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在少耕、免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土壤耕作方式。其主要内容是作物收获后残茬、秸秆留在田间覆盖地面,春季不进行整地,使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喷施化学药剂防治病虫草害,尽量减少机械进田次数,保护耕层土壤的自然结构,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以"节本增效"为目的的耕作技术体系,是一项以免耕、少耕和作物残茬覆盖为主体的现代耕作技术。玉米保护性耕作全程机械化技术,是运用农业机械完成玉米保护性耕作生产方式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本文首先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优势,然后总结了玉米保护性耕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传统耕作制度的一种变革。其实施目的是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现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多年来保护性耕作实践的探索,项目区对这一新技术有了新的认识,需要采取九大步骤,循序渐进,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4.
5.
孙维福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7,(5):52-53
记者:高教授,你是怎么接触到“保护性耕作”。并把这项技术率先介绍到国内的?
高焕文:我是1981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接触到保护性耕作的。当时看到美国人在坡地上种作物,没有像国内流行的修梯田。感到很奇怪,他们不怕水土流失吗?询问才知道,原来这叫“免耕法”,就是用秸秆覆盖来控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6.
7.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方法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保护性耕作包括免耕法及少耕法两种耕作方式。使用何种耕作方式应该因地制宜。目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体系完善和技术装备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仍需要从农业生态、经济、技术等方面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以郑州市生态防护林为实例,在ViewGIS软件支持下,研制出了郑州市生态防护林地理信息系统(EPFGIS),实现了生态防护林空间数据与对应属性数据的连接,使其在查询、统计、制图等方面发挥出了巨大作用,为城市生态防护林的动态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14.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效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研究表明,近期育出小麦品种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更加接近,之间的换算系数应以0.95为宜;经对新育出的品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穗数(r=0.3389)>穗粒数(r=-0.3346)>千粒重(r=0.3256);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数,以穗数与之最大为0.6052,其次是千粒重为0.5198,最小的是穗粒数为0.1988;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数,又一次说明了三个产量构成因素的负相关性。根据上述分析及本地区小麦生态条件的特点,提出黄淮麦区小麦高产育种策略应增加有效分蘖数,稳定千粒重,挖掘穗粒数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氮素水平、磷素水平、钾素水平对玉米新品种喜相伴99产量的影响,以找出不同栽培产量水平的优化栽培措施方案。结果表明,播种期、种植密度、施N量、施P_2O_5量、施K_2O量等与玉米产量回归相关显著,喜相伴99高产(7 500~9 750 kg/hm~2)栽培方案为:3月4~11日播种,种植密度5.18万~5.79万株/hm~2,按N、P_2O_5、K_2O比例约1∶0.5∶0.8施肥,施肥量为纯N 128.25~207.75 kg/hm~2、P_2O_5 67.05~108.15 kg/hm~2、K_2O 101.55~171.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陇中黄土高原旱地连续7 a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为基础,通过测定株数、盖度、鲜重等指标,计算了农田杂草群落的优势度、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指数、辛普森指数、均匀性指数、相似性指数,并分析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免耕、免耕秸秆覆盖3种耕作方式下,豌豆、小麦田的藜科杂草发生较为普遍,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藜(Chenopodium album)、地肤(Kochia sco-paria)、猪毛菜(Salsola collin)的综合优势度达43.78,3种耕作方式下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杂草群落之间种相似性系数的变化表明,传统耕作秸秆覆盖、免耕及免耕秸秆覆盖经过多年实施后,农田杂草群落开始逐步向较稳定的传统耕作杂草群落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17.
我区是河北种棉主产区,尤其抗虫棉新品种的推广,地膜覆盖等配套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产量,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益。近年来笔者对本地棉花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现整理综述如下。1播前准备1.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棉田耕地时间可分为冬耕和春耕,冬耕可在收获后至封冻前进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及其在云南省的推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 ,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分析了该项技术在云南省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