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容器成苗定植是把苗辅内的成苗重新定植在容器内,集中进行浇水、施肥管理,待缓苗形成新根后,连同容器栽植的造林新方法,此法有利于降低造林成本,解决造林任务大与季节短的矛盾,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由于在造林过程中没有使用正确的手段,导致最近几年大部分地区苗木成活率出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对山西省关帝林区实施荒山绿化造成了一定的阻碍。相关造林技术人员对目前现状的发展非常堪忧,容器苗造林技术,采取了营养造林的手段,大力提升了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由此,针对山西省关帝林区造林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生态脆弱带煤田开发中的抗旱造林种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神府煤矿进行的造林种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造林以3月下旬至4月初为宜,采用覆膜、埋苗、浇水等技术。待罚大风过后4月下旬气温回升的时将苗木刨出,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且每次浇水量以5kg/株为宜。采用容器苗和带状整地,实行径流林业能够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而种草以雨季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4.
浅谈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造林种草中存在的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长率低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和经济发展。实现黄土高原的植被重建 ,应坚持“适地适树适法”原则 ,实行分类指导、合理布局 ,加大“经济型”树种营造的比重 ,大力采用保水集水、保水剂等抗旱造林技术 ,加强造林后的管理。建议加大对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5.
绿色环保发展的大趋势下,植树造林成为扭转生态危机、美化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各大林场加速推进造林工程的建设。但植树造林的生态功效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于林木成活率与保存率,因此,从造林规划、栽培技术及树种引进等多维度,探究林木成活率与保存率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有效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针对草土高原植被建设中存在的覆被率低,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和效益低等问题,提出了只有在生态效益、树种选择等方面转变观念,才能切实搞好植被建设,并提出了植被建设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干旱半干旱地区先进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肥力低 ,水土流失严重 ,严重制约了生态环境的建设 ,长期以来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不高 ,并且林木生长缓慢。在该地区采用ABT生根粉蘸根、吸水剂浸根、根宝泡根或喷树干等措施进行造林试验示范 ,结果表明 ,几种新技术造林比对照提高成活率 14 7%~ 33 5 % ,保存率稳定在 95 %以上 ,幼林生长量 (树高 )增加13 %~ 136 4% ,节约造林经费 12 9~ 36 9元 /hm2 ,效果显著。该项造林技术应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的同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也给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林工作对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让林木更好生长是林场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分析了林场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苗木类型和不同整地方式的马尾松幼林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生物量和根系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容器苗上山造林可明显提高造林成活率、当年抽梢长度和生物量优于裸根苗造林及小规格整地。整地方式对造林第1 a的马尾松幼林有一定影响,而在第3 a则对幼林的树高、抽梢长度起着明显促进作用。因此,在建造马尾松速生丰产原料林时,应大力推广容器育苗,克服当前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同时也应注意采用适当的整地方式,为后期生长提供有利的土壤营养空间。但容器苗造林的根系易产生一些扭结现象,在育苗过程中,应注意容器的大小、形状、材料和育苗周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的东部中高位山地位置,属于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治理的重点地区,在治理时通常采用旱地造林技术。旱地造林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林地蓄水和保墒问题,能够有效提升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对缩短中高位山旱地森林植被覆盖率所需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