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莲小枣是枣强县特产.部分枣农由于开甲操作不当.甲口愈合不好,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树,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现就马莲小枣的开甲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开甲。第4年冬枣干径一般可达5cm,即可开甲。开花量达到30%~40%为开甲适期,开甲宽度0.3~0.6cm。开甲后,甲口要及时涂抹菊酯类杀菌剂50~100倍液,每隔7~10天涂抹1次,直到甲口愈合。切忌涂抹原液。一般中庸树势不提倡开甲。 2)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开甲后3天内立即喷10~  相似文献   

3.
1留辅乔枝开甲 传统开甲是在主干上进行,开甲宽度较难掌握。甲口小,愈合较快,落果重;甲口大,则不易愈合,容易削弱树势,弱树还容易死亡。  相似文献   

4.
3最佳环剥部位、宽度及愈合期 1)环剥部位,多数人认为应在主干上,初次环剥,应在树干距地面20cm左右的光滑部位进行。环剥时,先要刮去环剥部位的老树皮,露出粉红色的韧皮组织,再用环剥刀环切两刀,深达木质部,在不切伤木质部的前提下,环剥宽度以0.5-1cm为宜,之后取下环切带的韧皮组织。以后每年在上一年环剥口以上3~5cm处环剥1次,直达主枝分权处,再从基部向上环剥(群众称为回甲,环剥口一般不重合)。环剥宽度也可按树干粗度来计算(一般为干粗的1/20~1/10),或按树龄考虑,幼树或弱树0.3~0.4cm,一般成龄树0.5~0.8cm,旺树、壮树0.8~1cm。要求环剥口整齐、宽窄一致,剥皮时不留残皮,保证伤口能在环剥后30-40天全面愈合,愈合过早,抑制不了花后落果,过晚则损伤树势。  相似文献   

5.
正开甲是实现‘冬枣’树连年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但开甲后甲口虫对甲口的危害十分严重,加之为了高产开甲过宽、二次开甲等造成甲口愈合面积很小,树势严重下降,甚至死亡。生产上多用桥接法来恢复树势。然而,由于枣树枝条呈"之"字形弯曲,硬度又大,普通桥接法成活率仅为30%~40%。2010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枣树根蘖发达这一特点,对‘冬枣’树进行根蘖桥  相似文献   

6.
<正>开甲是实现冬枣树连年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但开甲后甲口虫对甲口的危害十分严重,加之为了高产开甲过宽、二次开甲等措施,往往造成甲口愈合面积很小,树势严重变弱,甚至死亡。生产上多用桥接法恢复树势,然而由于枣树枝条成"之"字形弯曲,硬度又大,普通桥接法成活率仅有30%~40%。2010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枣树根孽发达这一特点,对冬枣树进行根孽桥接,成活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7.
李瑞华 《落叶果树》2005,37(4):22-22
枣树花期“开甲”(环状剥皮)可显著提高坐果率,是河北、山东金丝小枣和冬枣产区普遍应用的措施之一。但开甲后剥口又常遭灰暗斑螟幼虫(俗称枣树甲口虫)的危害,致使甲口不能完全愈合或愈伤组织完全损坏,树势迅速转弱,枝条干枯死亡,果实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重者1~2年整株死亡。据调查,危害严重的枣园受害株率可达76%,年均死树率0.5%,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8.
<正>1影响冬枣果面光洁度的因素1.1树势偏弱有些枣农不管树龄大小、树势强弱,盲目开甲、开甲过宽或者甲口被病虫危害,导致甲口不能及时愈合,引起枣树吸收根变色、坏死、甚至腐烂,严重削弱树势,进而导致叶、果实都出现黑色或红褐色斑点。1.2管理粗放枣园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多引起枝  相似文献   

9.
由于天气干旱、剥口宽度不适宜等原因,经常造成果树环割口不能愈合,导致死技、死树,给生产带来较大损失.近年来,我们推广使用移植皮层法对挽救苹果树环割口不愈合和恢复树势很有效.  相似文献   

10.
<正>1开甲环状剥皮(环剥)。枣树开甲时期在初花期和盛花期。开甲部位一般为树干,也可在主枝基部开甲。在树干上先用镰刀刮1圈老树皮,宽约2 cm,深度以露出韧皮部为度。再用开甲刀或菜刀在刮皮处绕树干环切两道,深达木质部,将两切口间的韧皮部剥掉。甲口宽度根据树龄、树势、管理水平不同而异,一般为0.3~0.7 cm,大树、壮树宜宽,幼树、弱树宜窄。一般要求甲口在1个月左右愈合。  相似文献   

