乌哺鸡竹、花秆早竹和花毛竹的平均每株母株发笋数分别为1.09、1.85和1.16株;造成3种观赏竹退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在初期萌发笋退笋原因主要是人为机械损伤,盛期萌发笋退笋原因为机械损伤和营养缺乏等,而末期萌发笋的退笋原因主要是营养供应不足;3种观赏竹3个不同时期萌发笋幼竹高生长过程均呈"S"型生长曲线,符合"慢-快-慢"生长规律,相应的Logistic方程均较好地拟合了各个时期萌发笋幼竹的平均高生长过程;在幼竹高生长历期和株高方面,3种观赏竹初期和盛期萌发笋均优于末期,留笋养竹时选择初期和盛期萌发笋为宜;3种观赏竹幼竹昼夜生长均呈现一定节律,且夜间增长量均高于白天增长量。  相似文献   

15.
茶秆竹笋竹两用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茶秆竹 Pseudosasa amabilis Mc Cl.是我国南部湿润地区典型的混生小径竹 ,其竹材优良且笋味独特 ,是我国笋竹两用优良竹种。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茶秆竹资源 ,我们分别进行茶秆竹留笋长竹时间、不同出土高度采笋、施用发笋肥、抚育措施等系列试验 ,探索上述试验因素对竹林发  相似文献   

16.
采用Logistic曲线经验式拟合橄榄竹的出笋规律,并对不同时期、立竹年龄、土层的出笋、退笋、成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笋量日进程符合Logistic曲线的“慢一快一慢”规律。由此其出笋期可划分为3个时期。研究结果也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立竹年龄、不同土层的出笋、退笋、成竹存在明显差异。橄榄竹适宜留笋的时期为出笋中期。适宜留笋养竹的立竹年龄以1、2年生为好。橄榄竹不同竹龄发笋能力,与毛竹差别甚大。橄榄竹发笋早,1年生竹连着的鞭可孕笋成竹,竹寿命较短。这就要求在经营管理上要有别于毛竹。橄榄竹适宜留笋养竹的土层深度16~30cm。本研究为橄榄竹制定留笋养竹保育技术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红哺鸡竹笋用林早出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哺鸡竹笋用林早出丰产技术研究的结果表明,采用地面复盖等早出丰产技术能够明显提高红哺鸡竹笋用林经济效益,最佳经营模式是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分两次复盖厚达40cm谷壳,能够使立竹度10500株/hm^2的红哺鸡竹笋用林比对照提早70天出笋,复盖60天后出笋较多,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353.7%和716.3%,早出笋闰量和产值分别占总数的52.9%和73.8%,出笋适宜地温15℃以上。  相似文献   

18.
鳗竹是刚竹属水竹组的一新种或变种,适应性强,耐水湿,耐干旱瘠薄。出笋季节迟,笋期5月上旬至6月上旬。笋产量平均19964Kg/hm^2,最高为29688Kg/hm^2,留养新竹8856株/hm^2,平均笋产值为43322元/hm^2,竹材产值7084.4元/hm^2,合计产值为52406.8元/hm^2,最高可达72500元/hm^2。它繁殖容易,当年造林,当年出笋,翌年成林,第三年可产笋1221  相似文献   

19.
甜龙竹为云南优质特产笋用竹。其笋体大、质脆、香甜可口,据分析,每1009鲜笋中含糖4.059,蛋白质2.78g;谷氨酸含量高达3.7%(干重比),比常规竹笋高53%。我们根据多年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甜龙竹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指导营造了30多hm2的省级样板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笋用竹引种与栽培初探连升肖雪仔(江西省永丰县官山林场331506)关键词:笋用竹引种栽培优良笋用竹具有始产期早、产量高、盛产期长等优点。一般头年栽植,2年生笋,3年成林达鞭,4年挖笋,5年、6年达高产。在林业生产上,可以短养长。近几年,我场从浙江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