11.
在苹果栽培中,环剥是一项有效的促花措施。但环剥技术掌握不好,会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树。 1.环剥时间 为提高坐果率在初花期环剥的做法,对树势影响太重,不应提倡;为促进花芽形成,增加翌年产量,环剥时间以5月25日至6月5日效果最佳。 2.环剥死树、死枝现象 (1)环剥口太宽,剥后一个月内剥口不能愈合,就有死枝、死树危险了。适当的做法是剥口宽不超过环剥部位直径的1/10,无论直径多么大,剥口不超过1cm;对于1个月仍不愈合的剥口,要及时在愈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有些果农采取对苹果树大枝、主干进行环剥,致使剥口过宽,不讲品种、树势,千篇一律,以至于造成树势太弱,小叶小果,花多而不座果,剥口该愈合而得不到愈合。死树死枝现象时有发生。采用借皮补皮的桥接方法,可治愈伤口。此法也可用于处理腐烂病疤上。方法操作简便,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山西果树》2014,(4):60-61
树势中庸或偏旺的黄骅冬枣一般每年开甲两次为宜,第1次在盛花初期,即枣吊30%花开放时进行;第2次在第1次甲口愈合1周后进行,甲口在第1次甲口下方。第1次甲口未愈合的不再进行2次开甲。开甲工具以河北省沧县黄递铺生产的“宝玉”牌冬枣专用开甲器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挽救环剥口不愈合的苹果、山楂等果树 ,我们推广应用移植皮层法进行补救。该方法成活率高达 98%以上 ,对尽快恢复树势非常有效。具体方法是 :环剥 1个月后 ,凡环剥口不愈合或不能完全愈合者为补救对象。将环剥口用 5 %安索菌毒清水剂消毒 ,待药液干后用利刀在剥口处上下各取下一块长方形皮层 ,长度比剥口上下各长 2 .0~ 2 .5 cm,宽度视环剥枝干粗度及原环剥口愈合情况而定 ,一般为 2~3 cm ,紧接着在其它健壮苹果、山楂树上取同样大小的皮层 ,贴在环剥口剥去的皮层处 ,用小钉固定 ,并涂上接蜡使伤口密封或用塑料条封严绑紧即可。采用移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柿子加大环割宽度对伤口的愈合、座果率及树势的影响。试验在本所柿园选择4年生的月柿和牛心柿各4株.在同一株树上选择粗度、枝势、生长角度基本相似的两根大校分别作处理和对照,每品种设4次重复。①处理采用在大校上整四环剥,环利后立即用双层地膜(单层厚0.006cm)牢固包扎伤口。处理前测量自分技部起到环利口下部相同高度处校的粒度(直径)。②处理日期1998年5月5日,调查及解绑6月10日。1.剥口宽度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当环剥口用双层地膜包扎之后,剥口宽度从2.0cm到4.0cm均可愈合良好。环剥后一个月左右,环剥日完全长满…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甲口过宽、甲口虫危害、人为因素的干扰,开甲后一个月仍不愈合,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在技术上常采用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甲口过宽、甲口虫危害、人为因素的干扰,开甲后1个月仍不愈合。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死亡。在技术上常采用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枣树桥接新技术沧州地区是金丝小枣主产区,枣树栽培面积已达6.45hm2。近年来,由于开甲技术不当,导致大量的枣树甲口愈合不良,直接造成树体衰弱或死亡。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沧州地区因甲口而死掉的枣树达到7000余株,对红枣的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据此,1...  相似文献   

19.
马莲小枣树开甲后须防灰暗斑螟。灰暗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俗称枣树甲口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枣树甲口和其他寄主伤口,造成甲口不能完全愈合或全部断离。食性较杂,可危害多种林木。每年发生4-5代,以4、5代幼虫为主交替出现,有世代重叠现象。幼虫在受害处附近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初化蛹,4月底羽化,被害树树势迅速转弱,枝条枯干,枣果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重者1~2年整株死亡。5月上旬出现第1代卵、幼虫。第2、3代幼虫危害马莲小枣树甲口最重。第4代幼虫在9月下旬以后结茧的部分老熟幼虫不化蛹,直接越冬。第5代幼虫于11月中旬进入越冬期。  相似文献   

20.
枣树开甲时,许多隔年甲口愈合很差,主要是因甲口虫为害所致。经调查,初步摸索到了此虫的生活史及防治方法。1 为害特征 幼虫孵化后,先在翘皮下为害,但不深入皮层,待枣树开甲后,转至甲口处取食愈伤组织,继而为害形成层,使甲口不能正常愈合,影响养分运输,削弱树势,导致被开甲树逐步枯死。该虫还可危害苹果、梨、桃、柿等果树的环剥口及嫁接苗的嫁接口,其危害处有许多棕褐色粪粒并缠有虫丝。2 虫态特征 成虫:体长7~8mm,翅展15~16mm,虫体及前翅黑灰色,前翅上有2道白色波状纹,后翅浅灰色,复眼红褐色,触角丝状,黑色,腹部末节为红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